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君有器、妾无名(六)-骑马与砍杀之三国纵横 小说
44、君有器、妾无名(六)-骑马与砍杀之三国纵横 小说-骑砍三国之御寇-一本书
骑砍三国之御寇
作者:吃瓜子的犀牛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到了建安元年(196),更是两面开花。
趁着刘备新上任徐州牧,人心未定,根基不稳,袁术大军北上发动突袭,又得徐州两郡。
同时间,南面对着江东等地亦是一路势如破竹,连战告捷,又通过各种手段,彻底平定了江东当地的各方豪强。
建安二年时的称帝,虽然是其人生中最大的败笔,若代入袁术本人,其实并非毫无缘由,更有些当其时。
外者,最大的两个强敌陷入困顿,而自家却是如日中天,此时建国“仲家”,失败之后,自是被堪称骄纵轻狂,愚蠢不堪。
但若是成功了呢?
那便是率先抢得大势,为天下先。
(袁术一直认为袁姓出自于陈,陈是舜之后,以土承火,得应运之次。仲者第二的意思,尧舜禹,舜在第二位,其意指舜帝后裔所建立的国家。)
内者,其实是袁术称帝最大的考量与原因。
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因为一个人。
小霸王,孙策。
要知道,从汉末诸侯讨伐董卓,一直到曹操官渡之战拥有王者气象前,诸侯间的所有混战,其实基本都是袁氏兄弟各自代表的两个利益集团的争斗。
曹操和袁绍的翻脸,袁术集团彻底分崩离析,这固然让袁术喜出望外,却也同时暗生警惕。
自家人知自家事,袁术集团其实同样也很松散。
那么,会不会也冒出个“曹操”来呢?
公路君目光溜溜一转,便目光锁定了某处。
还真有啊!
此时以孙策为代表的孙氏势力,已经有些强到无法制衡,甚至威胁到自家带头大哥的地步了。
更令袁术头疼的是,孙策还是自己最能打的小弟。
这便陷入了一个两难之境地。
若是趁袁绍曹操内斗时,大肆对外扩张,孙策继续打继续赢,声望势力便会继续变强,若是不派孙策...
原本的历史上,袁术真这么做了,结果他发现...
手下除了孙策,竟是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这时的袁术彻底没办法了,既然没法对外,那便只能对内了。
若是坐视孙策继续发展,孙家势力愈发强盛,无论是彻底散伙,还是另立山头,都是袁术无法接受的。
所谓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古往今来,因利益而结盟的特点大抵相同。
外部威胁大的时候就团结在一起,外部威胁小的时候就趋向于分裂。
所以某种意义上,袁术的称帝,也是有着政治意图的。
他希望盟友变成小弟,更希望把主变成君臣!
在外敌最疲弱的时候,选择僣号称帝,其实就是逼孙策表态:
你如果接受我称帝,那以后我是君你是臣,你若敢犯上,先失了名分大义,不占优势。
如果你不接受,那么这个钉子就趁早拔除!
以当时袁术手上的其他各路人马加起来,无论压制其表态,还是彻底打败孙家,其实是有底气和资本的。
如果孙策当真造反,袁术又能成功平反...
那么就如曹操灭张邈一般,虽然伤筋动骨难免,但是整个势力却形成了健康良性的集权。
结果...
袁术刚一僣号,孙策便率先于江东自立;
狗东西,你还真反老子啊!
在袁术勃然大怒时,却是噩耗频频,又是吕布翻脸,又是曹操号召天下共击,随后...
更是流年不利,淮南又出现了旱灾...
这一连串的打击,仿佛是上天昭示,他瞬间从宠儿变成了弃儿。
归根结底,那一声“袁术至于此乎!”的悲凉喟叹,某种意义上,可谓源于孙策的背刺!
