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首发网站,百度直接搜索关键词 】
两国的外交手段直接针对俄国,特别是首相都前来访问,明白无误的施压,这下子俄罗斯有些顶不住了,尼古拉斯二世是高高在上的沙皇,在俄国是一言九鼎,掌握着强大的权柄,可是面对着英法两国的首相,特别是直截了当的威胁,哪怕是再强势,也只能忍着。
两国首相直接用了最简单的方法,俄国的大部分军用物资,无法自产,即便是自产了,也有大量的物资需要进口,比如重炮所使用的炮钢,还有舰炮和战列舰的装甲板,少了英国的支持,俄国的军备首先就处于了绝对的虚弱状态,别说是跟德国打,真的西北打起来的时候,也会出现问题。至于财政更是受到了法国的控制,法国是俄国最大的债权国,俄国欠法国的资金,已经是几次延期了的,如果法国逼债,说不定,俄国就会直接的破产了。
不同于之前的外交关心,之前那一战之前,只是有限度的表达了失望,这是直截了当正面施压,明白无误的提出了他们的意见,他们绝对不同意,俄罗斯跟西北在远东无休无止的打下去,至于总动员就更加的别想了,如果俄罗斯不同意的话,他们甚至可以把俄罗斯踢出协约国。
尼古拉斯二世压着怒火,却也无可奈何,俄国对外的依赖太大了,就如同几年前的日俄战争一样,明知道背后是英国,却也无可奈何,现在,西北身后明明站了一个德国。按理说这下子没问题了,可是还是同样的结果。原因不尽一样,可是俄国同样没有办法。
现在的局面。远东这一战,俄罗斯是打败了,而且是彻底的大败,远东已经削弱到了极点,这种情况之下,如果再被踢出协约国,以俄德之间的矛盾,说不定德国跟西北联合攻击俄国之下,俄国即便不亡国。也会被狠狠的削弱,甚至连沙皇的统治基础,也会动摇。
紧张的会晤之后的,尼古拉斯二世答应不做全国总动员,但要求英法两国给予俄国必要的支持,同时保证西北不会对远东的俄国领土下手。
对于这一点,英法两国当然是同意的,既然俄国做出了这么大的让步,英法两国也有义务保证盟友的安全和利益。在经过了紧急的磋商之中,英法两国也签订了一些合约,多是一些经济领域的合作,主要是支援一下俄国。让俄国尽快从战争之中恢复,至于另外一方面,属于英法的外交人员。也开始了大范围的斡旋。
主要是针对西北方面的,要解决问题。首先就是德国方面,在英法两国看来。正是有德国的支持,西北才会这么肆无忌怠,跟强大的俄罗斯在远东打这么一仗,两大国家全力以赴起来,就算是德国也顶不住,得到了杨元钊的提醒,德国也知道跟英法必有一战,也希望西北能够好好的消耗的俄罗斯的力量,为德国的东线减轻压力,可是英法明白无误的威胁,让威廉二世明白,如果拒绝的话,战争必然会爆发,现在的德国刚刚开始准备战备,现在动手跟早了一截子准备英法比起来,吃亏可就大了。
当然了,必要的好处还是要拿的,一些本就被英法反对的,比如巴格达铁路,巴士拉港,还有一些东南亚航道和通行权的问题,英法都做出了一定的让步,甚至连苏伊士运河的通行吨位,都有了不小的提升,这对于德国来说,好处不小。
德国同西北之间,没有同盟的关系,当时德国还隐晦的提醒西北,要不要缔结同盟国的协议,西北用跟俄罗斯的一仗,证明了他的强大,按照德国参谋部的估计,如果真的缔结盟约的话,背腹受敌的就不单单是德国了,俄罗斯也是同样,只要西北在俄罗斯全力动手的话,最少可以牵制200万左右的俄军,这几乎是俄罗斯军事动员能力的三分之一以上,非常的可观。
