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厂,是在一个宽大的仓库里面的,这个仓库曾经挨过一枚飞机炸弹,炸塌了一边,不过,也已经被清理干净了,房顶甚至还被用苫布给重新遮盖了起来,变成了一个完整的食品加工厂。
德国人,就是有一种工匠精神,做什么都够细致,现在,哪怕就算是这个食品加工厂,也是打理得井井有条,只要看看面前摆放的上百辆的野战厨房拖车就知道了。
在野外,想要能够吃到热乎的饭菜,就必须要有专门的人员和装备来负责,早在一战时期,德国人就已经搞出来了专业的野战厨房拖车,后来一直就用到了现在。
面前的一排,是大型的拖车,正式名称为1913型陆军野战厨房,简称hf.13,既然是大型的野战厨房,那自然也是有它的独到之处的,这种车辆,可以满足两百名士兵的食物供应!
这种拖车,两边是圆圆的车轮,中间就是方方正正的野战厨房主体了,后面则竖起来了一个高高的烟囱,根据这个圆形的烟囱,让野战厨房得到了一个炖肉大炮的绰号。
眼前的炖肉大炮,是分成几个不同的组成部分的,最中间的是烹饪锅,这是一种铁质的双层结构的压力锅,两层锅体之间注有甘油,可以使锅体受热均匀,从而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食物的烹饪。这种大型的野战厨房的烹饪锅,是两百升容积的,留出一定的余地之后,可以烹煮一百七十五升的土豆炖肉。
烹饪锅的左边是咖啡炉子,这是一个单层结构的炉子,前面有一个龙头,想喝咖啡的话,不用打开盖子,只需拧开这个龙头就行了。
两个锅的下面都有独立的炉灶,但是烟气是通过共用的烟囱排出的。
野战厨房的右边,还有一个大小和咖啡炉子相同的装置,不过它并不是什么炉子,只是一个简单的储物空间而已,厨师们做饭时候用到的各种器具,菜板,菜刀,洗食材的盆等等,以及各种作料,都是放在这里的。
此时,野战厨房里面,正在咕嘟咕嘟地发出响声来,一股股的炖肉的香气飘了出来,就连安德烈都不由自主的咽了一口吐沫。
自从斯大林格勒的战斗爆发,一切生活都乱套了,不用说一天三顿饭,一天能够吃上一顿热乎的饭菜,就已经很不错了,很多时候,战士们就是饿着肚子打仗,现在,眼看着一排的野战厨房,而且里面还已经做好了炖肉,怎么能让安德烈不兴奋。
面前放的一排,是大号的野战厨房,同时,后面还有几排则是小一号的了,轻型的1914型陆军野战厨房,简称hf.14,它们只是大小的不同而已,结构完全一样,轻型的只能供应一百人左右的食物,烹饪锅每次只能炖一百升的土豆炖肉而已。
如果是在野外,只有那么几辆野战厨房在做饭,场面并不怎么壮观,现在,看到了上百辆的野战厨房,整整齐齐,就仿佛是工厂里面的流水线一般,怎么能不让人有一种震撼的感觉?
不用看另一边的屠宰,制作香肠和面包等等的场所了,现在只看这野战厨房,就够让人瞠目结舌的了。
刚刚打死的伙夫就有数百人,安德烈就已经猜想到这里的壮观了,只不过,现在亲眼看到,还是被震撼到了,至于其他人,那就更不用说了。
半履带装甲车停了下来,车上的战士们,快速地爬了下来,跑向了距离最近的野战厨房,打开了烹饪锅的盖子,此时,只见里面的土豆炖肉,正在不停地咕嘟咕嘟地冒泡,那叫一个香啊。
普罗托季亚科诺夫伸手,抓起一旁的勺子来,从烹饪锅里面抓了一大块炖得烂糊的肉,用嘴吹了两下,就放到了嘴里,肉很烫,他在不停地张大嘴巴呼吸冷空气,让嘴巴里面凉一些,不过,咀嚼的动作并没有放松,几下就把肉给吃到了肚子里,然后,就是第二块。
太好吃了!
