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又叫大梁,中华先祖最初就在此地建立据点。
几百年前,横压一世的大魏,将此处定位国都,命名为大梁。
将这座城市建设成为中原雄城,天下间最富裕繁华的城市。
大魏分裂、诸国崛起,梁国朱氏就占据了这片繁华之地。
将这座城市改为汴梁,后来中原习惯称之为汴京。
坐拥中央之地,争霸四方诸国,风头一时无两。
梁武之战,这座城市第一次被人打到城下。
但就算面对武国火炮也没有伤筋动骨。
只可惜武烈不按常理出牌,在新郑将人家梁国老小给一锅端了。
后来梁广成帝忧愤而死,梁国顿时分崩离析。
这座雄伟的千年古都,体会到数千年都没有受到的屈辱。
崔梁被朱梁和武国打跑,这座城市第一次遭受重创。
后来朱梁傀儡政权再次定都在这里,然后又被武国给踢下台。
几经波折之下,汴京几乎被折腾一空、商业凋零。
这座将近百万人的城市,如今入目满是荒凉。
曾经熙熙攘攘的繁华街道,如今到处都是破败的民居和零落的行人。
商铺还是在大夏推行中原复兴计划后,才陆续有江南商人过来。
但是短时间内,想要再现汴京的繁荣,那是几乎不可能了。
李成过了南门的金水桥,一路沿着朱雀街向北行进。
很多院子都没有人居住了,损坏的房子也无人维护。
这些院子都是武烈西迁时候强行带走的青壮。
将这些人带走,自然留下的房子就空了。
李成走走停停,走到了原来大梁的皇宫。
这座皇宫规模颇大,诉说着中原的辉煌与过往。
只不过短短几年时间,也破败的不成样子了。
好在大部分的建筑还都是完整的,比起被炸成废墟的武都龙城好得多,这里李成打算将其改造成博物馆。
很多大臣都想让大夏迁都此地,占据中原腹心之地。
不过李成考虑了一番。
决定暂时不考虑迁都。
临安的发展不弱于汴京这边。
而且又距离大海不远,方便他控制偌大的疆域。
若是迁移到内陆的汴京来,势必掌控力会有所下降。
再说营建都城历来都是耗费巨大的事情。
他也不想在这上面花费那么多的钱财,意义不大,还不如等它慢慢的复苏。
只要农工商业起来。
汴京自然会再次崛起。
恢复昔日第一大城的荣光。
在汴京呆了几天,和当地的官员见了面,确定了一下未来汴京的发展方向。
然后李成再次启程到西京雒阳,荥阳、虎牢一片荒凉。
西京的情况比之汴京还要惨。
被武国强力攻破。
完全就是废墟一片。
几乎完整砖瓦都找不到。
西京曾经也是辉煌不已。
更是不弱于汴京的千年古都。
历朝历代都喜欢在这里建都。
但历朝历代也免不了灭亡。
每次朝代更迭,这座都市就遭一次劫。
到如今更是变成了一堆废墟。
想要重建可是不容易了。
这边的人口更加的少。
大多数都被武国带走。
几十万人口只剩数万老弱。
那些被带走的人,能够平安穿越秦岭、到达汉中平原的,估计也只有一半。
都是武烈造的孽啊,一路白骨铺就的迁移路线。
想到这里李成都想发兵灭掉武烈,可是想想又再次打消了念头。
无论是武烈、周康还是杜威,亦或者是西南的于紫萱。
其实都可以称为是当世枭雄,不世出的人杰。
这些人虽然会坑苦一部分的百姓,但是长远看对整个国家是好的,他们一路西行也是传播华夏文明,从这个角度看其实也是加快华夏文明的传播进程。
只是破坏性着实大了些。
兴,百姓苦。
亡,亦百姓苦。
是不是要加速统一了?