孙家人不招人待见的事,做的真不少,更不是从孙权就开始的。
从孙坚那一辈起,袁术对孙氏三代可谓关爱有加,在攻略江东以前,就已经把半壁江山托付给孙氏,孙香、孙贲、吴景。几人分别被任命为汝南太守、豫州刺史、丹阳太守。
便是以孙策为首的孙氏背叛,让袁术所掌控的人力、物力、财力瞬间缩水一半。
而从孙坚那一辈起,袁术对孙氏三代可谓关爱有加。
在攻略江东以前,就已经把半壁江山托付给孙氏,孙香、孙贲、吴景。几人分别被任命为汝南太守、豫州刺史、丹阳太守。
袁术对孙策和孙家有提防,有忌惮,但更多是却还是厚重。
只是错付给了一群白眼狼。
当孙策以袁术之名、袁术之财力、物力、人力夺取江东以后,便乘袁术僣号之时,更替太守,并且命令徐琨击走丹阳太守袁胤。
夺取丹阳,意味着孙策打破袁术监控,与袁术划江而治,可以毫无顾忌地割据江东。
可以说江东这片江山最后姓孙,乃至最后三国鼎立,都是袁术这老实人为孙家作了嫁衣裳。
除了一个最后病死于寿春的汝南太守孙香有点良心,没有对袁术以怨报德外,还有一个周瑜。
与孙策升堂拜母,有着总角之好的公瑾,直憋到建安三年(198年),到袁术几穷途末路的最后时刻,才“观术终无所成”,不能看着周家陪葬,才转投孙策。
......
“听你这么一说,看来吾此前却是小瞧了此子。“
袁术沉吟了良久,突然问道:“以你之见,此子所谋者大,那攻下开阳后,会如何动作?”
“开阳虽是繁华,却尚不及临淄多矣!”
来此之前阎象已思量过,立刻答曰:“王政处心积虑,吾观并非图谋区区开阳,甚至琅琊一郡之地,而是...“
他叩指对着几案重重一敲,一字一顿,斩钉截铁:“彭城!”
“无他,彭城易守难攻,乃天下有数雄关,得此一地,固可图徐州全境,进可窥尽中原之地,兵锋直指豫州、兖州,若是南下....更是直逼我扬州!”
“臣以为,若让此子得彭城,再收徐州,则贼寇犯我疆土之日,必不远矣!”
“为何你觉得他会先选我扬州。”听到这话,袁术双眉一皱,问道:“而非豫州,兖州呢?”
“我记得此子当日作乱,便是因为曹操苛待青州军之故吧,按道理攻也是先攻曹操啊,何况尽占徐州...就凭他?”
袁术大摇其头:“哪是这般容易的。”
“入境近月,连攻五城,陶谦都毫无察觉,可见此人无能至极。”
想到当日所见,王政凛冽逼人的威势,激烈飞扬的神采,阎象本能般地下出判断:“这老朽斗不过王政的!”
至于为何会先攻扬州...
看了眼袁术,阎象欲言又止。
总不能直接说柿子挑软的捏吧。
王政既然主动离开临淄,可见其对曹操和袁绍,还是有些忌惮的。
“即便如此,也未必会来攻我。”
“若是他真能得徐州”袁术突发奇想,问道:“你说吾招揽此子如何?”
“万万不可!”
阎象吓地差点绷起,急道:“主公,这...可是黄巾贼寇啊。”话已出口,登知不妥。
这个理由换作其他诸侯或许会生出忌讳,眼前的这位,却不在此例。
果然,只听袁术嘿了一声,笑道:“用人需不拘一格,这有什么打紧?”