德国人,真是享受啊,上战场,都能吃得这么好。
“一般来说,德国人只在中午的时候,吃一次热饭。”就在这时,安德烈也走了下来,一边走向一辆野战厨房,一边和身后的帕夫利琴科说道:“但是这次很奇怪,他们在半夜里就做了这么多的饭,这说明,德国人是打算在明天清晨的时候,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了,我们来的真是时候啊。”
哪怕就算是德国人,也没有一天三顿热乎饭这么吃的,别的不说,他们的炊事兵就受不了啊。
在德国陆军的编制中,一个小型的野战厨房的炊事人员通常只有厨师与助手两人,两人要在短时间内要准备上百号人的伙食,那可不是一般的体力劳动。他们每天天还没亮的时候,就得起来了,首先就是烧水,军队对水质的要求很高,毕竟这里是在苏联的领土上,不仅仅各地的供水系统落后,更重要的是时不时地有游击队给他们投毒,他们必须要把好第一关。
等到水烧好后,他们就得洗菜,切菜,削土豆,煮咖啡等等,很多时候都是忙得不可开交,等到饭做好了,就已经是中午了,所以,一天只有中午是热饭,尤其是在战争时期,即使这样,炊事兵也够累的,这些厨师们甚至被德军叫做“厨房公牛”。当然了,为了能够及时地吃上饭,官兵们也会过来帮忙,削土豆之类的。
早晚是面包火腿,只有中午能够吃到土豆炖肉这样的美餐,再配合上一杯热咖啡,那就是享受啊,而现在,中午的一餐改到了早晨,说明了什么?德国人是打算吃饱了打一场大仗啊,明天早晨的战斗肯定会相当激烈。
不过,如果他们的战士吃不饱,那还能打吗?
想到这里,安德烈的心中就是爽感满满,自己以前怎么从来没想到从德军的饮食上下手啊?
安德烈一边体验着成就感,一边走到了野战厨房上,先抓起一个杯子来,接了一杯咖啡,递给了帕夫利琴科:“来,喝一杯,暖暖身子。”
德国人,就是有一种工匠精神,做什么都够细致,现在,哪怕就算是这个食品加工厂,也是打理得井井有条,只要看看面前摆放的上百辆的野战厨房拖车就知道了。
在野外,想要能够吃到热乎的饭菜,就必须要有专门的人员和装备来负责,早在一战时期,德国人就已经搞出来了专业的野战厨房拖车,后来一直就用到了现在。
面前的一排,是大型的拖车,正式名称为1913型陆军野战厨房,简称hf.13,既然是大型的野战厨房,那自然也是有它的独到之处的,这种车辆,可以满足两百名士兵的食物供应!
这种拖车,两边是圆圆的车轮,中间就是方方正正的野战厨房主体了,后面则竖起来了一个高高的烟囱,根据这个圆形的烟囱,让野战厨房得到了一个炖肉大炮的绰号。
眼前的炖肉大炮,是分成几个不同的组成部分的,最中间的是烹饪锅,这是一种铁质的双层结构的压力锅,两层锅体之间注有甘油,可以使锅体受热均匀,从而在短时间内完成大量食物的烹饪。这种大型的野战厨房的烹饪锅,是两百升容积的,留出一定的余地之后,可以烹煮一百七十五升的土豆炖肉。
烹饪锅的左边是咖啡炉子,这是一个单层结构的炉子,前面有一个龙头,想喝咖啡的话,不用打开盖子,只需拧开这个龙头就行了。
两个锅的下面都有独立的炉灶,但是烟气是通过共用的烟囱排出的。
野战厨房的右边,还有一个大小和咖啡炉子相同的装置,不过它并不是什么炉子,只是一个简单的储物空间而已,厨师们做饭时候用到的各种器具,菜板,菜刀,洗食材的盆等等,以及各种作料,都是放在这里的。
此时,野战厨房里面,正在咕嘟咕嘟地发出响声来,一股股的炖肉的香气飘了出来,就连安德烈都不由自主的咽了一口吐沫。
自从斯大林格勒的战斗爆发,一切生活都乱套了,不用说一天三顿饭,一天能够吃上一顿热乎的饭菜,就已经很不错了,很多时候,战士们就是饿着肚子打仗,现在,眼看着一排的野战厨房,而且里面还已经做好了炖肉,怎么能让安德烈不兴奋。
面前放的一排,是大号的野战厨房,同时,后面还有几排则是小一号的了,轻型的1914型陆军野战厨房,简称hf.14,它们只是大小的不同而已,结构完全一样,轻型的只能供应一百人左右的食物,烹饪锅每次只能炖一百升的土豆炖肉而已。
如果是在野外,只有那么几辆野战厨房在做饭,场面并不怎么壮观,现在,看到了上百辆的野战厨房,整整齐齐,就仿佛是工厂里面的流水线一般,怎么能不让人有一种震撼的感觉?