也让老百姓少遭一些罪。
北周国都燕云府,周康同样盯着地图一脸沉思。
在辽东和岭西草原,无论是他还是山丹的北宫不花,都有些坚持不下去了。
自从夏国开始使用骑兵,跟他们进行小规模的作战,周国和山丹就没占到什么样的便宜。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知道与大夏的决战不远了。
双方现在都保持克制,极力的控制着战争规模。
但是谁都知道双方都不可能放弃霸主的争夺。
周国与山丹在西北的退路确实已经打通。
而且一路越过荒漠找到了一片宜居之地。
那边的人奇形怪状,有着各种颜色的头发。
还是那种白色的皮肤,与中原人种迥然不同。
也形成了小城邦的国家,统治着那片平原地带。
周国和山丹的划分,还是周国占据南部开展农耕文明。
山丹占据北部地区,开展畜牧养殖和放牧,两个世仇此时段合作亲密无间,就像兄弟一般,说来还得感谢夏国的促成。
只是那里实在有些太远。
想要迁移百姓过去。
难度不是一般的高。
只能用时间慢慢发展。
这大河之北的繁华世界。
周康是决计不可能放弃的。
是以这段时间,他积极在联络山丹和晋国。
只靠周国是不可能打得过如日中天的大夏。
几方联手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可惜……晋国拒绝了。
他们在西域外打出了火气。
非要与所谓的贵霜和波斯决一雌雄,争一争长短。
杜威打心底已经想要放弃三秦地区,这就让周康有些坐蜡了。
没有晋国他实在没信心。
“陛下,北宫不花传信来,希望到燕云来与陛下商议要事!”
内侍走进来小声的汇报道。
“让他来吧,不用担心!”
“是!”
五日之后,北宫不花带着亲卫骑兵来到燕云城外。
周康亲自接待,带着他进行了秘密议事。
等到北宫不花走后,周国军队就开始调动。
北宫不花的骑兵开始越过长城进入辽东地区。
周国则后撤军队,集结在大河沿岸一带俯瞰齐鲁。
大河北岸的军队也开始大量的集结,看样子是要采取军事行动。
此时李成也在中原。
得知消息后立刻让国安院打探,在周国的细作详细报告了周国最近的动向。
李成猜测周康是忍不住想要动手了,毕竟现在大夏距离他是在太近了,对周国压力也很大。
鉴于周国的行动,大夏也开始调动军队。
海军方面,十个军的兵力在鲁东驻扎,盯住青州和沿海州县。
陆军部也调派了二十个军的兵力北上,进入大河沿岸地区与周国对峙,可谓是气势惊人。
北四岛、东北的兵力压到前线,面对高丽和辽东。
三国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
几百年前,横压一世的大魏,将此处定位国都,命名为大梁。
将这座城市建设成为中原雄城,天下间最富裕繁华的城市。
大魏分裂、诸国崛起,梁国朱氏就占据了这片繁华之地。
将这座城市改为汴梁,后来中原习惯称之为汴京。
坐拥中央之地,争霸四方诸国,风头一时无两。
梁武之战,这座城市第一次被人打到城下。
但就算面对武国火炮也没有伤筋动骨。
只可惜武烈不按常理出牌,在新郑将人家梁国老小给一锅端了。
后来梁广成帝忧愤而死,梁国顿时分崩离析。
这座雄伟的千年古都,体会到数千年都没有受到的屈辱。
崔梁被朱梁和武国打跑,这座城市第一次遭受重创。
后来朱梁傀儡政权再次定都在这里,然后又被武国给踢下台。
几经波折之下,汴京几乎被折腾一空、商业凋零。
这座将近百万人的城市,如今入目满是荒凉。
曾经熙熙攘攘的繁华街道,如今到处都是破败的民居和零落的行人。
商铺还是在大夏推行中原复兴计划后,才陆续有江南商人过来。
但是短时间内,想要再现汴京的繁荣,那是几乎不可能了。
李成过了南门的金水桥,一路沿着朱雀街向北行进。
很多院子都没有人居住了,损坏的房子也无人维护。
这些院子都是武烈西迁时候强行带走的青壮。
将这些人带走,自然留下的房子就空了。
李成走走停停,走到了原来大梁的皇宫。
这座皇宫规模颇大,诉说着中原的辉煌与过往。
只不过短短几年时间,也破败的不成样子了。
好在大部分的建筑还都是完整的,比起被炸成废墟的武都龙城好得多,这里李成打算将其改造成博物馆。
