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章-纨绔世子爷李坏李长河免费阅读小说全文
第887章-纨绔世子爷李坏李长河免费阅读小说全文-纨绔世子爷李坏李长河-一本书
纨绔世子爷李坏李长河
作者:我的长枪依在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他们没有摩擦,就帮他们制造摩擦!
如今他们双方势力都与我们接壤,要做手脚还不是轻而易举。
再说我们可以动一些其他手段,如今金国失去最富饶的土地,大量青壮战死或被俘虏,还要付岁贡和赎人,可以说内外交困,接下来百姓生存状况肯定每况愈下,这种时候最好收买人,明白我的意思么。”
杨洪昭点头:“老臣明白!”
李长河嘿嘿一笑,“等他们打起来,我们两边都好卖东西。”
随后他又给杨洪昭推荐了固立川,“平州守将固立川,这人年纪轻轻,却忠勇有谋,可以重用,杨将军有空多指教指教他。”
李长河之所以推荐固立川,是因为如今景国获得的领土东西都有重心,他已经准备将这些土地化为两路,辽东路,辽西路。
西面中兴府,东面辽阳府,杨洪昭不可能同时驻守两地,需要得力的副将帮手。
“老臣谨记殿下教诲。”杨洪昭认真的说。
“别说教诲,既然这些地方交给你,我就信任你,很多事需要杨大人自己去想,自己安排。如今只是代行节度使,如果做得好,说不定来年就要恭喜杨大人高升辽西节度使了。”
杨洪昭听完,顿时老泪纵横,直接单膝下跪,“老臣定不负殿下所托!”像他这样的戴罪之人,本来没想过能有翻身之日了。
没想到如今跟随陛下北上,居然又重获机会,而且是代行两路节度使大权,此等殊荣,做梦也没敢想过,人生起落,令他百感交集,心中对皇太孙的感激和亏欠无以言表。
…
当晚,李长河召见乌林晃,与他共用晚餐,表示恩宠。
席间乌林晃百般讨好,不断贬低他的老东家金国来衬托景国如何厉害,如何繁盛。
李长河不是昏人,不会因为这种低级吹捧而洋洋自得。
这五六年来虽然烂事没少干,但至少是有底线的,心里对乌林晃很反感。
金国是他的祖国,也曾辉煌过,出了许多人杰,却在他嘴里好像一文不值似的。
上代皇帝完颜乌骨乃一代雄主,带三千多人出辽东,短短两三年把北方第一大国辽国打得苟延残喘。
长公主完颜盈歌巾帼不让须眉,以女儿身驰骋沙场深受将士拥戴;
刘旭身为宰相意思深远,洞察大局,知恩图报对先皇忠心耿耿,一心为公;
耶律脱乎战争经验丰富,爱护士卒,最终不敌也以死明志慷慨赴死;
完颜宗弼用兵如神,灵活通变,说实话,如果新军没有新式火枪和火炮,他没有望远镜,说不定还真会栽在完颜宗弼手上。
这些人如今或败或亡,但人人都是人杰,却被乌林晃说得什么都不是。
对于这样的人,别说金国人恨他,李长河也很厌恶,虽然表面笑嘻嘻,心里早已经为他安排好了死法,连坟坑挖在哪都给他想好了。
随后李长河一方面嘘寒问暖,对他表示“关怀”,然后给他官身,提出让他负责在民众中宣传新官府的好,把他制定的新惠民政策和景国法律向这些地区的百姓宣传。
同时让他负责安排联络北方文人,以后在辽东路,辽西路教授汉字,将中原汉话作为官话。
这些事交代之后,又有意无意的抱怨对当地大族的不满,表示这些大族私下聚财千万,却不愿拿出一部分给朝廷,迟早要收拾他们。
果然,一回头发现乌林晃竖起耳朵听着,还连连点头。
李长河明白目的达到了。
……
九月二十六,李长河结束人质赎买,随后带着剩下二百多人没人赎买的认知南下。
这些人中,有九成以上是女人。
年纪大的都被李长河放了回去,带着她们也是累赘,说不定没到开元就死在半道了。
杀也不好,活到这个年纪不容易,要是再年轻点的男人李长河肯定直接吊死他们。
至于剩下的女子,十有八九没人会来赎买了,他准备赏赐给战场上功劳大的将士,对这些女人也算个较好去处,至于会被如何对待,那就看她们命好不好了。
不过有一些例外就是蒲察家没被赎走的十九名女性,年龄最小的只有十三岁,最大的三十九岁。
是蒲察伶的侄女、嫂子、弟妹、妹妹之类的亲戚。
在蒲察伶再三求情,百依百顺,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把李长河伺候得舒舒服服的前提下,同意不杀也不把她们送人,带回开元安置,在开元有亲人蒲察伶也不至于孤苦伶仃。
到九月二十九,各路大军重新会师锦州。
根据之前承诺,李长河将各州府库中搜刮来的财务统计,大部分分发犒赏给将士,此事狄至,魏雨白,严申,参林主理。
