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厂这次分到房子的职工大多选择在二月初搬家,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老人们说的“腊月正月不搬家”。不过也有少部分人分到房子后迫不及待地住进去,他们一点都不相信这些老话,没看见全国上下都在打倒封建迷信吗?
有的人看别人住进去了,内心左右摇摆不定,最后新房子战胜了旧观念,咬着牙也住了进去,生怕住晚了被别人占了便宜。
方三山倒是不急,房子里头家具什么的都慢慢拾掇好了才带着一家五口住进去。
四十多平米的房子,硬是隔成了“四室一厅”,夫妻俩一间,三个孩子一人一间,靠门口放一张桌子几个凳子就是餐厅了,厨房在走廊上。肚子里的小的,五年之内都不用考虑,肯定是跟爸妈住一起。等小的长大了,两个大的说不定已经上山下乡了。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去年冬天,上面刚露出这样的口风,今年开年还在正月里,就有年轻人陆陆续续地离开城里,去了农村。其实知青下乡从五几年就有了,只不过这两年因为高考取消了,城市里青年人口堆积,无所事事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国家又无法安排这么多的工作岗位,所以知青上山下乡的规模扩大到了全国范围。
他们这里的知青,最近的去了隔壁市的大岩村,最远的可就不好说了,天南地北的,往东北去有黑龙江,往西南去有云南。
方立安的大表哥被安排在三月份去黑龙江,大表姐四月份去安徽。但是大舅妈说什么都不放心女儿,眼看着就要到嫁人的年纪了,去了乡下要么是嫁给村里人,要么是熬成老姑娘,哪个都不是好出路。男娃还能熬几年,叫家里慢慢想办法,女娃哪里耽搁得起。最后只能让大表姐顶了她的工作,成为一名工人留在城里。
这么做的父母并不多,因为这个年代普遍是多子女家庭,又大多重男轻女,很少有人能为女儿做到这一步。毕竟女儿以后是要嫁到别人家的,那这工作岂不是拱手送到别人家去了?大舅妈也是疼孩子急昏了头才想出了这样的法子。
姥姥姥爷看在眼里也不好说什么,只是越来越多的唉声叹气透露了他们心里的担忧。
方立安心里对大舅妈的做法说不上赞同还是不赞同,易地而处,她或许也会做出和大舅妈一样的选择。
只是如果站在大表哥的角度,同样的情况,姐姐有,他没有,在他看来,很有可能认为父母偏疼姐姐。等轮到他下乡的时候,大舅是不是也能为了他把工作让出来?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古人的话是很有道理的。据她所知,知青返乡要等到一九七八年,在这漫长的十年里,不知道大表哥每每想起这件事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会不会对大舅大舅妈生出一丝怨怼。毕竟在命运的岔路口,他被送去了农村,而姐姐成为了工人。
算算年纪,方立新今年十四岁,秋天可以上高一,明年高二,最迟后年可能就要被安排上山下乡了。后年是一九七一年,他可能要在乡下呆个七八年。
方立平比他小三岁,会在七四年左右下乡。十六岁的少男少女在农村能做什么?家里的活儿都干不利索,哪里能种地,真是愁死妹了。
不过再怎么愁,日子都要一点一点慢慢过。
家里的孩子分开住当然是方立安私下里跟她爸提的要求,理由是她想要自己的空间,安安静静地看书学习。
方三山和许巧梅都不是重男轻女的人,不管儿子还是女儿都是自家的宝贝,所以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房间的隔断是方三山做的,家里的窗户紧着孩子们的房间用,不然房间太暗了不方便看书,至于他和许巧梅的房间就无所谓了。不过幸好他家在最边上,有两个窗户,这样隔出来的四个房间都很亮堂。
孩子们的房间各放一张九十厘米宽的床,床尾摆着一张小小的课桌。这都是方三山去废品厂找木头打的。
方立安把从废品站捡来的书一本一本抖抖晒晒,然后按照学科分类,并且按照难易程度排好放在课桌下,重复的挑出来收到床底。跟方立新和方立平打了招呼,让他们想看就来拿。
方立新在心里吐槽,我才不会想看,这辈子都不可能想看……
方立平却是想着,小妹这么刻苦,她也要加油!多看书!
