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仍带着些许凉意的微风,随着来人开门的动作穿堂而过。
于案间笔耕不辍的年轻的帝王抬眼,看清来人后,素日眸中杀伐果决的凌厉被温和笑意取代。起身相迎,言笑关切道:“正是晚膳时分,祖母怎么来了?”
尉迟暄生母,先皇后袁氏早逝,他长于先皇荣贵妃宫中。而后,荣贵妃诞下二皇子,对尉迟暄的教养难免被亲儿子分了心思。太皇太后怜惜长孙,时常照拂,是以祖孙关系甚是亲厚。
“便是政务繁忙,也该照量着身体。”太皇太后两鬓斑白,举止雍容温慈,依稀可见年轻时的质韵不凡。打量着桌案之上堆得如同小山一般的奏折,眉心微蹙,拍了拍尉迟暄的手。“近日特教郑姑姑做了你喜欢的素裹儿,暄儿与祖母共进晚膳可好?”
“郑姑姑回宫了?”尉迟暄知道祖母遣郑姑姑带人到永靖侯府教规矩,心间一动,问道。
太皇太后见尉迟暄问起这事,嘴角带了几分隐秘笑意。
先皇爱美人儿胜过江山,甚至在痛失所爱后不过数月便追随而去,留下朝局动荡不安,内忧外患险些酿成大错。
她这个孙儿,眼见着诸多荒唐,便引以为戒,对风花雪月之事半点不放心上。只是如今看…似乎也不尽然。
“她回宫不过半个时辰。”太皇太后打量着尉迟暄,着意道:“不如暄儿与我同一起听听回奏。”
“奴婢将太皇太后让沈氏嫡女进宫的意思,透露与永靖侯府,只是…”郑姑姑面露难色,犹豫道:“似乎侯府并不愿意让姑娘入宫。”
“哦?”未等太皇太后开口,尉迟暄抢先问道:“永靖侯府打算抗旨不成?”俊眉微蹙,似不认同。
“如今尚未下旨,如何能说得抗旨了。”太皇太后云淡风轻说笑着。环顾四周,挥挥手,令闲杂人等退下。
“永靖侯府老夫人突发晕厥,不知是否因此事所起。”郑姑姑将在永靖侯府中的所见所闻悉数说出。
“荒唐!”尉迟暄重重落下筷子,愠怒道:“便是他永靖侯府再显赫,仍是朕之臣子,入宫为妃还委屈了他家女儿不成!”
父皇执政最后两年,全副心神皆放在了永和宫,以致朝纲不稳,政务怠乱。他登基这一年,试图推行新政,却遭到诸多老臣的掣肘,尤以左相为首。他数次召沈庭霖议政,企图利用以永靖侯府为首的世家与左相一派制衡,奈何此人滑得如同泥鳅一般,皆以精力不济为由躲了去。
是以这次祖母提出召沈氏入宫时,他自然是同意的。
太皇太后见尉迟暄神色不愉,方要出言开解,便见宋诚进来。
“皇上,皇后娘娘来了。”宋诚如今已是皇帝身边的第一号人物,前朝的总管太监。步步高升,却仍是一副谦谨忠厚的模样。
“宣。”尉迟暄坐下,收敛了外露的怒气。
“臣妾见过皇上,见过老祖宗。”来者并非绝色佳人,却自带一股子质若白兰的风流婉转。在庄重华贵的皇后服制之下,倒像是…提线木偶般,不甚相宜。
“永靖侯府的老夫人,递了牌子要进宫。臣妾拿不定主意,特来问问老祖宗。”皇后赵氏出身清远伯府,十五岁嫁入东宫,与皇上少年结发,相敬如宾,素有贤名。
尉迟暄神色晦暗不明,低头把玩着指尖的扳指,恍若未闻。
皇后似是未觉气氛尴尬,起身走到桌边,执起玉箸为太皇太后添了两样素喜小菜。和颜悦色缓缓道:“臣妾想着老祖宗与永靖侯府老夫人许久未见,定是想念得紧。便擅自做主,吩咐御膳房备上江南风味的菜肴。”
镇远将军府秦氏,太皇太后母家的萧国公府,祖籍皆是江南富庶之地。
“你这孩子,最知哀家的心思。”太皇太后若有所思,微微侧身拍了拍皇后的手。“明日,召永靖侯府的女眷入宫吧。”
