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琇陪张氏坐船沿着河道前行。n∈江南河网密布,这样的景色她其实从小就看惯了,可是在京城住了两年,如今再见,倒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

    想想京城虽然繁华,但住起来还真未必有江南舒适称心呢。不过是为了种种原因,不得已搬回去住罢了。这次南下后回了京城,也不知是何年何月,才会有机会再回家乡了。这么一想,赵琇就不由得有些惆怅,每日都要坐在舱房窗前,盯着窗外的河景细看。

    张氏起初还没这个兴致,听她说完缘由后,也犯了思乡之情。跟赵琇相比,她离开家乡的时日更长,如今年纪大了,也不是很适应京城的生活,只会比孙女更想念在江南的日子。她开始长吁短叹,也命人搬了椅子放在窗前,每日坐在那里,赏赏河景,看看家乡人的诗词文集,也拿起久别多时的画笔,画一画这熟悉的水乡。偶然停靠在哪个港湾,还要命人上岸去买些特产,甚至是亲自去逛一逛。这么拖着,行程又慢了下来。

    赵琇虽然也对沿途的人文景致很有兴趣,但她没有张氏那么多愁善感。每个港湾村镇卖的特产其实都是大同小异的,毕竟这些地方离奉贤又不是很远,从前她们祖孙也不是没来过。陪张氏逛了两回,她就把这个任务交给汪福来了,自己躲在船上,乐得清闲。这时候已近五月,天气越发热了,今年的太阳又格外猛。气温特别高,她才不要冒着中暑的危险跑上岸去晒太阳呢。

    有时候赵游会过来跟她说说话。

    家常话且不提,关于将来赵游在京城会负责什么事务。也早就谈过了。赵游最近吞吞吐吐想要问的话,其实外六房的赵沥托他来打听的。他俩陪着张氏与赵琇去了一趟杭州,相处的时日多了,倒混得比旁人都熟悉些,交情也深了,说起话来少了许多顾忌。

    赵琇命家下人等出售南汇港一带租给客商做仓库或临时居所的房子,又有传闻指。洋行的威尔斯家打算到广州与天津另起炉灶了,六房深感不安。他们在南汇的利益,大都是依靠二房与威尔斯洋行而来。要是他们都离开了。六房要怎么办?最近还有人盯上了六房的产业,赵珲等人实在是不得不防。

    赵琇恍然,原来自家的商业决定对六房还有这么大的影响,她之前竟一时没想到。只因六房上下向来精明干练。从前没有二房撑腰。也把生意越做越大了,甚至还不大买二房的账。没想到他们也会有倚仗二房这么深的时候。

    她想了想,就对赵游说:“因今年天旱,我又烦了年年重修水利,所以索性今年命人修一次坚固些的,省得日后年年翻工了。如今我们二房地头的水利修完了,族中几房鳏寡孤独的人家,我也叫人替他们修了。再有海边那片堤坝。我们家也是出钱出力的。这两笔支出加起来不小,卖了南汇的房子。正好补上。再说,眼下南汇房价正是最高的时候,将来再升也是有限的。港口就这么大,又有别的港口竞争,万一将来房价降下来了,我们错过了最佳出手时机,岂不是可惜?我们家在南汇的房子并不多,每年挣个千把银子,卖了也不可惜。若有多余的钱,回京城后多买几处房舍,预备举子上京考会试时出租,又或是租给外地的官员、客商,租金收入能比在南汇高五六倍呢,不是比这一年千把两银子更划算?”

    赵游明白了:“那……六房若想要继续在南汇出租房子……”

    赵琇笑笑:“这是他们自己的事,问我做什么?若是怕被人盯上,可以适当卖掉些,又或是跟官府打声招呼。”

    赵游小心地说:“就怕对方来头太大,官府也不管用。”

    “咱们家与汾阳王府还有些交情,过几日你给珲大哥带个话,让他带着嫂子过来看望祖母与我,我好带嫂子去王府给太妃请个安。后面的事就不用我教你了吧?”

    赵游眼中一亮,笑道:“是,姑姑放心,侄儿会告诉沥哥儿的。”

    赵琇看着他,放柔了表情:“你在家里处境也不容易,跟六房的人交好,日后在家也好过些。有些消息不需要一次过全都告诉他们,一点一点地透露就好了。比如洋行的事,其实是小威尔斯自己的主意。我觉得不会影响我的利益,反而得利更高,就由得他去了。他只是想要把摊子铺得大一点,并不是要结束南汇的生意,你让沥哥儿别担心。”