刚搬了新家,方立安忙得很。每次许巧梅买了粮食回来,方立安就趁大家不注意偷偷往里头放些同样的粮食,有时还会往面粉里加些蛋白质粉,往杂粮里头掺些燕麦,往大米里头掺粳米,总之就是想方设法给家里改善伙食。
但是她每次都不敢放太多,生怕被她爸她妈瞧出端倪。这年头,城里人的粮食都是定量的,每个月买来的粮食量就那么点,如果她往里放的太多,很容易被发现。
时间一长,在这些潜移默化中,方家五口因这伙食上的日积月累,比周围其他人看着都要白净、健康。
自打用上空间,方立安早饭都吃的很少,半碗稀饭下肚就把碗推给她爸了。一开始她爸她妈还劝她吃点干粮,不吃会饿。再往后,时间久了,大家也都习惯了。
其实方立安在他们走了之后,经常偷偷摸摸给自己加餐。两个鸡蛋,一杯牛奶,外加一个苹果。遇上周末或者家里有人的时候,一会儿偷摸地给嘴里塞一块大白兔奶糖,一会儿偷摸地吃一口全麦面包,总之饿不着自己。
由于方立安的伙食是全家最好的,所以她长得也最好,又白又嫩的像个福娃娃。惹得周围邻居一阵艳羡,张口闭口夸她有福气,背地里却嘀咕老方家是不是脑子坏了,好吃的都给闺女吃了,把闺女养这么好有什么用。
方立安听到过几次,但并没有放在心上,该怎样还是怎样,依旧在家里好好看书,依旧不爱出去玩,依旧是个千年宅精。
有的人看别人住进去了,内心左右摇摆不定,最后新房子战胜了旧观念,咬着牙也住了进去,生怕住晚了被别人占了便宜。
方三山倒是不急,房子里头家具什么的都慢慢拾掇好了才带着一家五口住进去。
四十多平米的房子,硬是隔成了“四室一厅”,夫妻俩一间,三个孩子一人一间,靠门口放一张桌子几个凳子就是餐厅了,厨房在走廊上。肚子里的小的,五年之内都不用考虑,肯定是跟爸妈住一起。等小的长大了,两个大的说不定已经上山下乡了。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去年冬天,上面刚露出这样的口风,今年开年还在正月里,就有年轻人陆陆续续地离开城里,去了农村。其实知青下乡从五几年就有了,只不过这两年因为高考取消了,城市里青年人口堆积,无所事事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国家又无法安排这么多的工作岗位,所以知青上山下乡的规模扩大到了全国范围。
他们这里的知青,最近的去了隔壁市的大岩村,最远的可就不好说了,天南地北的,往东北去有黑龙江,往西南去有云南。
方立安的大表哥被安排在三月份去黑龙江,大表姐四月份去安徽。但是大舅妈说什么都不放心女儿,眼看着就要到嫁人的年纪了,去了乡下要么是嫁给村里人,要么是熬成老姑娘,哪个都不是好出路。男娃还能熬几年,叫家里慢慢想办法,女娃哪里耽搁得起。最后只能让大表姐顶了她的工作,成为一名工人留在城里。
这么做的父母并不多,因为这个年代普遍是多子女家庭,又大多重男轻女,很少有人能为女儿做到这一步。毕竟女儿以后是要嫁到别人家的,那这工作岂不是拱手送到别人家去了?大舅妈也是疼孩子急昏了头才想出了这样的法子。
姥姥姥爷看在眼里也不好说什么,只是越来越多的唉声叹气透露了他们心里的担忧。
方立安心里对大舅妈的做法说不上赞同还是不赞同,易地而处,她或许也会做出和大舅妈一样的选择。
只是如果站在大表哥的角度,同样的情况,姐姐有,他没有,在他看来,很有可能认为父母偏疼姐姐。等轮到他下乡的时候,大舅是不是也能为了他把工作让出来?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古人的话是很有道理的。据她所知,知青返乡要等到一九七八年,在这漫长的十年里,不知道大表哥每每想起这件事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会不会对大舅大舅妈生出一丝怨怼。毕竟在命运的岔路口,他被送去了农村,而姐姐成为了工人。
算算年纪,方立新今年十四岁,秋天可以上高一,明年高二,最迟后年可能就要被安排上山下乡了。后年是一九七一年,他可能要在乡下呆个七八年。
方立平比他小三岁,会在七四年左右下乡。十六岁的少男少女在农村能做什么?家里的活儿都干不利索,哪里能种地,真是愁死妹了。
不过再怎么愁,日子都要一点一点慢慢过。
家里的孩子分开住当然是方立安私下里跟她爸提的要求,理由是她想要自己的空间,安安静静地看书学习。
方三山和许巧梅都不是重男轻女的人,不管儿子还是女儿都是自家的宝贝,所以二话没说就答应了。
房间的隔断是方三山做的,家里的窗户紧着孩子们的房间用,不然房间太暗了不方便看书,至于他和许巧梅的房间就无所谓了。不过幸好他家在最边上,有两个窗户,这样隔出来的四个房间都很亮堂。
孩子们的房间各放一张九十厘米宽的床,床尾摆着一张小小的课桌。这都是方三山去废品厂找木头打的。
方立安把从废品站捡来的书一本一本抖抖晒晒,然后按照学科分类,并且按照难易程度排好放在课桌下,重复的挑出来收到床底。跟方立新和方立平打了招呼,让他们想看就来拿。
方立新在心里吐槽,我才不会想看,这辈子都不可能想看……
方立平却是想着,小妹这么刻苦,她也要加油!多看书!
刚搬了新家,方立安忙得很。每次许巧梅买了粮食回来,方立安就趁大家不注意偷偷往里头放些同样的粮食,有时还会往面粉里加些蛋白质粉,往杂粮里头掺些燕麦,往大米里头掺粳米,总之就是想方设法给家里改善伙食。
但是她每次都不敢放太多,生怕被她爸她妈瞧出端倪。这年头,城里人的粮食都是定量的,每个月买来的粮食量就那么点,如果她往里放的太多,很容易被发现。
时间一长,在这些潜移默化中,方家五口因这伙食上的日积月累,比周围其他人看着都要白净、健康。
自打用上空间,方立安早饭都吃的很少,半碗稀饭下肚就把碗推给她爸了。一开始她爸她妈还劝她吃点干粮,不吃会饿。再往后,时间久了,大家也都习惯了。
其实方立安在他们走了之后,经常偷偷摸摸给自己加餐。两个鸡蛋,一杯牛奶,外加一个苹果。遇上周末或者家里有人的时候,一会儿偷摸地给嘴里塞一块大白兔奶糖,一会儿偷摸地吃一口全麦面包,总之饿不着自己。
由于方立安的伙食是全家最好的,所以她长得也最好,又白又嫩的像个福娃娃。惹得周围邻居一阵艳羡,张口闭口夸她有福气,背地里却嘀咕老方家是不是脑子坏了,好吃的都给闺女吃了,把闺女养这么好有什么用。
方立安听到过几次,但并没有放在心上,该怎样还是怎样,依旧在家里好好看书,依旧不爱出去玩,依旧是个千年宅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