李长河自己也捞了许多好处,府库财宝的一部分,还有金国贵族赎买人质的钱,都是一大笔横财。
锦州城外,士兵以营级为单位领取所获得钱财,这是为防止有人冒名反复领取,而对于立功的则会加赏一些。
李长河确实有大军十万,不过分散各地留守,加上燕山府附近防止金人从居庸关南下的部队除去,其实过山海关北上的只有六万多人,即便把后勤的辅兵,徭役算上,也只有八万左右。
可别小看这六万大军,如今北方,没有任何力量敢于和这样的军事团体碰撞,这六万大军就如定海神针一般。何况此时曾经的北方霸主金国两大主力兵团已经被打散打残。
关于兵力,许多小说戏曲中是不可信的,正史记载部分需要斟酌,但大多是比较靠谱的。
比如《三国演义》说官渡之战袁绍将兵七十万,曹操七万,很多人拿小说当历史,还真就信了,以为古代打仗动不动几十万人。
若了解上千和上万人是什么概念,或者亲自组织过千人、万人级别队列的集合调度;比如军训教官或是军队军官之类,就很容易明白,即便在现代的通信条件下,要集结上万人还做到指挥调度不乱是非常困难的事,何况古代。
而根据正史《三国志》的记载,即便官渡之战这种战略决战,最强大的袁绍只有十万出头军队,而曹操起初更惨,调集起来的人马不足一万,边打边补充,最后巅峰时期也只有两三万左右。
更加精确的记载比如蜀国投降时上交的户口、军队的编册。
当时整个蜀国已经严重穷兵黩武,九个人要养活一个军人,如果按照后世中国15亿人口按比例算,相当于中国要养1。7亿军队!而实际上中国只有200万左右。
即便如此恐怖的征兵比例,蜀国的军队也只有十万零两千。
十万大军是什么概念?可以很明确的说,在明、清之前的年代,十万军队已经是能令任何国家都不敢小看的一股力量,甚至能改变国家命运,打一次战略决战。
而到明清,因为高度重农抑商,加之各种美洲农作物作物引进导致的人口大爆发,军队数量才逐渐随着人口增长而增长。
恰恰小说、演义、戏曲是明、清开始发扬光大,当时的创作者“以今度古”,就喜欢把古代军队数目大量夸大,给后人造成一种古代打仗,人不上百万都不叫大战的错觉。
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许多史料中军队数目的记载都是比较靠谱的。
比如成吉思汗西征大军是十万出头,并非记载的数目,而是根据史料详细记载的成吉思汗募兵制度,和军队组织制度计算出来,甚至能具体到个位数,精确推算出当时她麾下军队的数目。
如今他们双方势力都与我们接壤,要做手脚还不是轻而易举。
再说我们可以动一些其他手段,如今金国失去最富饶的土地,大量青壮战死或被俘虏,还要付岁贡和赎人,可以说内外交困,接下来百姓生存状况肯定每况愈下,这种时候最好收买人,明白我的意思么。”
杨洪昭点头:“老臣明白!”
李长河嘿嘿一笑,“等他们打起来,我们两边都好卖东西。”
随后他又给杨洪昭推荐了固立川,“平州守将固立川,这人年纪轻轻,却忠勇有谋,可以重用,杨将军有空多指教指教他。”
李长河之所以推荐固立川,是因为如今景国获得的领土东西都有重心,他已经准备将这些土地化为两路,辽东路,辽西路。
西面中兴府,东面辽阳府,杨洪昭不可能同时驻守两地,需要得力的副将帮手。
“老臣谨记殿下教诲。”杨洪昭认真的说。
“别说教诲,既然这些地方交给你,我就信任你,很多事需要杨大人自己去想,自己安排。如今只是代行节度使,如果做得好,说不定来年就要恭喜杨大人高升辽西节度使了。”
杨洪昭听完,顿时老泪纵横,直接单膝下跪,“老臣定不负殿下所托!”像他这样的戴罪之人,本来没想过能有翻身之日了。
没想到如今跟随陛下北上,居然又重获机会,而且是代行两路节度使大权,此等殊荣,做梦也没敢想过,人生起落,令他百感交集,心中对皇太孙的感激和亏欠无以言表。
…
当晚,李长河召见乌林晃,与他共用晚餐,表示恩宠。
席间乌林晃百般讨好,不断贬低他的老东家金国来衬托景国如何厉害,如何繁盛。
李长河不是昏人,不会因为这种低级吹捧而洋洋自得。
这五六年来虽然烂事没少干,但至少是有底线的,心里对乌林晃很反感。
金国是他的祖国,也曾辉煌过,出了许多人杰,却在他嘴里好像一文不值似的。
上代皇帝完颜乌骨乃一代雄主,带三千多人出辽东,短短两三年把北方第一大国辽国打得苟延残喘。
长公主完颜盈歌巾帼不让须眉,以女儿身驰骋沙场深受将士拥戴;
刘旭身为宰相意思深远,洞察大局,知恩图报对先皇忠心耿耿,一心为公;
耶律脱乎战争经验丰富,爱护士卒,最终不敌也以死明志慷慨赴死;
