“这些年,我看了不少新学方面的书,发现兴建工厂可不简单,单就工厂选址、机器购置来说,都很有讲究!”
李明浩还举了几个例子,“昔日张香帅在汉阳兴办铁厂,共耗费五百万两之巨,然而汉阳铁厂所炼钢料竟然不符合铁路钢轨的要求,经营陷入困境。”
“究其原因,便是机器选择不当的缘故;最初在采购机器时,设备厂曾提出要将铁矿石拿去化验,却被张香帅一口拒绝,他的理由是:中国地大物博,老祖宗炼铁炼了几千年,矿石是好是坏还用你外国人教?”
“结果,汉阳铁厂从英国购买了当时最先进的炼钢炉,这种炼钢炉只适合炼含磷量较少的铁矿,而张香帅采购的却是大冶铁矿的矿砂,自然就炼不出好钢来。”
张之洞和汉阳铁厂的故事,那可是上过教科书的,至今李明浩还清晰地记得;张香帅在国内以兴办工业而著称,连他都是这样,更何况其它人?
“不过兴办汉阳铁厂也并非全无是处,起码选址就非常合适,汉阳地处长江沿岸,水运通畅,无论是运送煤矿、铁矿还是把生产出来的钢铁卖出去,运输都不是问题,所以汉阳铁厂还有救!”
日后汉阳一直是国内的钢铁生产中心,在民国时期、新中国时期都为钢铁工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其选址合适便是重要原因。
“想要兴办纺织厂,也要选择交通便利之地,如此煤矿、棉花还有纺织出来的布匹才好运输,同时还要有水,纺织厂日常用水需求颇大,要是距离水源过远,那可开不下去!”李明浩解释道。
井勿幕听了若有所思,“棉花的话,白鹿原就有不少,煤矿的话,就只能从铜川运过来,所以必须靠近大道。”
“铜川煤矿固然不错,但陆路运输还是贵了些,不过好在我们滋水县也有煤矿。”陕西是煤矿大省,煤矿主要埋藏在陕北、铜川等地,但这并不代表其它地方就没有煤矿。
滋水县的煤矿产业无论质量还是储量,肯定都不如陕北,但李明浩要开的只是一家小纺织厂,靠县里的煤矿足够了。
从县里买煤路途短,成本相对较低,而且还有一个好处,如今有实力开矿的都是大户人家,跟他们达成合作,对保护自己的产业也颇有好处,他就算想反对,也得考虑下自己挖出来的煤还能卖给谁去。
一路走到日后纺织城的所在地,李明浩方才停了下来,新中国选择在这里建立西北纺织工业中心,是因为陇海线的便利,依靠铁路运输可以汇集煤矿、棉花等资源,也便于把成品销往全国各地。
现如今陇海线还没建成,不过好在这里并非只能采取铁路运输,纺织城挨着浐河,可以利用浐河、灞河、黄河的水运优势,同时还能解决纺织厂的用水问题。
而且这里距离西安城也不远,纺织出来的布匹运进城里就能销售,能够节省大量的运输成本。
挨着城又没进城,遇到城中的官员大户的阻碍也能少一些,所以李明浩早就盯上这块地方了。
关中平原靠近水源的土地肯定是最上等的,一般人家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断然不会出售,不过河边总有一些码头、货栈等不是耕地的土地,而且也总些人家难免遇到迈不过去的门槛,要不然怎么会有千年地换八百主的谚语?
李明浩看上的这块地,原本就是一块仓库旁边的荒地,主家打算盖点磨坊、仓库赚钱,可惜他唯一的儿子被勾引赌博欠下了大笔钱财,不得不忍痛割爱,以偿还赌债。
李明浩没还价,他说多少就是多少,另外又让他拿了自己的名帖去县衙报官,把那个撺掇他家孩子赌博的混混抓起来,如此主家自然是百般感激。
按照惯例,请了冷先生做中人在契约上签字画押,这块地就归李明浩所有了,完了李明浩刚好顺路送冷先生回白鹿原。
路上冷先生询问起了他买地的原因,“嘉轩,你想买地,原上肯卖的人虽然不多,但也有几个,为啥跑这么远来买?而且还是这么晃的地?”