说实话,英法的做法和德国的隐晦提醒,在西北政坛引发了一定的波动,但是还是在杨元钊的强力推动之下,压下去了,加入同盟国,现在绝对不可以,在没有办法获得主导权,在没有足够的实力和话语权之前,加入之后,不是个适合的选择,只能够抱着同盟国来交易,跟左右逢源,这个差别可就大了,以一战的规模,哪怕只有3年的时间,西北实力跟现在,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拒绝了的德国的提议德国只是提醒了西北,英法的一些大致动向,到没有再坚持下去。德国被英法拿下了之后,事情就已经注定了,经过英法的努力,英法日美德意六国,共同干涉的西北战争,不过不同于以往的干涉,多是损失中国的利益,因为西北是占据绝对的优势,尼古拉斯二世提出的条件直接被德国代表否决,并且得到了英法的支持,日本想要搅局,可惜现在日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是最差的,哪怕是在东亚,也无法动摇英法德美四大国,至于意大利,纯粹是打酱油的,这一次干涉,从一开始,就是目的鲜明的,停止远东一战,双方获得一定的缓冲区。
六国在德国公使穆默的引介之下,直接跟西北政府面对面,在西北政府之中,留学生数量众多,专门的外交人员没有,不过在美籍华人和本身留学生之中培养了一批,先在对西北最友善的德国练手,也算是培养了一批。
这些人现在就要接受第一次考验,面对六国干涉西北对俄一战,面对着对方熟知外交手段且强势无比的外交官,他们必须要保证西北的利益不受损害。
刚开始,六国代表,特别是英法日,就给年轻的西北外交官一个下马威,威逼利诱,几乎是把西北当成了战败国,哪怕是有既定的大方针,三国联合起来,穆默也是有心无力。
这时候,年轻的西北外交官却针锋相对,顶住了这些列强外交官的压迫,别看这些年轻的外交官没有多少经验,但是他们的背后,却是一个强大的西北,直接对阵俄罗斯的百万大军,歼灭了30多万,打的俄军落荒而逃,英法日虽然强大,却远隔万里,庞大的中华国土,就是最好的防护,再加上50万现役军队,10倍的民兵和预备役,这些都是西北的底气,会议的基调,从一开始就确定下来了。
熟知国际形势,还有未来发展杨元钊,特别是得到了德国的资料,英法为何要拿下德国,甚至不惜做出让步,关系亲密,别开玩笑了,两大体系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德法的陆上之争,英德的海上之争,这都需要一个彻底的倒下之后,才能够解决的问题,双方不打是因为要继续积蓄力量。
收回的拳头,是为了更加猛烈的挥舞出去,更加凶狠的打击到敌人,这一点,无论是英法,还是德国都门清的,在获得了一定好处之后,德国退缩了,也把英法的急切心情,告知了西北,不算是尽义务,也算是结好双方的关系,并且彻底的给英法添堵。
正是有这个作为底线,特别是清楚未来的发展轨迹,杨元钊很明确的告知外交人员,寸土不失,以中俄之间实际控制线为准,设立停火区域,但是所有的停火区域的缓冲区,要从目前中方的实际控制线开始计算,这一点,等于是直接把挺火缓冲区,画在了所谓俄罗斯的领土上面,这在以往,是从来都不曾看到过的。
不理会俄国公使黑着的脸,更不管英法日难看,总之一条,要不就打,要不就按照这个,蛮横无理,完全没有退缩,也没有所谓外交礼仪,但是正是这种蛮横,这种强势,让这一次的六国根本无从抵御,无法下手,在西北掌握底牌,随时可以截断西伯利亚大铁路,甚至攻击西伯利亚复地的前提之下,经过了一个星期紧张的磋商,停火协议终于签署完毕了。
从这一天开始,双方就不再是战争状态,以买卖城为核心的蒙古国境线为分界线,向北150公里的区域,划为停火区域,双方不得派兵进驻。
远东终于恢复了平静,双方调集了百万大军,在150万平方公里的蒙古,你来我往,足足持续了一年的时间,给双方造成了数十万伤亡的战争,终于结束了,俄国在尼古拉斯二世的命令之下,不管战败战胜,拒不缴纳赔款,西北也没有强求,土地和人员才是最重要的,俘虏的几十万军人和民众,也不用放回去了,直接成为了西北的劳工, 这一点俄国也没有强求,作为欧洲第一人口和国土大国,俄国一亿多的人口,可不是开玩笑的,不就是几十万么,还是远东的土包子,丢给你了。
这部分俘虏,成为了西北第一批的在押外国劳工,不小的充实了西北的劳动力市场,甚至其中的绝大多数,都加入了未来的中国,成为了未来中国众多民族之中的一个,斯拉夫族,算的上是这一战另类的收获吧,他们在未来,成为了新中国,民族融合的象征。(未完待续。。)