完颜宗弼用兵如神,灵活通变,说实话,如果新军没有新式火枪和火炮,他没有望远镜,说不定还真会栽在完颜宗弼手上。
这些人如今或败或亡,但人人都是人杰,却被乌林晃说得什么都不是。
对于这样的人,别说金国人恨他,李长河也很厌恶,虽然表面笑嘻嘻,心里早已经为他安排好了死法,连坟坑挖在哪都给他想好了。
随后李长河一方面嘘寒问暖,对他表示“关怀”,然后给他官身,提出让他负责在民众中宣传新官府的好,把他制定的新惠民政策和景国法律向这些地区的百姓宣传。
同时让他负责安排联络北方文人,以后在辽东路,辽西路教授汉字,将中原汉话作为官话。
这些事交代之后,又有意无意的抱怨对当地大族的不满,表示这些大族私下聚财千万,却不愿拿出一部分给朝廷,迟早要收拾他们。
果然,一回头发现乌林晃竖起耳朵听着,还连连点头。
李长河明白目的达到了。
……
九月二十六,李长河结束人质赎买,随后带着剩下二百多人没人赎买的认知南下。
这些人中,有九成以上是女人。
年纪大的都被李长河放了回去,带着她们也是累赘,说不定没到开元就死在半道了。
杀也不好,活到这个年纪不容易,要是再年轻点的男人李长河肯定直接吊死他们。
至于剩下的女子,十有八九没人会来赎买了,他准备赏赐给战场上功劳大的将士,对这些女人也算个较好去处,至于会被如何对待,那就看她们命好不好了。
不过有一些例外就是蒲察家没被赎走的十九名女性,年龄最小的只有十三岁,最大的三十九岁。
是蒲察伶的侄女、嫂子、弟妹、妹妹之类的亲戚。
在蒲察伶再三求情,百依百顺,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把李长河伺候得舒舒服服的前提下,同意不杀也不把她们送人,带回开元安置,在开元有亲人蒲察伶也不至于孤苦伶仃。
到九月二十九,各路大军重新会师锦州。
根据之前承诺,李长河将各州府库中搜刮来的财务统计,大部分分发犒赏给将士,此事狄至,魏雨白,严申,参林主理。
李长河自己也捞了许多好处,府库财宝的一部分,还有金国贵族赎买人质的钱,都是一大笔横财。
锦州城外,士兵以营级为单位领取所获得钱财,这是为防止有人冒名反复领取,而对于立功的则会加赏一些。
李长河确实有大军十万,不过分散各地留守,加上燕山府附近防止金人从居庸关南下的部队除去,其实过山海关北上的只有六万多人,即便把后勤的辅兵,徭役算上,也只有八万左右。
可别小看这六万大军,如今北方,没有任何力量敢于和这样的军事团体碰撞,这六万大军就如定海神针一般。何况此时曾经的北方霸主金国两大主力兵团已经被打散打残。
关于兵力,许多小说戏曲中是不可信的,正史记载部分需要斟酌,但大多是比较靠谱的。
比如《三国演义》说官渡之战袁绍将兵七十万,曹操七万,很多人拿小说当历史,还真就信了,以为古代打仗动不动几十万人。
若了解上千和上万人是什么概念,或者亲自组织过千人、万人级别队列的集合调度;比如军训教官或是军队军官之类,就很容易明白,即便在现代的通信条件下,要集结上万人还做到指挥调度不乱是非常困难的事,何况古代。
而根据正史《三国志》的记载,即便官渡之战这种战略决战,最强大的袁绍只有十万出头军队,而曹操起初更惨,调集起来的人马不足一万,边打边补充,最后巅峰时期也只有两三万左右。
更加精确的记载比如蜀国投降时上交的户口、军队的编册。
当时整个蜀国已经严重穷兵黩武,九个人要养活一个军人,如果按照后世中国15亿人口按比例算,相当于中国要养1。7亿军队!而实际上中国只有200万左右。
即便如此恐怖的征兵比例,蜀国的军队也只有十万零两千。
十万大军是什么概念?可以很明确的说,在明、清之前的年代,十万军队已经是能令任何国家都不敢小看的一股力量,甚至能改变国家命运,打一次战略决战。
而到明清,因为高度重农抑商,加之各种美洲农作物作物引进导致的人口大爆发,军队数量才逐渐随着人口增长而增长。
恰恰小说、演义、戏曲是明、清开始发扬光大,当时的创作者“以今度古”,就喜欢把古代军队数目大量夸大,给后人造成一种古代打仗,人不上百万都不叫大战的错觉。
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许多史料中军队数目的记载都是比较靠谱的。
比如成吉思汗西征大军是十万出头,并非记载的数目,而是根据史料详细记载的成吉思汗募兵制度,和军队组织制度计算出来,甚至能具体到个位数,精确推算出当时她麾下军队的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