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头的雨已经停的差不多了,屋檐上不时有水珠落在宫砖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集义殿中,气氛显得愈加的压抑。
所有人都低着头,一言不发,只有金英干巴巴的声音不停地响起。
“宴后,贼拥皇上退至大同城外十五里处。”
“黄昏,皇上再命袁彬入大同城内,取金银财帛,再赏也先。”
“时守将郭登以财帛筹集需数个时辰,遣回袁彬,暗中使其传话于皇上,欲于入夜之时,命兵士运送金银入也先大营,借机遣精锐哨探五名,趁夜色伏于营中,待贼虏放松警戒之时,迎皇上出虏营,往石佛寺暂歇,郭登率精兵于石佛寺接应,其后迎皇上入大同城……”
金英读的毫无感情,但是底下的大臣听到这里,却不由自主的抬起了头。
原先有暗中骂郭登等守将没骨气的,也默默的收回了这些话。
大同乃是边镇重地,虽然广宁伯刘安意外留在了大同驻守,但是实际上真正掌握兵权的,还是都督同知郭登。
郭登此人,乃是正统朝罕见的将才,出身将门世家,乃是武定侯郭英之孙,曾经参与征伐麓川之役,其后被调往边境镇守大同。
作为镇守大同的守将,虽然郭登没有杨洪的资历深厚,但是也有临机专断之权。
他不可能对虏贼得寸进尺的本性不清楚。
想来,他之所以一再退让,不断满足贼虏的要求,就是为了让他们放松警惕,趁机救回天子。
坦诚的说,这个计划是冒险的!
毕竟,哪怕贼虏的警惕再松懈,面对大明天子,也必定是重重把守。
但是既然郭登敢提出这个计划,想必是几分把握的……
联想起郭登等一干守将,白天特意置酒席招待看守天子的虏贼,大臣们心中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猜测。
大军出征,严禁饮酒!
虏贼劳师远征,又物资短缺,想必许久都不曾饮酒。
如今有了大明的招待,那还不是放开了喝?
就算是有上官节制,原本严密的防卫体系,也必然会出现漏洞。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营救天子的计划,把握还是不小的。
于是罕见的,因为议事良久感到有些疲乏的老大人们,都绷紧了心弦,大气都不敢出一声,死死地盯着金英手里的军报……
“是夜,袁彬再入城取赏赉,并传谕圣命曰:朕为天子,性命在天,如今陷于虏营,倘万一有所不虞,亦朕自取之天命也,尔等守将当以固守城池为要,若贼营来人有所通传,必察诚伪,慎勿轻信。”
“臣刘安,郭登,方善,张通等同上禀。”
金英合上军报,重新递回朱祁钰的手中,然后敛容退下。
群臣便知,军报到此结束了……
这场为了麻痹敌人,投入了数万两银子,精心策划的营救行动,就这么被皇上一句话,给否决了。
在场众臣面面相觑,一时之间,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大起大落来的太快,让他们一时有些接受不能。
虽然皇上说得挺好,言语间有认错的迹象,但是可惜的是,晚了些……
若是前头白天,刚和大同守将见面的时候,皇上能这么坦诚的话,朝臣们心中或许会对皇上的观感好上一些。
毕竟,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可如今,皇上的确是隐约认错了,但是那不过是为了掩盖他的怯懦。
归根到底,他是怕营救行动失败,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而已。
这一点,在场的大臣心中跟明镜一样。
回想起出征之前,骄傲的不可一世,口口声声要重现父祖英姿的大明天子。
再看看如今,这个怯懦的不成样子,为保性命不顾一切的皇上……
朝臣们心中皆是复杂不已。
所幸后头的两句话,听起来还算是靠谱,没那么让人失望。
但是隐含的意思,无非也是安稳守将之心,让他们不要再想七想八的,策划什么武装营救。
这个时候,朱祁钰开口了。
他先是扫视了大殿一周,才斟字酌句的出声,似乎每一句话,都经过了一番仔细的思量。
“这封军报,已可见皇兄之意。”
“此番大战,上干天咎,贼虏奸诈,皇兄一时不慎,已陷于贼营,所幸,皇兄深明大义,早察贼虏之心,为防贼子借机逞凶,挟天子而令我朝廷,愿陷己身于危难,此诚君王死社稷之大义也。”
???
在场大臣一脸问号。
这话……还能这么说吗?
