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氏愤愤不平,气得直翻白眼,但碍于族长的威严,终是闭上了那张聒噪的嘴。
陶大中见状,连忙到族长跟前,躬身问道:“族长,您看这事儿是怎么个解决法?您是秀才出身,比我们都有见识,我们听您的安排。”
“这话听着还差不多,看来这家里总算还有一个能讲道理的人。”族长的气消了些,扭头问许氏:“冬生媳妇,你男人没了。你们这一房就是你做主。你是什么个想法,说出来我给你做主。”
许氏颤颤巍巍地站起身来,一副形销骨立、面黄肌瘦的模样,让屋内其他人看了都不忍心。
她拉着陶鸣蝉的手走到众人面前,掀起一截儿袖子,陶鸣蝉那细瘦的手腕和手臂上大大小小的伤痕,不禁让在场的众人都感到触目惊心。
“族长您也看到了,自从冬生去世以后,我们几个在这个家里就没过过一天好日子。我婆婆她对我如何我也就不说了,可这几个孩子,怎么说也是陶家的孙子孙女,您看看蝉儿身上的伤,还有清风和明月都瘦成啥样了……”
“我知道婆婆如今嫌弃我们几个是累赘,吃家里的闲饭。既如此,那我就请求公公婆婆把我们这一房分出去。从此我们吃糠咽菜,是死是活,都是我们自己的造化!”
“分家?都道是‘父母在,不分家’,这……”陶老太公脸上出现了一丝犹疑。
“族长,我求您为我们主持个公道吧!您也看到了,再这样下去,我们娘儿几个怕是没有活路了……”许氏言辞恳切,说罢还欲跪下磕头。
“冬生媳妇儿你快起来,这可使不得!”陶老太公连忙扶住许氏。
“也罢。照眼下这个情形,这个家看来是不分不行了!”唐老太公长叹一口气,终于做出了决定。
他又问陶大中和曹氏:“冬生媳妇她们几个要分出去,你们其他人的有什么意见?”
“分就分。一个病秧子再加几个小的,活也干不了多少,分出去还能给我省不少粮食。”曹氏眼下看见陶鸣蝉她们几个就心烦,巴不得他们早点分出去,饿死在外头算了。
“大中,你呢?冬生媳妇他们分出去,你同意不?”
“同意同意,都听族长您的。”陶大中又恢复了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
“那老二还有老三,你们呢?是跟着爹娘还是也要分出去?”
赵氏连忙掐了陶富生一把,陶富生站出来说道:“族长我们不分,我们跟爹娘在一起。”老二家的挺有自知之明,心里想着自己又懒又馋,跟着爹娘还有三弟,总能混口吃的,要是分出去了,只怕日子也不好过。
“老三去镇上他老丈人家了。不过他是不会分出去的,我们家老三将来是要考状元当大官儿的,我还指望着老三给我养老呢!”说起最疼爱的小儿子,曹氏的鼻孔都快要翻到天上去了。
“既然如此,那就定下了。今天我就在这里做个见证,把冬生媳妇她们母子四人分出去单过。”
说着陶老太公突然又想起一件事:“大中,曹氏,你们这当父母的,分家准备给儿媳和孙子孙女分些什么?银钱田地,家具粮食可有明目?”
“还想要钱地和粮食,我可告诉你啊,许氏,家里一分闲钱都没有!那几亩地也是留着老二和老三还有我们老两口吃饭用的。至于粮食和家具你们也别想带走,赶紧把铺盖一卷,衣裳一拿,麻溜地给我滚出去吧!”
曹氏一听族长说要分东西,就把双手一插,头一扭,恶狠狠地冲许氏说道。
“曹氏你这是要让他们净身出户啊,哪有你这么当人婆婆的!陶大中你倒是说句话呀!”
陶老太公看不过去曹氏的作派,又去问陶大中。
“族长,我这老婆子说的也没错,家里……家里确实没什么多余的闲钱。要不就给他们一口锅吧,之前摔断了把儿的那个铁锅,再拿几双碗筷,给他们吃饭用,你看这样行不行?
“至于住的地方嘛,我想起来了,村东头山脚下放羊的老陈走后,他住的那个屋子就一直空着,住人应该也不成问题,要不就……”
陶大中说着说着声音越来越小,似乎自己都觉得有点儿脸红,说不出口,但是多年来碍于曹氏的淫威,他也不敢反抗。
“唉,你们真是……”陶老太公对这一家子人的态度简直是无语到极点,但面对这样的家务事,他也没有什么办法。
“净身出户就净身出户。族长太爷,既然爷爷奶奶决意不管我们的死活,那么从此以后,无论我们大房是贫困还是富贵,我们都自己承担。”
“还有每年该给爷爷奶奶的二两孝敬钱,我们照例会按时送过来。除了生死之外的大事,也希望爷爷奶奶、二叔三叔他们本家的人不要再去找我们的麻烦!”
“鸣蝉,你这是……要跟本家彻底决裂啊!”陶老太公听见鸣蝉的话,吃惊地问道。
“也不算决裂,毕竟这都是奶奶和二婶逼的,我们也只是希望能过清静的日子。还请族长太爷您帮忙立下契约作为见证,有字据为证,也免得到将来出了什么事情不好说清楚。”
见陶鸣蝉坚决的模样,陶老太公也不好再说什么,“罢了,那就这样吧。福子,去取纸笔来,我来立字据。”
“诶,马上来!”族长的孙子应了声,忙去拿纸笔。
不一会儿,福子取来了纸笔。陶老太公按照陶鸣蝉说的要求,立下了一份分家的契约,一式两份,分别按上许氏和陶大中的指印,交由两方保管。
自此,陶家村关于陶鸣蝉和曹氏的八卦又多了一份谈资。人们都说陶鸣蝉这姑娘真有主见,又勇敢,带着自己的娘亲和弟妹脱离了曹氏的魔爪。而那曹氏真是个恶婆婆、坏祖母,竟然让儿媳和孙子孙女净身出户,好不恶毒。
而这厢,陶鸣蝉与母亲带着清风和明月,一人拎着一个包袱,拿着一口锅和几个碗往村东头的茅屋走去,准备开启自力更生的新生活。
(。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