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地区,自从秦汉以来,历来都是中原文明与游牧民族的兵家必争之地。
这里是一片水草丰美的高原,在秦汉时期可谓是得天独厚的草场。
在隋唐时期,这里同样也是突厥各部与唐王朝的主战场。
那时候无论是气候还是环境,都没有遭到太大的破坏。
要说河套的草场被破坏,还得追溯到宋元时期。
两宋时期,这个地方属于是西夏国的核心地区。
古羌人的一支党项族,将政权建立在这边。
历经几百年的时光,守着这片河套搞大开发。
等到西夏国被蒙古人灭亡之后,这里就成为蒙古人的牧场。
主要是漠南蒙古的右翼诸部,其中以土默特和鄂尔多斯为主。
他们在这边放马牧羊,加上持续的气候恶化,天气开始变得干旱。
这边的草场就被破坏的有点严重,到明末进入小冰河时期,这边的土地终于开始大规模的沙化。
河套地区地处后世华夏地形的第二阶梯上,南部就是黄土高原,而且东西和北侧都是靠着黄河。
这里的土质、地质,其实和黄土高原很像,甚至土层比起黄土高原来还要更加的薄一些。
大华刚占据这里的时候,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平息民族矛盾,让当地恢复生活秩序。
经过多年的努力,这边的蒙古诸部和回鹘等民族,都早已经融入大华之中。
而且和汉人的关系很紧密,算是民族环境在大华境内算比较好的地方。
经济也是突飞猛进,这边依靠原有的城镇开始扩张,已经形成多个中心的态势,产业更是从农产品加工、毛纺织、皮革工艺品、棉毛工艺品,到重工业的制造、矿产开采、矿石冶炼等全体系,就连第三产业也是蓬勃的发展。
在郑毅当初宣布改造环境、治理黄河、水绿山青三大项提出之后。这边就做了率先的响应。
如今这边是归化行省执行和发展最好的标杆区域,甚至短短三年多的时间已经征服了一座沙漠。
这座沙漠的名字在后世也是鼎鼎大名,那是第一座被人力制服的沙漠。
名字就是毛乌素,只不过此时的毛乌素和后世的毛乌素还没可比性。
如今的毛乌素不过是刚刚开始沙化不久,还有片片的草场分布其间。
等于说沙化的只是一部分,成块状的散步在草原之中。
总面积大概也就万把亩的样子吧。
和后世那个面积根本没法比。
这块沙漠的行程,除了气候更多是人为。
过度和放牧和耕作是导致土地沙发的重要原因。
同样起到作用的就是水源的断绝。
草原上是因为有水源才会形成草原的。
这一点别管哪个草原都是一样。
大大小小的河流如同血管一般。
供应着整个草原的生长和繁育。
可是在这边穿行的河流消失了。
只能全都靠老天来下点雨补充。
但稍微有点地理知识的都知道,河套处于内陆的大西北地区。
全年降雨量才不过几百毫米,这么大片草原靠老天,是肯定不行的。
想要恢复这边的自然环境,彻底将已经开始形成的沙漠给消灭掉。
单纯的指数造林不行,还得去将活水引过来滋润这片土地才可以。
距离最近大型河流,那自然就是哺育了整个民族的黄河了。
但是因为黄河流量和整个河流生态发展的原因。
再加上地形地势的综合考量。
从黄河引水也是困难重重。
加上高原的地形复杂,引水工程从几年前就开始规划勘测。
到现在才基本敲定,然后开始进行第一部的施工。
最终采用的方案,还是在黄河兴建大型水库。
然后经由地面自流通道和地下管道输水结合的方式向河套供水。
主要分为三个大的区域,第一个大区域在兰州府以上的高原地区,重点的供水区域是甘肃东南部和陕西的西部地区,第二个大区域是兰州府到银川府中间这段区域,主要是想陕北、河套供水;第三个区域在陕西与山西交界的吕梁山区,同样是陕北与河套地区供水,和第二个区域实施的是东西夹击。
然后借助原本河套内的河道,以及干涸的河道和新修的渠道。
让整个河套地区都能使用上黄河水灌溉。
同时也让黄河水滋润这片土地,改善当地的自然环境。
等到朱功亮主推的人工天河工程完成,从西南高原向这边输水,补充了黄河的水量之后,对于河套的缺水也有很大的助益,起码能够让河套摆脱因小冰河气候造成的连年干旱和土地沙化。
郑毅这次过来,除了巡视这边的沙漠化改造之外。
就是来参观这边的黄河引水工程的进展。
如今大华绝对比后世的华夏,还要更加匹配基建狂魔这个称号。
虽然技术上不见得就比后世要先进,但无论是交通工程、水利工程,都比后世的华夏舍得下本钱。
大华的财政状况还算是良好,每年都有无数的大型工程上马,同时也有无数的大型工程投入使用。
占比最好的基建工程,排在前三的就是道路交通工程、水利工程和城建工程。
这三大工程依托当前将近二十亿的人口和巨量的资金给予支持。
在每块领地上都是开展的如火如荼,大量的人口在这些工程之中工作。
河套的水利工程,启动资金是二百亿华夏币,建设承包方为华夏建功、西北建功和草原建工,再加上河套建工、塞北加建工等数十家中小型建设企业的参与,参与的建设人员高达二十多万,建设长度一千七百多公里。
郑毅从陕北一路到宁夏地区,首先到的就是青铜峡,这里将是银川府上游最大的一座水库所在。
这座水库的面积,远远超过后世的水库容积,同时也是西北最大的一座水电站和水利枢纽工程。
如今正好进入到初冬,枯水期进行拦河建坝能省不少的事情,青铜峡这边也早已干的热火朝天。
这个水库建成之后,至少长城以南地区的土地,基本上都能用黄河水进行灌溉了。
而且居民用水、生产用水,再加上电力等,也都是可以得到满足。
同时这个水库,能够出长城,直达毛乌素西南边缘,对毛乌素的边缘进行供水。
这里的灌溉系统比较复杂的就是地形,虽然河套在关外,已经不属于黄土高原地形,但途径的沟壑坡塬并不比黄土坡要少太多。
而且最重要的是这边的气候,那蒸发量是相当的可观,再加上水土流失进入灌溉输水渠,想要全凭自流在地表供水那是几乎不可能的。
这几天需要有大量的暗渠和管道做支渠和毛渠,以保证水流能够输送到预设的位置。
郑毅详细的跟着规划线走了一遭,对于每个重要节点都是仔细考察,询问最终可实现的效果目标。
整个输水渠道总长度近五千公里,这个长度几乎可以比得上后世华夏的东西长度了。
其中地下渠和输水管道长度高达三分之一,还有四千多座泵站,规模绝对算的是极为浩大。
但这只是青铜峡水库的配套,这个工程规划之中,如青铜峡这样级别的水库有十几座,小一些的水库有几十座,专门灌溉用的小型水库高达数百座。
可见河套、陕北这块地区的引水工程到底有多大了,就算后世也不敢随意上马如此的工程。
郑毅沿着黄河北上,黄河几字弯向来都是富庶之地,同时也是比较让人挠头的地方。
河水北流,自然就代表会出现凌汛,每年的凌汛对于当地来说都是要谨慎对待的事情。
不然就容易造成灾害,或者影响到生产生活。
到了银川府,郑毅还没入城休息。
就看到黄河岸边无数百姓愁眉苦脸。
他们看的都是正在修建的水利工程。
郑毅心中一突,难道老百姓不情愿吗?
还是说搬迁转移等影响他们利益了?
无论是哪种,都不是郑毅想看到的!
“停车,我们到黄河边去看看!”
。
(。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