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时辰后。

    宛平县李王庄。

    朱高煦等人下了马车,盛磊、赵俊臣领着一队皆换上便衣的护卫从后面跟了上来。

    “老规矩,赵师傅陪同,盛将军领人潜行在周边。”

    朱高煦对赵俊臣、盛磊吩咐道。

    “是。”

    盛、赵躬身齐声道。

    “爹,我们这身打扮虽然像富商,可想瞒过庄子里的农户,  怕是有一定的难度吧?”

    朱瞻堪凑到朱高煦的身边,伸手扯了扯朱高煦的袖口,低声说道:“那些农户难道从来没有见过爹吗?”

    朱高煦还未答话,朱瞻域抢先道:“老十三,你聪慧过人,怎么在此事上面如此糊涂?爹日理万机,  哪有功夫召见那些农户?”

    “我记得爹每个月都会出宫前往皇庄,庄子里的农人怎可能不认识爹?”

    朱瞻堪满脸疑惑道。

    朱高煦笑道:“皇庄可不止这一处。”

    朱瞻堪大奇道:“皇庄不就是一个归我们皇家管理的庄子吗?怎么还能有很多处不成?”

    “老二,你见多识广,  给十三解释一二。”

    朱高煦负手而立,一边率先往前走,一边说道。

    “所谓皇庄,即我皇室直接经营的庄田。目前,皇庄的分布主要集中在北直隶的顺天等八府,尤以顺天、保定、河间等府境内最多。皇庄按照归属划分,有天子庄田与太子庄田两类。”

    朱瞻域侃侃而言道:“天子庄田是由皇爷爷委派宦官经营的自行管业之地,收入的皇庄子粒或子粒银皆由管庄太监直接掌管,由宫廷自行支配。太子庄田即东宫庄田。”

    “永乐七年,皇爷爷将宛平县、大兴县境内的五个庄子划给了爹,作为东宫庄田。永乐十七年,爹奏请皇爷爷,从北直隶境内又增加了三十七处皇庄。”

    “庄子入口有一处大型马厩,各自挑选一匹马,  等会我们骑马入庄子。”

    朱高煦看着朱瞻域,吩咐道:“老二,待会儿你与十三同骑一匹马。”

    顿了顿,  他看向朱瞻堂问道:“老九,你独自骑一匹马,可行?”

    “爹放心,孩儿现在的马术大有见长。”

    朱瞻堂拍着胸脯道:“孩儿虽然闲着无事时喜欢摆弄蒸汽机械机巧之物,可文武之道不敢落下。”

    此时,朱瞻城忍不住问道:“爹,孩儿有一事不明,想请教爹。”

    “说。”朱高煦道。

    “爹大肆招募流民,并给予编户入籍,成为皇庄的佃户,此举可以安抚人心,孩儿理解。但为何爹屡次下令,降低皇庄的地租?”

    朱瞻城恭声道:“孩儿没记错的话,去年爹已经把皇庄的地租降到了三成。”

    朱高煦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看了一眼朱瞻域、朱瞻堂,问道:“老二、老九,你们觉得我为何要这么做?”

    “爹,儿子认为,  此举让利于民,  在于收获民心。”

    朱瞻域笼统的回答道。

    朱瞻堂寻思道:“爹是想通过降低皇庄的地租,倒逼皇庄周边的大地主降租?如此则可以保护大量的佃户不至于在灾荒之年,靠向银行或私人借贷维持生计。”

    “你们俩说的都对。”

    朱高煦欣慰的笑道:“我们不差这点地租,但对于佃户来说,却是立命之本,他们把少交的地租积累起来,就是一笔可以供应家中子弟读书的钱,一旦考上科举,将来就会成为吃朝廷俸禄的官吏。”