“我买地不是为了种庄稼,而是为了建厂,这地方种庄稼不合适,盖厂子倒是合用!”李明建答道。
冷先生不爱多说话,听了李明浩的解释点点头,便不再言语,回去后也没和外人讲。
买了地,就可以雇人盖房子了,从周围有砖窑的村子里买了砖瓦,又雇了左近的村民帮忙,选个良辰吉日便开始动工。
找这些人帮忙干活,自然是为了给周围村民分润好处,李明浩虽然已经有了举人的功名,白鹿原一带无人敢招惹,但光靠畏惧可笼络不了人心,要让他们从中得到实惠,他们才会真心实意支持自己。
后世许多厂家到某个地方兴办工厂,总会雇佣一批当地人,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李明浩也早早地放出话来,等厂子盖好之后,优先在周围村子招工,优先收购他们的棉花,如此以来,大家就干得更起劲了。
工程开始后,李明浩自然要每天过去看,不过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于是就把现场监工的任务交给了井勿幕和鹿三。
他们俩一个熟悉新学,看得懂李明浩画的图纸,一个忠诚勤恳,把工地交给他们,李明浩完全放心。
县里不少大户听说李明浩打算兴建纺织厂后,也纷纷过来联系,或是推销自家煤炭,或是想给自家地里种的棉花找个大主顾,当然也少不了想入一股的,李明浩都是来者不拒。
只要不影响纺织厂的正常运营,那自然是把朋友搞得越多越好,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乐于看到他盖工厂。
就比如原本在白鹿原收购棉花的,要是等纺织厂建起来,他们收棉花怕是就没那么容易了。
于是,几个人便开始商量起来,可李明浩如今有举人的身份,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
最后商量一番,还是决定先试探一番再说。
李明浩还举了几个例子,“昔日张香帅在汉阳兴办铁厂,共耗费五百万两之巨,然而汉阳铁厂所炼钢料竟然不符合铁路钢轨的要求,经营陷入困境。”
“究其原因,便是机器选择不当的缘故;最初在采购机器时,设备厂曾提出要将铁矿石拿去化验,却被张香帅一口拒绝,他的理由是:中国地大物博,老祖宗炼铁炼了几千年,矿石是好是坏还用你外国人教?”
“结果,汉阳铁厂从英国购买了当时最先进的炼钢炉,这种炼钢炉只适合炼含磷量较少的铁矿,而张香帅采购的却是大冶铁矿的矿砂,自然就炼不出好钢来。”
张之洞和汉阳铁厂的故事,那可是上过教科书的,至今李明浩还清晰地记得;张香帅在国内以兴办工业而著称,连他都是这样,更何况其它人?
“不过兴办汉阳铁厂也并非全无是处,起码选址就非常合适,汉阳地处长江沿岸,水运通畅,无论是运送煤矿、铁矿还是把生产出来的钢铁卖出去,运输都不是问题,所以汉阳铁厂还有救!”