两国的外交手段直接针对俄国,特别是首相都前来访问,明白无误的施压,这下子俄罗斯有些顶不住了,尼古拉斯二世是高高在上的沙皇,在俄国是一言九鼎,掌握着强大的权柄,可是面对着英法两国的首相,特别是直截了当的威胁,哪怕是再强势,也只能忍着。
两国首相直接用了最简单的方法,俄国的大部分军用物资,无法自产,即便是自产了,也有大量的物资需要进口,比如重炮所使用的炮钢,还有舰炮和战列舰的装甲板,少了英国的支持,俄国的军备首先就处于了绝对的虚弱状态,别说是跟德国打,真的西北打起来的时候,也会出现问题。至于财政更是受到了法国的控制,法国是俄国最大的债权国,俄国欠法国的资金,已经是几次延期了的,如果法国逼债,说不定,俄国就会直接的破产了。
不同于之前的外交关心,之前那一战之前,只是有限度的表达了失望,这是直截了当正面施压,明白无误的提出了他们的意见,他们绝对不同意,俄罗斯跟西北在远东无休无止的打下去,至于总动员就更加的别想了,如果俄罗斯不同意的话,他们甚至可以把俄罗斯踢出协约国。
尼古拉斯二世压着怒火,却也无可奈何,俄国对外的依赖太大了,就如同几年前的日俄战争一样,明知道背后是英国,却也无可奈何,现在,西北身后明明站了一个德国。按理说这下子没问题了,可是还是同样的结果。原因不尽一样,可是俄国同样没有办法。
现在的局面。远东这一战,俄罗斯是打败了,而且是彻底的大败,远东已经削弱到了极点,这种情况之下,如果再被踢出协约国,以俄德之间的矛盾,说不定德国跟西北联合攻击俄国之下,俄国即便不亡国。也会被狠狠的削弱,甚至连沙皇的统治基础,也会动摇。
紧张的会晤之后的,尼古拉斯二世答应不做全国总动员,但要求英法两国给予俄国必要的支持,同时保证西北不会对远东的俄国领土下手。
对于这一点,英法两国当然是同意的,既然俄国做出了这么大的让步,英法两国也有义务保证盟友的安全和利益。在经过了紧急的磋商之中,英法两国也签订了一些合约,多是一些经济领域的合作,主要是支援一下俄国。让俄国尽快从战争之中恢复,至于另外一方面,属于英法的外交人员。也开始了大范围的斡旋。
主要是针对西北方面的,要解决问题。首先就是德国方面,在英法两国看来。正是有德国的支持,西北才会这么肆无忌怠,跟强大的俄罗斯在远东打这么一仗,两大国家全力以赴起来,就算是德国也顶不住,得到了杨元钊的提醒,德国也知道跟英法必有一战,也希望西北能够好好的消耗的俄罗斯的力量,为德国的东线减轻压力,可是英法明白无误的威胁,让威廉二世明白,如果拒绝的话,战争必然会爆发,现在的德国刚刚开始准备战备,现在动手跟早了一截子准备英法比起来,吃亏可就大了。
当然了,必要的好处还是要拿的,一些本就被英法反对的,比如巴格达铁路,巴士拉港,还有一些东南亚航道和通行权的问题,英法都做出了一定的让步,甚至连苏伊士运河的通行吨位,都有了不小的提升,这对于德国来说,好处不小。
德国同西北之间,没有同盟的关系,当时德国还隐晦的提醒西北,要不要缔结同盟国的协议,西北用跟俄罗斯的一仗,证明了他的强大,按照德国参谋部的估计,如果真的缔结盟约的话,背腹受敌的就不单单是德国了,俄罗斯也是同样,只要西北在俄罗斯全力动手的话,最少可以牵制200万左右的俄军,这几乎是俄罗斯军事动员能力的三分之一以上,非常的可观。
说实话,英法的做法和德国的隐晦提醒,在西北政坛引发了一定的波动,但是还是在杨元钊的强力推动之下,压下去了,加入同盟国,现在绝对不可以,在没有办法获得主导权,在没有足够的实力和话语权之前,加入之后,不是个适合的选择,只能够抱着同盟国来交易,跟左右逢源,这个差别可就大了,以一战的规模,哪怕只有3年的时间,西北实力跟现在,也是完全不一样的。