很多大臣都想让大夏迁都此地,占据中原腹心之地。
不过李成考虑了一番。
决定暂时不考虑迁都。
临安的发展不弱于汴京这边。
而且又距离大海不远,方便他控制偌大的疆域。
若是迁移到内陆的汴京来,势必掌控力会有所下降。
再说营建都城历来都是耗费巨大的事情。
他也不想在这上面花费那么多的钱财,意义不大,还不如等它慢慢的复苏。
只要农工商业起来。
汴京自然会再次崛起。
恢复昔日第一大城的荣光。
在汴京呆了几天,和当地的官员见了面,确定了一下未来汴京的发展方向。
然后李成再次启程到西京雒阳,荥阳、虎牢一片荒凉。
西京的情况比之汴京还要惨。
被武国强力攻破。
完全就是废墟一片。
几乎完整砖瓦都找不到。
西京曾经也是辉煌不已。
更是不弱于汴京的千年古都。
历朝历代都喜欢在这里建都。
但历朝历代也免不了灭亡。
每次朝代更迭,这座都市就遭一次劫。
到如今更是变成了一堆废墟。
想要重建可是不容易了。
这边的人口更加的少。
大多数都被武国带走。
几十万人口只剩数万老弱。
那些被带走的人,能够平安穿越秦岭、到达汉中平原的,估计也只有一半。
都是武烈造的孽啊,一路白骨铺就的迁移路线。
想到这里李成都想发兵灭掉武烈,可是想想又再次打消了念头。
无论是武烈、周康还是杜威,亦或者是西南的于紫萱。
其实都可以称为是当世枭雄,不世出的人杰。
这些人虽然会坑苦一部分的百姓,但是长远看对整个国家是好的,他们一路西行也是传播华夏文明,从这个角度看其实也是加快华夏文明的传播进程。
只是破坏性着实大了些。
兴,百姓苦。
亡,亦百姓苦。
是不是要加速统一了?
也让老百姓少遭一些罪。
北周国都燕云府,周康同样盯着地图一脸沉思。
在辽东和岭西草原,无论是他还是山丹的北宫不花,都有些坚持不下去了。
自从夏国开始使用骑兵,跟他们进行小规模的作战,周国和山丹就没占到什么样的便宜。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知道与大夏的决战不远了。
双方现在都保持克制,极力的控制着战争规模。
但是谁都知道双方都不可能放弃霸主的争夺。
周国与山丹在西北的退路确实已经打通。
而且一路越过荒漠找到了一片宜居之地。
那边的人奇形怪状,有着各种颜色的头发。
还是那种白色的皮肤,与中原人种迥然不同。
也形成了小城邦的国家,统治着那片平原地带。
周国和山丹的划分,还是周国占据南部开展农耕文明。
山丹占据北部地区,开展畜牧养殖和放牧,两个世仇此时段合作亲密无间,就像兄弟一般,说来还得感谢夏国的促成。
只是那里实在有些太远。
想要迁移百姓过去。
难度不是一般的高。
只能用时间慢慢发展。
这大河之北的繁华世界。
周康是决计不可能放弃的。
是以这段时间,他积极在联络山丹和晋国。
只靠周国是不可能打得过如日中天的大夏。
几方联手说不定还有一线生机,可惜……晋国拒绝了。
他们在西域外打出了火气。
非要与所谓的贵霜和波斯决一雌雄,争一争长短。
杜威打心底已经想要放弃三秦地区,这就让周康有些坐蜡了。
没有晋国他实在没信心。
“陛下,北宫不花传信来,希望到燕云来与陛下商议要事!”
内侍走进来小声的汇报道。
“让他来吧,不用担心!”
“是!”
五日之后,北宫不花带着亲卫骑兵来到燕云城外。
周康亲自接待,带着他进行了秘密议事。
等到北宫不花走后,周国军队就开始调动。
北宫不花的骑兵开始越过长城进入辽东地区。
周国则后撤军队,集结在大河沿岸一带俯瞰齐鲁。
大河北岸的军队也开始大量的集结,看样子是要采取军事行动。
此时李成也在中原。
得知消息后立刻让国安院打探,在周国的细作详细报告了周国最近的动向。
李成猜测周康是忍不住想要动手了,毕竟现在大夏距离他是在太近了,对周国压力也很大。
鉴于周国的行动,大夏也开始调动军队。
海军方面,十个军的兵力在鲁东驻扎,盯住青州和沿海州县。
陆军部也调派了二十个军的兵力北上,进入大河沿岸地区与周国对峙,可谓是气势惊人。
北四岛、东北的兵力压到前线,面对高丽和辽东。
三国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