不用看另一边的屠宰,制作香肠和面包等等的场所了,现在只看这野战厨房,就够让人瞠目结舌的了。
刚刚打死的伙夫就有数百人,安德烈就已经猜想到这里的壮观了,只不过,现在亲眼看到,还是被震撼到了,至于其他人,那就更不用说了。
半履带装甲车停了下来,车上的战士们,快速地爬了下来,跑向了距离最近的野战厨房,打开了烹饪锅的盖子,此时,只见里面的土豆炖肉,正在不停地咕嘟咕嘟地冒泡,那叫一个香啊。
普罗托季亚科诺夫伸手,抓起一旁的勺子来,从烹饪锅里面抓了一大块炖得烂糊的肉,用嘴吹了两下,就放到了嘴里,肉很烫,他在不停地张大嘴巴呼吸冷空气,让嘴巴里面凉一些,不过,咀嚼的动作并没有放松,几下就把肉给吃到了肚子里,然后,就是第二块。
太好吃了!
德国人,真是享受啊,上战场,都能吃得这么好。
“一般来说,德国人只在中午的时候,吃一次热饭。”就在这时,安德烈也走了下来,一边走向一辆野战厨房,一边和身后的帕夫利琴科说道:“但是这次很奇怪,他们在半夜里就做了这么多的饭,这说明,德国人是打算在明天清晨的时候,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进攻了,我们来的真是时候啊。”
哪怕就算是德国人,也没有一天三顿热乎饭这么吃的,别的不说,他们的炊事兵就受不了啊。
在德国陆军的编制中,一个小型的野战厨房的炊事人员通常只有厨师与助手两人,两人要在短时间内要准备上百号人的伙食,那可不是一般的体力劳动。他们每天天还没亮的时候,就得起来了,首先就是烧水,军队对水质的要求很高,毕竟这里是在苏联的领土上,不仅仅各地的供水系统落后,更重要的是时不时地有游击队给他们投毒,他们必须要把好第一关。
等到水烧好后,他们就得洗菜,切菜,削土豆,煮咖啡等等,很多时候都是忙得不可开交,等到饭做好了,就已经是中午了,所以,一天只有中午是热饭,尤其是在战争时期,即使这样,炊事兵也够累的,这些厨师们甚至被德军叫做“厨房公牛”。当然了,为了能够及时地吃上饭,官兵们也会过来帮忙,削土豆之类的。
早晚是面包火腿,只有中午能够吃到土豆炖肉这样的美餐,再配合上一杯热咖啡,那就是享受啊,而现在,中午的一餐改到了早晨,说明了什么?德国人是打算吃饱了打一场大仗啊,明天早晨的战斗肯定会相当激烈。
不过,如果他们的战士吃不饱,那还能打吗?
想到这里,安德烈的心中就是爽感满满,自己以前怎么从来没想到从德军的饮食上下手啊?
安德烈一边体验着成就感,一边走到了野战厨房上,先抓起一个杯子来,接了一杯咖啡,递给了帕夫利琴科:“来,喝一杯,暖暖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