日后汉阳一直是国内的钢铁生产中心,在民国时期、新中国时期都为钢铁工业做出了卓越贡献,其选址合适便是重要原因。
“想要兴办纺织厂,也要选择交通便利之地,如此煤矿、棉花还有纺织出来的布匹才好运输,同时还要有水,纺织厂日常用水需求颇大,要是距离水源过远,那可开不下去!”李明浩解释道。
井勿幕听了若有所思,“棉花的话,白鹿原就有不少,煤矿的话,就只能从铜川运过来,所以必须靠近大道。”
“铜川煤矿固然不错,但陆路运输还是贵了些,不过好在我们滋水县也有煤矿。”陕西是煤矿大省,煤矿主要埋藏在陕北、铜川等地,但这并不代表其它地方就没有煤矿。
滋水县的煤矿产业无论质量还是储量,肯定都不如陕北,但李明浩要开的只是一家小纺织厂,靠县里的煤矿足够了。
从县里买煤路途短,成本相对较低,而且还有一个好处,如今有实力开矿的都是大户人家,跟他们达成合作,对保护自己的产业也颇有好处,他就算想反对,也得考虑下自己挖出来的煤还能卖给谁去。
一路走到日后纺织城的所在地,李明浩方才停了下来,新中国选择在这里建立西北纺织工业中心,是因为陇海线的便利,依靠铁路运输可以汇集煤矿、棉花等资源,也便于把成品销往全国各地。
现如今陇海线还没建成,不过好在这里并非只能采取铁路运输,纺织城挨着浐河,可以利用浐河、灞河、黄河的水运优势,同时还能解决纺织厂的用水问题。
而且这里距离西安城也不远,纺织出来的布匹运进城里就能销售,能够节省大量的运输成本。
挨着城又没进城,遇到城中的官员大户的阻碍也能少一些,所以李明浩早就盯上这块地方了。
关中平原靠近水源的土地肯定是最上等的,一般人家不到万不得已的地步断然不会出售,不过河边总有一些码头、货栈等不是耕地的土地,而且也总些人家难免遇到迈不过去的门槛,要不然怎么会有千年地换八百主的谚语?
李明浩看上的这块地,原本就是一块仓库旁边的荒地,主家打算盖点磨坊、仓库赚钱,可惜他唯一的儿子被勾引赌博欠下了大笔钱财,不得不忍痛割爱,以偿还赌债。
李明浩没还价,他说多少就是多少,另外又让他拿了自己的名帖去县衙报官,把那个撺掇他家孩子赌博的混混抓起来,如此主家自然是百般感激。
按照惯例,请了冷先生做中人在契约上签字画押,这块地就归李明浩所有了,完了李明浩刚好顺路送冷先生回白鹿原。
路上冷先生询问起了他买地的原因,“嘉轩,你想买地,原上肯卖的人虽然不多,但也有几个,为啥跑这么远来买?而且还是这么晃的地?”
“我买地不是为了种庄稼,而是为了建厂,这地方种庄稼不合适,盖厂子倒是合用!”李明建答道。
冷先生不爱多说话,听了李明浩的解释点点头,便不再言语,回去后也没和外人讲。
买了地,就可以雇人盖房子了,从周围有砖窑的村子里买了砖瓦,又雇了左近的村民帮忙,选个良辰吉日便开始动工。
找这些人帮忙干活,自然是为了给周围村民分润好处,李明浩虽然已经有了举人的功名,白鹿原一带无人敢招惹,但光靠畏惧可笼络不了人心,要让他们从中得到实惠,他们才会真心实意支持自己。
后世许多厂家到某个地方兴办工厂,总会雇佣一批当地人,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
李明浩也早早地放出话来,等厂子盖好之后,优先在周围村子招工,优先收购他们的棉花,如此以来,大家就干得更起劲了。
工程开始后,李明浩自然要每天过去看,不过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于是就把现场监工的任务交给了井勿幕和鹿三。
他们俩一个熟悉新学,看得懂李明浩画的图纸,一个忠诚勤恳,把工地交给他们,李明浩完全放心。
县里不少大户听说李明浩打算兴建纺织厂后,也纷纷过来联系,或是推销自家煤炭,或是想给自家地里种的棉花找个大主顾,当然也少不了想入一股的,李明浩都是来者不拒。
只要不影响纺织厂的正常运营,那自然是把朋友搞得越多越好,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乐于看到他盖工厂。
就比如原本在白鹿原收购棉花的,要是等纺织厂建起来,他们收棉花怕是就没那么容易了。
于是,几个人便开始商量起来,可李明浩如今有举人的身份,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
最后商量一番,还是决定先试探一番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