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渔山乡情-从海岛县令到时空贸易商一本书
第一百五十六章 渔山乡情-从海岛县令到时空贸易商一本书-从海岛县令到时空贸易商-一本书
从海岛县令到时空贸易商
作者:闲与梦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三日之后,李成拖着疲惫的身体登上座船。
看着一帮子眉开眼笑的属下,忍不住气的脑袋都疼了。
好不容易将工分下去,这帮子货却没打算放过他。
竟然排好了顺序,每个部门几个时辰到他这里请教。
弄得三天都没睡好觉,不停地跟他们分解任务、梳理细节。
今天终于忍不住了,李成直接撂挑子回渔山,不能让他们养成这坏毛病。
当然大部分的事情都定下来了,剩下的就是执行层面的事情。
这些人个个都是精英,执行的事情根本就不在话下。
询问就是有些规划心中没底,想要让他指教一番。
毕竟无论历史上多么的牛的人才,都是会有时代局限的。
就算是让耶律楚材到二十一世纪,也得适应一段才能有所作为。
从新业镇渡海到渔山,也不过一日的路程。
比起渔山到永春州要近的多的多。
如今渔翁岛、白沙岛、渔山岛是三大聚居点。
尤其是白沙岛那边,已经发展成个小镇子了。
上千人在那里忙活,造船、伐木、捕鱼,热热闹闹。
渔翁岛和渔山岛则是发展渔业为主,从新业镇出发,海面上到处都是忙碌的渔船,基本上走不了太远就能看到一艘,这些捕获的海鲜会送到大库保存,李成再统一给地球发货。
经过数次贸易之后,小野真二一半的渔船都归了他。
这些渔船倒是都不算太大,最大的也就二十来米的样子。
不过先进在使用的是柴油驱动,比起那些商贸大船还要占不少优势。
自从学会了拖网和围网捕鱼之后,这些渔船几乎都没停下过祸害大海,日夜不停地在东海这片海域捕捞,换人不换船,那模样好像誓将东海给捞干的架势。
李成让张三郎劝了几次,发现效果并不大。
也就随他们去了,这年头海里到处都是鱼,他们这种捞法十年也捞不干净。
等到大家的日子过好了,自然也就不会这么拼命了。
而且后期远洋渔船,也可以到更远的地方去捕捞。
有的是时间让东海再次修生养息。
乘风破浪,一日百里横渡。
下午的时候,船已经靠在了渔山码头。
李成闻着渔山的空气,顿时心中一阵放松。
这是他在古代的第一站,也是起步之地,自然有种别样的感情。
尤其是在大乾转了一圈之后,更是觉得渔山岛就是世外桃源。
就好像是心中的净土一般,到了这里就会莫名的平静下来。
看到大船靠岸,许多乡民连忙赶过来。
当看到是李成回来了,码头顿时一片欢呼声。
大家围上来嘘寒问暖,大人回来渔山就好像有了主心骨一般。
李成也赶紧跟大家热情的打招呼,自己的这些地盘上,也就渔山所有人他都能叫上名字来。
如果不是渔山发展的局限太大,他都想将主基地设在这里。
可是渔山确实太小了,根本不足以支撑他的计划。
就算未来,渔山这边大部分人也要迁到元岛那边。
这里最多也就是个中继站的地位。
“水翁,近来可好?”
看到张有水,李成笑着问道。
这老儿第一次见的时候,浑身精瘦黝黑,白须白发、破衣烂衫。
如今再见,已经是面色红润、容光焕发,身上也长了肉,穿的像个地主老财。
脚上是干净的布鞋、身上是棉布衣,外面还套了个丝绸的直裰。
头上顶着个财主帽,手里拎着一根红木手杖。
手杖的装饰作用要大于实际作用。
老儿这龙行虎步的,哪需要拐棍啊?
“好!好得很,顿顿都能吃上肉!”
张有水笑的牙花子都露出来了。
“别介,吃肉太多也不好,平时还要讲究个养生才行,咱岛上的菜地应该已经产菜了吧?回头多吃点蔬菜,鱼肉和牛羊肉配着吃,少吃点猪肉!”
李成拉着张有水走出码头,向着居民区走去。
“猪肉香啊,老儿一辈子都吃过这么好吃的肉!”
“那也不能多吃,吃多了容易得病的!”
“行,回头我改成一天吃一顿!”
“好吧,您老注意点就好!”
李成被老头弄得哭笑不得,一天吃一顿和顿顿吃比起来确实算减量了。
喜欢吃就吃上一阵子吧,相信吃腻了也就不再天天吃了。
“房子都建好了吧?”