ps:
汉末诸侯里,袁术可是能让四方各路好汉纳头便拜的江湖大哥。
豫州黄巾,响应袁术。(三国志武帝纪:汝南、颍川黄巾何仪、刘辟、黄邵、何曼等,众各数万,初应袁术,又附孙坚。)
黑山军见危即援(三国志武帝纪:荆州牧刘表断术粮道,术引军入陈留,屯封丘,黑山馀贼及於夫罗等佐之。)
白波军更夸张了,直接就投奔了。(后汉书董卓传:傕将杨奉本白波贼帅,乃将兵救傕......杨奉、董承引白波帅胡才、李乐、韩暹及匈奴左贤王去卑,率师奉迎......奉、暹奔袁术,遂纵暴杨、徐间。)
趁着刘备新上任徐州牧,人心未定,根基不稳,袁术大军北上发动突袭,又得徐州两郡。
同时间,南面对着江东等地亦是一路势如破竹,连战告捷,又通过各种手段,彻底平定了江东当地的各方豪强。
建安二年时的称帝,虽然是其人生中最大的败笔,若代入袁术本人,其实并非毫无缘由,更有些当其时。
外者,最大的两个强敌陷入困顿,而自家却是如日中天,此时建国“仲家”,失败之后,自是被堪称骄纵轻狂,愚蠢不堪。
但若是成功了呢?
那便是率先抢得大势,为天下先。
(袁术一直认为袁姓出自于陈,陈是舜之后,以土承火,得应运之次。仲者第二的意思,尧舜禹,舜在第二位,其意指舜帝后裔所建立的国家。)
内者,其实是袁术称帝最大的考量与原因。
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因为一个人。
小霸王,孙策。
要知道,从汉末诸侯讨伐董卓,一直到曹操官渡之战拥有王者气象前,诸侯间的所有混战,其实基本都是袁氏兄弟各自代表的两个利益集团的争斗。
曹操和袁绍的翻脸,袁术集团彻底分崩离析,这固然让袁术喜出望外,却也同时暗生警惕。
自家人知自家事,袁术集团其实同样也很松散。
那么,会不会也冒出个“曹操”来呢?
公路君目光溜溜一转,便目光锁定了某处。
还真有啊!
此时以孙策为代表的孙氏势力,已经有些强到无法制衡,甚至威胁到自家带头大哥的地步了。
更令袁术头疼的是,孙策还是自己最能打的小弟。
这便陷入了一个两难之境地。
若是趁袁绍曹操内斗时,大肆对外扩张,孙策继续打继续赢,声望势力便会继续变强,若是不派孙策...
原本的历史上,袁术真这么做了,结果他发现...
手下除了孙策,竟是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这时的袁术彻底没办法了,既然没法对外,那便只能对内了。
若是坐视孙策继续发展,孙家势力愈发强盛,无论是彻底散伙,还是另立山头,都是袁术无法接受的。
所谓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古往今来,因利益而结盟的特点大抵相同。
外部威胁大的时候就团结在一起,外部威胁小的时候就趋向于分裂。
所以某种意义上,袁术的称帝,也是有着政治意图的。
他希望盟友变成小弟,更希望把主变成君臣!
在外敌最疲弱的时候,选择僣号称帝,其实就是逼孙策表态:
你如果接受我称帝,那以后我是君你是臣,你若敢犯上,先失了名分大义,不占优势。
如果你不接受,那么这个钉子就趁早拔除!
以当时袁术手上的其他各路人马加起来,无论压制其表态,还是彻底打败孙家,其实是有底气和资本的。
如果孙策当真造反,袁术又能成功平反...
那么就如曹操灭张邈一般,虽然伤筋动骨难免,但是整个势力却形成了健康良性的集权。
结果...
袁术刚一僣号,孙策便率先于江东自立;
狗东西,你还真反老子啊!
在袁术勃然大怒时,却是噩耗频频,又是吕布翻脸,又是曹操号召天下共击,随后...
更是流年不利,淮南又出现了旱灾...
这一连串的打击,仿佛是上天昭示,他瞬间从宠儿变成了弃儿。
归根结底,那一声“袁术至于此乎!”的悲凉喟叹,某种意义上,可谓源于孙策的背刺!
