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梁进仓来说,表姐作为自己在这个世上最重要的亲人之一,为了帮助表姐度过这样的生死劫难,自己就是付出全部的人力物力,也在所不惜。
之所以在无言可安慰的惶急之下,要建议表姐带孩子去大城市见见世面,是因为这次也是巧了。
他真的是要装货去南方。
梁家河村从大集体时候就有相当规模的果园,大包干以后,果园分成几块,分别承包给了农户个人。
那几块最好、全是好品种苹果的果园,全被姓宋的“抓阄”承包了去。
大集体时候一直在果园干活的梁秉文,只“抓阄”到最差的一块果园,里面一半苹果,一半山楂。
苹果还是那种最难吃的“红玉”,扁扁的,红通通的,咬一口酸倒牙。
苹果不好卖,山楂也不值钱。
因为山楂比红玉苹果还酸。
老百姓不喜欢山楂这种酸倒牙的东西,不好卖,也不值钱。
而且前些年红糖、白糖的都是限量供应,凭票购买,真正必须用到糖的时候,都因为没有票而买不到白糖。
所以蘸糖葫芦在前些年几乎绝迹。
这几年供应越来越充足,蘸糖葫芦的多了,山楂的价格有所抬头。
而且大仓极力阻止秉文大爷把山楂砍了,以致梁秉文的山楂园成了左近方圆几十里内硕果仅存的山楂园。
而且这种情况也不仅仅发生在夏山镇,甚至东昌县。
可以说整个北方,到现在为止,是山楂树保有量最少的时候。
需求造就价值,可以蘸糖葫芦卖了,山楂的价格就高了。
而北方人不知道的是,此时此刻的南方人,已经发现山楂是一种浑身是宝的水果,补铁,健胃消食,富含各种维生素,营养价值极高。
所以对于此时的南方人来说,山楂几乎是一种千金难求的珍稀东西。
尤其现在是夏初,更不可能有山楂在南方出现。
因为山楂的收获季节跟苹果一样,都是秋后。
收获完了基本能保存一个冬天。
现在又没有冷库,如果春天再不卖,基本就烂掉了。
但是梁秉文干了多年的果园,他能把山楂保存到初夏还鲜靓如初。
大仓从去年秋天山楂收获以后就跟秉文大爷预定了他全部的山楂。
这两年以来,糖葫芦生意越来越普遍,利润持续下滑,狗咬和山鱼已经看不上那个小生意,不再做了。
大仓让秉文大爷把山楂存到夏初。
梁秉文那些红玉苹果树早已砍掉,换成了桃树。
所谓“桃三杏四梨五年”,就是说桃树苗子栽上,三年就能结果。
今年已经是第四年。
去年就结了不少,梁秉文狠着心把小果都剪掉了,放着一年不结果,就是为了让小桃树休养生息。
今年梁秉文的桃子已经丰收了。
也早已经被大仓预定。
前几天大仓就把定制的纸箱送了回去,让秉文大爷摘桃,装箱。
夏天的桃子,如果没有冷柜车,基本上没法长途贩运,因为桃子相当容易软化,腐烂。
可现在是夏初。
梁秉文桃子的品种,在本地叫“四月半”。
个头很大,整体青色,桃尖儿鲜红,很脆,甜度很高。
现在天气还不热,温度适宜,桃子放车上三五天完全没问题。
这么好的桃子,上集去买,基本就是一毛钱三斤。
这东西比苹果好吃,但是不耐储存。
到秋天苹果收获的季节,口味差点的苹果一毛钱二斤,像红香蕉一类的,要一毛多。
如果能储存到年底,能卖到五毛以上。
这批四月半鲜桃,大仓给秉文大爷的价格是五分钱一斤。
山楂储存到现在,大仓给他一块钱一斤。
差点没把秉文大爷吓死,一蹦老高地嫌价格太贵。
大仓才不管他蹦不蹦呢!