    赵游连忙应下,又与赵琇说了一会儿话,便回自己的船上去了。他还得斟酌一下,看如何写信告诉赵沥,刚刚打听到的消息呢。

    赵琇一行走得再慢,三日也走到嘉定了。还未上岸,她在甲板上就老远看见高桢骑马候在码头上,不由得露出了微笑。

    赵家人现在今非昔比,一些规矩也该讲究起来。赵家人靠了岸后,赵游就快速上岸,先去与高桢见礼。汪福来带人撑开围帐,在广平王府的人手配合下,将码头清空了一小块地方,方才禀报张氏,请她与赵琇移步。

    高桢下马进了围帐之内,高高兴兴地给张氏行了礼:“赵老夫人一路安好?这几日在路上可顺利?莫非是遇到了什么阻碍?我原以为你们前日就能到了。”嘴里问着,眼睛却往赵琇瞟过去。赵琇微微一笑,又忍住了。

    张氏有些不好意思:“路上很顺利,没遇到什么事,原是我贪玩儿,每到一地总爱上岸去逛逛,想着这回不逛,还不知道要过几年才能再来了。没想到就耽误了行程。让世子久等了,老身实在过意不去。”

    高桢放下了心,怎么也不会让张氏自责的:“您老人家言重了,其实多逛逛也好。江南水乡景致,本就十分吸引人。若不是我不得闲,也要去逛的。”说完了这句,他总算可以跟赵琇搭话了:“赵妹妹也去逛了么?不知近日可有新作?”

    赵琇看了他一眼:“画是画了几幅,不过是随兴之作,不值一题。世子若有兴趣,改日闲了,就过来看看吧?”

    高桢高兴极了:“我一定来!”

    寒暄完了,码头上不是说话的地方,高桢连忙送了赵琇与张氏上轿,然后翻身上马,领着他们一行人往住处去了。

    他给赵琇祖孙寻的汾阳王府别业,离嘉定行宫不是很远,而且比较靠近西苑一方,距离大约是三里左右,骑马就是一会儿的功夫,走路也不过一两刻钟。虽然比不上红香坞与西湖边那处大园子的方便,但已是他能找到最合适的住处了。

    那别业有个雅名叫“翠庐”,来源于宅中遍布的森森翠竹。这宅子虽说是三进,其实并不是十分规整的四合院。大门进去是前院,倒是寻常的厅堂,正屋三间,但厅堂之后,却是位于东南、西北两个方位的两个院子,院中都有花木湖石,后头的院子还有小桥流水,两院之间以月洞门相连,彼此相互独立。两处院子西边,还有一长排的房屋,作仆从下处以及厨房等用处。后院与这排房屋有小门相通,可以通往后门。住在此处的人,不必经过前头院子,就能到外面去。

    高桢事先领着人来做过预备工作,因此他非常热情地给张氏与赵琇提建议:“中间的院子花木繁盛,还有许多湖石,形态各异,十分可爱。老夫人在杭州园子里时,不是很喜欢那里的湖石么?不如就住在这里吧?这里虽然只有一座两层小楼,但您老人家带着丫头,也够住了。如今天气又热,住在楼上要凉快些。妹妹就索性住到后头院子里去,那儿有小桥流水,竹子也多。我上回听说妹妹正想学画竹,这岂不是个就近观竹的好机会?”

    赵琇怀疑地盯着他,张氏却深信高桢的提议十分恰当,高高兴兴地答应了。

    其实,她会答应得这么爽快,也是因为她亲眼看到了这处宅子的不足之处:每个院子都有房屋可以住人,但屋子都太小了,主屋只有一处卧室。她要是坚持让孙女与她同住,就要委屈孩子了。明明有房子,何必让孙女睡躺椅?

    这是当然的,汾阳王重修此宅,是为了躲清静来的,连王妃都不带。不管哪个院子,他爱住哪个就住哪个,可没打算带着谁过来。

    赵琇就这么住进了后头的院子。那里种满了各色竹子,有清澈的溪流,也不知是打哪里引来的活水,还有小巧的桥,以及别致的凉亭。同样是两层小楼,这座楼的一楼檐廊却格外宽敞,借着竹荫,她可以在廊下摆开画案,一边练画,一边享受着徐徐清风。不用跟张氏住在一处,相隔还有些距离,就意味着她拥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可以多做点自己爱做的事了。

    不过,高桢悄声跟她说的是什么话?有空时可以带她出去逛街?

    真当她是没见过世面的小女孩么?从前未上京时,她可是经常上街去的。嘉定的街道也不是没逛过。

    不过……高桢似乎描述得很吸引人。也许,嘉定在这两年里,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值得她亲身去看一看?

    高桢看出她心动了,连忙进一步劝她:“过几日就是端午了,嘉定城有龙舟大会,还有祈雨大典。届时全城人都会去观看此等盛事。赵妹妹不想去开开眼界么?”

    赵琇挑挑眉,歪头看了他一眼。(未完待续。。)

章节目录

闺门秀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Loeva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五百章 聚首,闺门秀,一本书并收藏闺门秀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