孙家人不招人待见的事,做的真不少,更不是从孙权就开始的。
从孙坚那一辈起,袁术对孙氏三代可谓关爱有加,在攻略江东以前,就已经把半壁江山托付给孙氏,孙香、孙贲、吴景。几人分别被任命为汝南太守、豫州刺史、丹阳太守。
便是以孙策为首的孙氏背叛,让袁术所掌控的人力、物力、财力瞬间缩水一半。
而从孙坚那一辈起,袁术对孙氏三代可谓关爱有加。
在攻略江东以前,就已经把半壁江山托付给孙氏,孙香、孙贲、吴景。几人分别被任命为汝南太守、豫州刺史、丹阳太守。
袁术对孙策和孙家有提防,有忌惮,但更多是却还是厚重。
只是错付给了一群白眼狼。
当孙策以袁术之名、袁术之财力、物力、人力夺取江东以后,便乘袁术僣号之时,更替太守,并且命令徐琨击走丹阳太守袁胤。
夺取丹阳,意味着孙策打破袁术监控,与袁术划江而治,可以毫无顾忌地割据江东。
可以说江东这片江山最后姓孙,乃至最后三国鼎立,都是袁术这老实人为孙家作了嫁衣裳。
除了一个最后病死于寿春的汝南太守孙香有点良心,没有对袁术以怨报德外,还有一个周瑜。
与孙策升堂拜母,有着总角之好的公瑾,直憋到建安三年(198年),到袁术几穷途末路的最后时刻,才“观术终无所成”,不能看着周家陪葬,才转投孙策。
......
“听你这么一说,看来吾此前却是小瞧了此子。“
袁术沉吟了良久,突然问道:“以你之见,此子所谋者大,那攻下开阳后,会如何动作?”
“开阳虽是繁华,却尚不及临淄多矣!”
来此之前阎象已思量过,立刻答曰:“王政处心积虑,吾观并非图谋区区开阳,甚至琅琊一郡之地,而是...“
他叩指对着几案重重一敲,一字一顿,斩钉截铁:“彭城!”
“无他,彭城易守难攻,乃天下有数雄关,得此一地,固可图徐州全境,进可窥尽中原之地,兵锋直指豫州、兖州,若是南下....更是直逼我扬州!”
“臣以为,若让此子得彭城,再收徐州,则贼寇犯我疆土之日,必不远矣!”
“为何你觉得他会先选我扬州。”听到这话,袁术双眉一皱,问道:“而非豫州,兖州呢?”
“我记得此子当日作乱,便是因为曹操苛待青州军之故吧,按道理攻也是先攻曹操啊,何况尽占徐州...就凭他?”
袁术大摇其头:“哪是这般容易的。”
“入境近月,连攻五城,陶谦都毫无察觉,可见此人无能至极。”
想到当日所见,王政凛冽逼人的威势,激烈飞扬的神采,阎象本能般地下出判断:“这老朽斗不过王政的!”
至于为何会先攻扬州...
看了眼袁术,阎象欲言又止。
总不能直接说柿子挑软的捏吧。
王政既然主动离开临淄,可见其对曹操和袁绍,还是有些忌惮的。
“即便如此,也未必会来攻我。”
“若是他真能得徐州”袁术突发奇想,问道:“你说吾招揽此子如何?”
“万万不可!”
阎象吓地差点绷起,急道:“主公,这...可是黄巾贼寇啊。”话已出口,登知不妥。
这个理由换作其他诸侯或许会生出忌讳,眼前的这位,却不在此例。
果然,只听袁术嘿了一声,笑道:“用人需不拘一格,这有什么打紧?”
ps:
汉末诸侯里,袁术可是能让四方各路好汉纳头便拜的江湖大哥。
豫州黄巾,响应袁术。(三国志武帝纪:汝南、颍川黄巾何仪、刘辟、黄邵、何曼等,众各数万,初应袁术,又附孙坚。)
黑山军见危即援(三国志武帝纪:荆州牧刘表断术粮道,术引军入陈留,屯封丘,黑山馀贼及於夫罗等佐之。)
白波军更夸张了,直接就投奔了。(后汉书董卓传:傕将杨奉本白波贼帅,乃将兵救傕......杨奉、董承引白波帅胡才、李乐、韩暹及匈奴左贤王去卑,率师奉迎......奉、暹奔袁术,遂纵暴杨、徐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