原来他打算的是,这一车装三吨山楂,五吨桃子,一共拉着八吨水果去南方,让孙玉业跟自己一起去。
卖掉水果,然后从南方拉一车电子产品和服装回来。
目的就是带着孙玉业去熟悉一下线路,下一步就让孙玉业带人跑。
再往后,就要准备在南方开设配货站了。
没想到表姐被姓钟的抛弃,眼看一只脚已经踏进了鬼门关。
那就不让孙玉业去了,而是换成表姐娘仨。
大仓知道表姐早已崩溃,现在处于最敏感脆弱的时期,所以去梁家河装货就不要带她了。
以免表姐见到她姑会更加崩溃。
他拉着娘仨,先去了市里。
今天周六,他去学校把英子和玉芬接了出来。
好在这年头没有查超员的。
副驾驶的车座上能坐两个成年人,现在挤了三个成年人。
车座后边有一个小卧铺,俩孩子几乎一直在卧铺上嬉戏。
英子和玉芬从学校里刚出来的时候,在大门外边找了半天,也没见大哥在哪里。
她们怎么也不敢想象,门口旁边停着的那辆看起来无比高级的车,居然是大哥开来的。
直到被大哥叫上车,俩女孩还有点晕乎乎的不敢置信。
不敢置信大哥能开上这么高级的车。
英子好长时间没见表姐了,一看表姐在车上,高兴地上来就搂住了她。
暂时忘了车的高级。
当年,大仓爹突然去世以后,小四儿也出生了,是表姐在家里常住,撑起了这个行将破碎的家庭。
对表姐深深依恋的岂止是大仓。
还有二仓,英子,包括当时三岁的三仓。
表姐成了几个丧家犬一样的孩子的生活和精神支柱。
表姐在,家庭的温暖就在。
当时几个孩子最怕的,就是听到表姐要走了。
表姐刚走的那个夜晚,大仓二仓和英子他们,感觉天又塌了一次。
但是今天,英子发现表姐很不对头。
明显就是强颜欢笑,问一句答一句,每一句回答完了,立即回复到失魂状态。
英子回过头看一眼大哥,眼里全是问号。
大哥瞥她一眼,微微摇头。
英子会意,只好把满心的疑问深藏起来,暂时先不去骚扰表姐。
转而回过头逗弄俩孩子。
玉芬很老土地在车上摸这摸那,忍不住问:
“大仓哥,这是什么单位的车啊,我怎么从来没见过这个样子的车?”
“梁家河单位的车,我把去年家里种的牛蒡做成罐头,换了这辆车。”
“你——”英子听了这话,也坐正了身子,忍不住打了大哥一下,“你还像个大哥样儿吗,还用这样低级的笑话骗我们,以为我们还是小孩子吗?”
“谁骗你了!”大哥瞪她一眼,“我让咱叔他们种牛蒡,就是想用来换外国人的好东西。”
啊!
俩女孩大吃一惊:“这是外国车?”
“确切地称呼,叫进口车。”大哥说道:
“还记得木器厂那位苏厂长吗?
他现在又挂职到市外贸食品公司,主抓出口业务。
通过他联系到外商,把加工好的牛蒡罐头卖给了外国人。
我当时说得明白,不要外币,我就想换辆车,而且点名要这种型号。”
当然,他跟妹妹们说汽车型号的问题,绝对属于对牛弹琴。
她们连国产车的型号都不懂,更不用说进口车了。
何况这一款五十铃nkr轻卡到今年为止国家还没开始进口。
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大仓这辆五十铃nkr,是全国唯一一辆。
之所以要点名用牛蒡换一款车,是因为这款车有厢式的。
大仓要的就是厢式车。
除了想用厢式车往南方运送生鲜以外,他还想让小姑参考一下。
目的就是让小姑上一个厢式车间。
农修厂生产农机配件已经相当成熟,大仓建议小姑的生产方向慢慢向汽配过渡。
生产这种货箱的技术要求不高,但是在接下来,市场需求却会极大。
大仓就是要让小姑在货箱生产方面抢占先机。
这种轻卡的标准载重量应该是五吨。
可是现在国内根本没有这种车,挂牌子的时候交通局也不知道应该挂几吨的。
梁进仓忽悠交通局的工作人员,说这车背着一个大箱,相当于蜗牛背着个壳,这样导致拉货就少了。
现在交通局的工作人员也确实老实,居然对梁进仓的话比较认可。
经过一番很纠结的讨论之后,这辆五吨车就成了两吨轻货。
而它的实际载重量,装上十吨货,弓子钢板几乎不变形。
这车用的825—16轮胎,气顶油刹车系统,只要装货在十吨之内,行车感觉变化不大。
提速相当快,刹车相当灵敏。
最关键的是,这车的避震系统在此后二三十年都无人能敌。
还有方向助力系统。
驾驶的舒适性堪比轿车。
还有就是后排的卧铺,不但可以供人躺上去休息,还给前排座椅提供了前后移动的空间。
所有这些,都是当前国产车所不具备的。
果然,当车开动起来以后,英子和玉芬就不由自主地满脸惊讶。
而且又表现出第一次坐车的尴尬。
因为对于只坐过马车和拖拉机的她们来说,当然英子也坐过130。
但是乘坐的舒适程度远远地超过了130。
更不用说马车和拖拉机了。
拖拉机坐在上面永远像是骑马。
可是这辆车坐在里面,感觉软绵绵的。
真的就像在腾云驾雾一般。
丝毫感觉不到车轮跟地面的接触。
这种再次出现的,第一次坐车的尴尬,让俩女孩脸上的表情精彩极了。
走出一段路,英子才敢用眼睛的余光去瞟大哥。
她惊讶地发现,大哥居然只用一只手开车。
即使是到了十字路口,拐弯的时候,都是一只手滴流滴流打方向。
好像方向盘根本不是大哥转动的,而是自动就会拐弯似的。
大哥带着她们,来到了市里最好的饭店。
(。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