    《明史》记载:“宪宗即位,以没入曹吉祥地为宫中庄田,皇庄之名由此始”。

    明武宗继位后的第一个月,就设立皇庄七处,后扩展到三百余处。

    历史上,还有一类归属于皇太后的庄田,又名宫庄,在明代史籍中大多称为仁寿、清宁、未央三宫庄田,每年所收子粒银称三宫子粒银,所占土地数量亦相当多。

    皇庄土地来源较多,其中主要有原属朝廷官田的牧马草厂地、夺还勋戚的庄田、侵占的民田、“奸民”向管庄太监投献的部分官民田地、未就藩的王府辞还地等。

    皇庄的管理者多由宫廷直接委派管庄太监管理,直接掌管皇庄的有官校,下设庄头、伴当。

    但这些人往往仗势欺民,为非作歹,奴役庄客。

    因此,在原来的历史上,皇庄是明中叶以后的一大弊政。

    而随着历史被改变,朱高煦将皇庄变成了手中制约大地主涨租,保护佃户权益的利器。

    佃户,即从地主手里租地的农户。

    大多数佃户,没有自己的土地和农具,而且收获的粮食,大部分都要缴纳地租。

    相较于奴隶,佃农有一定的人身自由。

    “除此之外,降低皇庄地租还有一个作用,你们谁试着说一说?”

    朱高煦走到马厩之中,挑选了一匹上好的草原马,骑了上去,然后说道。

    朱瞻堪年纪小,刚接触皇庄,因此一时间说不上什么话。

    朱瞻城的心思都在吟诗作对,文学典籍之上。

    他就读大本堂中学部之后,虽然学习过帝王之术、牧民之政,却因天性使然,对于治政之事并不上心,眼下也想不出什么高见,索性把目光望向了远处的田园风光。

    朱瞻域身为嫡长皇孙,尽管从小的教育与朱瞻城、朱瞻堂没太大区别,但他就读大本堂中学部之后,随着年纪的增加,明白了自身身份的意义。

    因此,他自少年时,就注重对帝王之术的研究,以及对治政方略的认识。

    此时听了朱高煦的提问,朱瞻域翻身上马后,开始了一番沉思。

    朱瞻堂不过十二岁,就读大本堂中学部时间不长,接触的帝王之术、治政方略都比较粗浅,所以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他也没有深思,略作沉吟便开口道:“爹,孩儿觉得,降低皇庄的地租,让利于民之后,皇庄的佃户会更加卖力的生产。这样一来,在没有天灾的正常情况下,皇庄每年的亩产量,必然是逐年增加的。”

    “也就是说,皇庄的地租虽然降低了,可收上来的子粒逐年减少的并不算多。孩儿估计,可能还有所增加。”

    朱高煦惊讶于朱瞻堂敏锐的思维,却不露声色的看向朱瞻域,问道:“老二,你想到没有?”

    “爹,儿子认为,此举乃利民利国之策!”

    朱瞻域先说出了他的结论,然后对之作了一番解释。

    “自皇爷爷摊丁入亩之后,朝廷对于土地的政策,便不再像太祖皇帝时期那般严苛,即不鼓励兼并,但也不强行抑制兼并。经过二十多年的演变,大量土地被集中在大地主手里。”

    “皇庄地租降低了,周边的地主们为了雇佣的佃农不转投皇庄,也会降低地租。而大地主为了从田地上获得更多收益,只会穷尽一切办法提升粮食产量。况且地主手里有钱有粮,可以更好的抵御天灾,如此良性下去,农田的产量会逐年提高。”

    “而摊丁入亩之后,朝廷只收田赋,不管土地拥有者是谁,都必须缴纳田赋。这样的话,大地主手中的田亩没变,但随着每亩粮食产量的提升,其所缴纳的田赋也会增加,朝廷的国库便会随之增加。此举,可谓是一举多得。”

    “好一个一举多得!”

    朱高煦闻言后,微微笑道:“说的好!”

    ps:今天下班比较晚,所以只有一更。第二更写了一点,但总找不到感觉,需要查些资料。兄弟们看完早点睡。

    

    (。手机版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

重生朱棣之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步惊俗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二百二十八章:皇庄,重生朱棣之子,一本书并收藏重生朱棣之子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