很多人瞬间反应过来,郕王爷指的,正是军报当中最后的几句话。
……倘万一有所不虞,亦朕自取之天命……
……若贼营来人有所通传,必察诚伪,慎勿轻信……
明明只是皇上因为害怕,拒绝郭登来劫营的场面话。
到了郕王爷这,就变成了。
……愿陷己身于危难……
……君王死社稷之大义……
这真的是在说他们那位好大喜功,胡作非为,懦弱无能,为了保命无所不用其极……(此处表省略)的皇帝陛下吗?
高谷和陈循听了之后,也是眼皮一跳,隐隐预感到了什么。
朱祁钰没管他们,手持军报,起身立于阶上,肃然道。
“我等身为臣子,当上体天心,下顺舆情,力拒贼虏无谓之索取,明令诸关隘守将,严守城门,自即日起,贼虏裹挟皇上所发之一切令谕,俱为乱命,守将可直接拒之,我朝廷上下,亦当严加守备,筹备使团,以上国之名,出使瓦剌,迎回天子!”
“诸位,以为如何?”
虽然问的是诸臣,但是朱祁钰面向的,却是陈循和高谷。
不过他二人尚未开口,于谦便上前一步,叩首道。
“臣必效死,以报天恩。”
紧接着,大理寺卿俞士悦也站了出来,一同拜伏在地。
再接着,刑部侍郎江渊,户部侍郎沈翼,六科给事中,一众群臣纷纷下拜……
直到左都御史陈镒起身,道。
“王爷之言,上体圣意,下顺民情,乃谋国之策,臣定当遵行之。”
真正的大佬表态了,底下更是呼呼啦啦跪倒了一片。
紧随其后,吏部尚书王直也在众人的注视下起身,拱手道。
“皇上心系江山宗庙,吾等身为人臣,又岂敢妄置社稷于不顾?臣亦附议。”
高谷和陈循眼见着殿内一波波的大臣跪倒,直到见到王直也站了出来,便知道……
真正的大势,成了!
不管这是郕王在刻意曲解皇上的话,还是群臣已经对皇上的所作所为彻底失望。
总之,大势已成,违者不智……
心中默默的叹了口气,他二人也出列,拜倒在地,道。
“遵王爷之命。”
朱祁钰望着底下黑压压的一群人,心中终于松了口气。
前世的时候,这份军报并没有引起什么波澜,甚至没有在群臣当中传开,只在寥寥几个朝廷重臣的手中传阅过。
主要的原因,就是军报的内容实在太过丢人!
也便是前头朝臣们感到愤怒羞愧的原因,命守将开城,频繁索要金银,甚至不惜下令查抄功臣之家,慰劳贼军。
件件桩桩,都丢人到朝廷的一干大臣,都羞于将军报公开。
再加上前世的这个时候,朱祁钰还在慌乱之中,根本不曾有这场朝会,将众臣拧成一股绳。
当时朝廷议论纷纷,主张要不停让步以营救天子的声音,远比现在要强。
形势未明之前,王直和胡濙等一干大佬,既不支持也不反对。
主张力战的于谦和俞士悦两个人独臂难支,纵然有心拿这份军报做文章,也力有不逮。
所以最后,这封军报只是在上层流传了一番,便被压到了兵部的箱底。
不过今生,朱祁钰预先便知道会有这么一封军报。
故而早就跟于谦说好,让他下令给各个关隘守将,每日一报,若欲议事,直送宫中。
方才议事之时,他有苦心诱导,让殿内群情汹涌,一片支持于谦之声。
最终再加上这封军报,才逼得王直不得不表态,进而形成了眼下真正的大势……
高谷和陈循在朝堂沉浮多年,不得不说,他们经验丰富。
虚假的大势和真正的大势,天差地别。
但是他们却忘了,虚假的大势也是大势,再虚假的大势,只要乘着东风,立刻便会由虚转实,成为真正的大势!
这封军报,就是朱祁钰等待的东风。
这封军报的内容,一旦公开,天子的所作所为,必然会令群臣寒心。
贼虏的猖狂,亦会让这些骄傲的大明文武,感到受到了无比的侮辱。
再加上朱祁钰巧妙的曲解了皇帝的话。
有天子之言,这么个完美的幌子,就算是王直不站出来,今天也是大局已定。
毕竟,虽然大多数时候,那一小撮高层决定一切。
但是当所有的朝臣都想法一致的时候,别说是王直他们几个,就算是天子,也要避其锋芒!
望着众臣纷纷走出了集义殿,朱祁钰长长的舒了口气。
他这一番布置,总算是没有白费。
待今日议事的内容传开,恐怕整个朝野上下,再也不会有主张退让的声音出现了吧……
朱祁钰收敛心思,将目光收回,放在眼前之人的身上。
刚刚的时候,他遣散了群臣,但是唯独留下了一个人。
于谦!
(。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