拒绝了的德国的提议德国只是提醒了西北,英法的一些大致动向,到没有再坚持下去。德国被英法拿下了之后,事情就已经注定了,经过英法的努力,英法日美德意六国,共同干涉的西北战争,不过不同于以往的干涉,多是损失中国的利益,因为西北是占据绝对的优势,尼古拉斯二世提出的条件直接被德国代表否决,并且得到了英法的支持,日本想要搅局,可惜现在日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是最差的,哪怕是在东亚,也无法动摇英法德美四大国,至于意大利,纯粹是打酱油的,这一次干涉,从一开始,就是目的鲜明的,停止远东一战,双方获得一定的缓冲区。
六国在德国公使穆默的引介之下,直接跟西北政府面对面,在西北政府之中,留学生数量众多,专门的外交人员没有,不过在美籍华人和本身留学生之中培养了一批,先在对西北最友善的德国练手,也算是培养了一批。
这些人现在就要接受第一次考验,面对六国干涉西北对俄一战,面对着对方熟知外交手段且强势无比的外交官,他们必须要保证西北的利益不受损害。
刚开始,六国代表,特别是英法日,就给年轻的西北外交官一个下马威,威逼利诱,几乎是把西北当成了战败国,哪怕是有既定的大方针,三国联合起来,穆默也是有心无力。
这时候,年轻的西北外交官却针锋相对,顶住了这些列强外交官的压迫,别看这些年轻的外交官没有多少经验,但是他们的背后,却是一个强大的西北,直接对阵俄罗斯的百万大军,歼灭了30多万,打的俄军落荒而逃,英法日虽然强大,却远隔万里,庞大的中华国土,就是最好的防护,再加上50万现役军队,10倍的民兵和预备役,这些都是西北的底气,会议的基调,从一开始就确定下来了。
熟知国际形势,还有未来发展杨元钊,特别是得到了德国的资料,英法为何要拿下德国,甚至不惜做出让步,关系亲密,别开玩笑了,两大体系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德法的陆上之争,英德的海上之争,这都需要一个彻底的倒下之后,才能够解决的问题,双方不打是因为要继续积蓄力量。
收回的拳头,是为了更加猛烈的挥舞出去,更加凶狠的打击到敌人,这一点,无论是英法,还是德国都门清的,在获得了一定好处之后,德国退缩了,也把英法的急切心情,告知了西北,不算是尽义务,也算是结好双方的关系,并且彻底的给英法添堵。
正是有这个作为底线,特别是清楚未来的发展轨迹,杨元钊很明确的告知外交人员,寸土不失,以中俄之间实际控制线为准,设立停火区域,但是所有的停火区域的缓冲区,要从目前中方的实际控制线开始计算,这一点,等于是直接把挺火缓冲区,画在了所谓俄罗斯的领土上面,这在以往,是从来都不曾看到过的。
不理会俄国公使黑着的脸,更不管英法日难看,总之一条,要不就打,要不就按照这个,蛮横无理,完全没有退缩,也没有所谓外交礼仪,但是正是这种蛮横,这种强势,让这一次的六国根本无从抵御,无法下手,在西北掌握底牌,随时可以截断西伯利亚大铁路,甚至攻击西伯利亚复地的前提之下,经过了一个星期紧张的磋商,停火协议终于签署完毕了。
从这一天开始,双方就不再是战争状态,以买卖城为核心的蒙古国境线为分界线,向北150公里的区域,划为停火区域,双方不得派兵进驻。
远东终于恢复了平静,双方调集了百万大军,在150万平方公里的蒙古,你来我往,足足持续了一年的时间,给双方造成了数十万伤亡的战争,终于结束了,俄国在尼古拉斯二世的命令之下,不管战败战胜,拒不缴纳赔款,西北也没有强求,土地和人员才是最重要的,俘虏的几十万军人和民众,也不用放回去了,直接成为了西北的劳工, 这一点俄国也没有强求,作为欧洲第一人口和国土大国,俄国一亿多的人口,可不是开玩笑的,不就是几十万么,还是远东的土包子,丢给你了。
这部分俘虏,成为了西北第一批的在押外国劳工,不小的充实了西北的劳动力市场,甚至其中的绝大多数,都加入了未来的中国,成为了未来中国众多民族之中的一个,斯拉夫族,算的上是这一战另类的收获吧,他们在未来,成为了新中国,民族融合的象征。(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