看着不远处的居民区,都是一排排的砖瓦小院。
李成也不禁有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都建好了,每家每户都搬了进来,住的舒坦着呢!要不是有大人,我们这些渔民一辈子也想不到,日子能过得这么滋润啊!”
张有水同样看着不远处的居民区感叹道。
“好日子还在后面呢,您老就等着看吧!”
“我信!大人说日子会更好,那绝对会更好!”
李成信步走在居民区中,看着各家各户收拾的干干净净,也是不由觉得心旷神怡。
好几家门口挂着招牌,有的是开了个小饭馆,做面的、海鲜的、炒菜的都有。
除此之外,还有酿酒的、制衣的、打家具的、看病的,几乎日常都有。
最西头的一座院子门口,挂着“张柳氏制衣”的旗幡。
李成停住了脚步,这应该就是那张青兄弟的新家了。
外墙又座小房开了道门,张柳氏正在里面忙活。
好像是感觉到什么,抬头看到李成急忙惊喜的站起来。
“大人回来了!张柳氏给大人见礼!”
张柳氏一身得体的裙衫,急忙走出来就要跪下。
“嫂子千万不要如此,咱们不兴这个!”
李成也是有些激动,这也是一位奇女子。
心地善良、知道感恩,坚强的拉扯两个孩子长大。
还记得那次他送了一些布,张柳氏连夜带着两个孩子来给他磕头。
也是从那天起,李成才决心要让大家过上好日子,让这些善良的人衣食无忧。
后来发展的太快,他也很难在渔山呆太长时间,如今再见同样是见到亲人一般。
“大人,民妇不这样,着实不知如何感激大人的恩情!”
张柳氏眼圈红了,盯着李成激动地说道。
“嫂子,过好日子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了!如今还好吧?可有什么缺的?”
李成也是有些激动,不过还是稳定情绪温言询问道。
“挺好的,大家都喜欢穿民妇做的衣服,也都非常照顾我们。青儿和洪儿日常都在学堂,青儿如今还做苏校长的助教,我们一家都很好。”
“那就好!晚上到家里一起吃饭!”
“好!民妇一会儿就过去,还给大人做了几件衣衫,也一起带过去!”
“还是嫂子做的衣服穿起来舒服,我现在还穿着呢!”
李成笑着掀起袖子,让她看里面的衣衫。
就是张柳氏当初给他做的那件。
“我先去学堂看看,晚些去家里!”
李成辞别张柳氏,向着学堂走去。
看着一帮子眉开眼笑的属下,忍不住气的脑袋都疼了。
好不容易将工分下去,这帮子货却没打算放过他。
竟然排好了顺序,每个部门几个时辰到他这里请教。
弄得三天都没睡好觉,不停地跟他们分解任务、梳理细节。
今天终于忍不住了,李成直接撂挑子回渔山,不能让他们养成这坏毛病。
当然大部分的事情都定下来了,剩下的就是执行层面的事情。
这些人个个都是精英,执行的事情根本就不在话下。
询问就是有些规划心中没底,想要让他指教一番。
毕竟无论历史上多么的牛的人才,都是会有时代局限的。
就算是让耶律楚材到二十一世纪,也得适应一段才能有所作为。
从新业镇渡海到渔山,也不过一日的路程。
比起渔山到永春州要近的多的多。
如今渔翁岛、白沙岛、渔山岛是三大聚居点。
尤其是白沙岛那边,已经发展成个小镇子了。
上千人在那里忙活,造船、伐木、捕鱼,热热闹闹。
渔翁岛和渔山岛则是发展渔业为主,从新业镇出发,海面上到处都是忙碌的渔船,基本上走不了太远就能看到一艘,这些捕获的海鲜会送到大库保存,李成再统一给地球发货。
经过数次贸易之后,小野真二一半的渔船都归了他。
这些渔船倒是都不算太大,最大的也就二十来米的样子。
不过先进在使用的是柴油驱动,比起那些商贸大船还要占不少优势。
自从学会了拖网和围网捕鱼之后,这些渔船几乎都没停下过祸害大海,日夜不停地在东海这片海域捕捞,换人不换船,那模样好像誓将东海给捞干的架势。
李成让张三郎劝了几次,发现效果并不大。
也就随他们去了,这年头海里到处都是鱼,他们这种捞法十年也捞不干净。
等到大家的日子过好了,自然也就不会这么拼命了。
而且后期远洋渔船,也可以到更远的地方去捕捞。
有的是时间让东海再次修生养息。
乘风破浪,一日百里横渡。
下午的时候,船已经靠在了渔山码头。
李成闻着渔山的空气,顿时心中一阵放松。
这是他在古代的第一站,也是起步之地,自然有种别样的感情。
尤其是在大乾转了一圈之后,更是觉得渔山岛就是世外桃源。
就好像是心中的净土一般,到了这里就会莫名的平静下来。
看到大船靠岸,许多乡民连忙赶过来。
当看到是李成回来了,码头顿时一片欢呼声。
大家围上来嘘寒问暖,大人回来渔山就好像有了主心骨一般。
李成也赶紧跟大家热情的打招呼,自己的这些地盘上,也就渔山所有人他都能叫上名字来。
如果不是渔山发展的局限太大,他都想将主基地设在这里。
可是渔山确实太小了,根本不足以支撑他的计划。
就算未来,渔山这边大部分人也要迁到元岛那边。
这里最多也就是个中继站的地位。
“水翁,近来可好?”
看到张有水,李成笑着问道。
这老儿第一次见的时候,浑身精瘦黝黑,白须白发、破衣烂衫。
如今再见,已经是面色红润、容光焕发,身上也长了肉,穿的像个地主老财。
脚上是干净的布鞋、身上是棉布衣,外面还套了个丝绸的直裰。
头上顶着个财主帽,手里拎着一根红木手杖。
手杖的装饰作用要大于实际作用。
老儿这龙行虎步的,哪需要拐棍啊?
“好!好得很,顿顿都能吃上肉!”
张有水笑的牙花子都露出来了。
“别介,吃肉太多也不好,平时还要讲究个养生才行,咱岛上的菜地应该已经产菜了吧?回头多吃点蔬菜,鱼肉和牛羊肉配着吃,少吃点猪肉!”
李成拉着张有水走出码头,向着居民区走去。
“猪肉香啊,老儿一辈子都吃过这么好吃的肉!”
“那也不能多吃,吃多了容易得病的!”
“行,回头我改成一天吃一顿!”
“好吧,您老注意点就好!”
李成被老头弄得哭笑不得,一天吃一顿和顿顿吃比起来确实算减量了。
喜欢吃就吃上一阵子吧,相信吃腻了也就不再天天吃了。
“房子都建好了吧?”
看着不远处的居民区,都是一排排的砖瓦小院。
李成也不禁有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都建好了,每家每户都搬了进来,住的舒坦着呢!要不是有大人,我们这些渔民一辈子也想不到,日子能过得这么滋润啊!”
张有水同样看着不远处的居民区感叹道。
“好日子还在后面呢,您老就等着看吧!”
“我信!大人说日子会更好,那绝对会更好!”
李成信步走在居民区中,看着各家各户收拾的干干净净,也是不由觉得心旷神怡。
好几家门口挂着招牌,有的是开了个小饭馆,做面的、海鲜的、炒菜的都有。
除此之外,还有酿酒的、制衣的、打家具的、看病的,几乎日常都有。
最西头的一座院子门口,挂着“张柳氏制衣”的旗幡。
李成停住了脚步,这应该就是那张青兄弟的新家了。
外墙又座小房开了道门,张柳氏正在里面忙活。
好像是感觉到什么,抬头看到李成急忙惊喜的站起来。
“大人回来了!张柳氏给大人见礼!”
张柳氏一身得体的裙衫,急忙走出来就要跪下。
“嫂子千万不要如此,咱们不兴这个!”
李成也是有些激动,这也是一位奇女子。
心地善良、知道感恩,坚强的拉扯两个孩子长大。
还记得那次他送了一些布,张柳氏连夜带着两个孩子来给他磕头。
也是从那天起,李成才决心要让大家过上好日子,让这些善良的人衣食无忧。
后来发展的太快,他也很难在渔山呆太长时间,如今再见同样是见到亲人一般。
“大人,民妇不这样,着实不知如何感激大人的恩情!”
张柳氏眼圈红了,盯着李成激动地说道。
“嫂子,过好日子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了!如今还好吧?可有什么缺的?”
李成也是有些激动,不过还是稳定情绪温言询问道。
“挺好的,大家都喜欢穿民妇做的衣服,也都非常照顾我们。青儿和洪儿日常都在学堂,青儿如今还做苏校长的助教,我们一家都很好。”
“那就好!晚上到家里一起吃饭!”
“好!民妇一会儿就过去,还给大人做了几件衣衫,也一起带过去!”
“还是嫂子做的衣服穿起来舒服,我现在还穿着呢!”
李成笑着掀起袖子,让她看里面的衣衫。
就是张柳氏当初给他做的那件。
“我先去学堂看看,晚些去家里!”
李成辞别张柳氏,向着学堂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