“是。”皇后唇边仍是带着淡淡的笑意,并不为太皇太后的赞赏所动。手上不停,继续小心伺候着为其添菜,却被按住。
“息兰,哀家累了,回仁寿宫。”
尉迟暄起身相送,扶上太皇太后的手臂。“祖母,孙儿送您回去。”
太皇太后摆了摆手,兀自带着宫人走了出去。
“皇上的这对白雁别致,似乎不是宫中匠官的手艺。”皇后笑意盈盈,状似不经意般,扫过摆在书案后木架上的一对玉雁。带了几分试探的意思,言笑道:“古语有白雁为聘,以求好和。臣妾大婚时亦是得了荣贵太妃所赠金雁一对,却不似眼前这玉雁灵动。”
皇后口中所指荣贵太妃,正是尉迟暄的养母,先皇荣贵妃。
尉迟暄闻言神情淡漠,似乎这玉雁只是寻常摆件,全然将其放在心上。寻常语气道:“荣贵太妃的东西自是好的。皇后辛苦,无事便退下吧。”
皇后又眼风极快地扫了一眼那玉雁,面上的笑容不动如山,顺从道:“臣妾告退。”
走出御书房,瞧着外面竟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皇后身边的姑姑沧伈退到檐下道:“娘娘略等等,奴婢去取伞来。”
“外面风凉雨急,娘娘当心。”御书房的副总管太监贾廉上前行了礼,双手呈上一纸油伞,递进了半步到沧伈手里,不动声色低言道:“那玉雁是前年秋节…”
“奴才给皇后娘娘请安。”
贾廉的话只说了半句,便被不知何时自何处走来的宋诚打断,手脚麻利地拉开了同沧伈的距离,规规矩矩地垂着头在一旁听吩咐。
“皇上瞧见外面落雨,特吩咐了奴才备轿撵送娘娘回正阳宫。”宋诚恭恭敬敬传话,不带半丝谄媚讨好。
照例,妃嫔轿撵只许行至景运门,再步行至前朝。
宋诚直起身,瞧着拥拥簇簇数人伴着皇后娘娘的轿撵乘雨离开。回身抬手拦住正要入内奉茶的小太监,手指轻触盏壁,声音冷冷道:“茶凉了,换一杯来。”话落,余光扫了一眼在旁的贾廉。
雨虽不大,却十分密集,借着风势往人身上招呼。
“娘娘何苦在意那对玉雁,白白惹了皇上不快。”到了正阳宫,沧伈亲力亲为,服侍着皇后娘娘换下沾了潮气的衣裳。
“初二那日,我到御书房请安,便见皇上把玩着那双白雁,神情之间…颇有意趣。”皇后的声音平静,不见半丝拈酸吃醋,从容道:“皇上冷情,怎会将此等与男女姻缘相联之物摆在眼前?”
“方才听贾廉的意思,似乎这玉雁是皇上两年前秋节得的…”沧伈稍加思索,揣度道:“娘娘可记得,端和二十六年八月十五正是淳贤皇贵妃的忌日。”
皇后闻言微怔,静默良久。“如何不记得,淳贤皇贵妃那般盛宠,足以令阖宫侧目。那年秋节…先皇还下令阖宫不得庆贺,以为贵妃祈福。当日,只有沈家的姑娘,入宫探望…”话音方落,手中的玉簪不小心摔落地上,碎成两截。
“娘娘!”玉碎乃凶兆,沧伈急忙将地上的玉簪拾起。
“你是说…不会的!”皇后并不在意玉簪落碎,满目皆是不可置信,道:“皇上素来痛恨先皇因情怠政,如何还会与沈氏女再有什么瓜葛?”
“娘娘方才说,六月初二见皇上把玩着那双玉雁…”沧伈亦是为这番推论深感震动,不自觉放低了声音。“正是永靖侯夫人带着姑娘,进宫谢恩那日。”
“若是如此,那接下来…”皇后只觉心乱如麻,攥着桌上的断口锋利半截玉簪,受疼方才撒手。警醒对沧伈道:“吩咐贾廉,近日在御前万要谨慎,暂且不可再传话与正阳宫。”
翌日午时,永靖侯府的老夫人入宫,并未按规矩先到正阳宫见礼皇后,而是径直到了仁寿宫。与太皇太后不知谈了什么,并未有半点风声传出,至宫门落钥方才回府。
次日早朝,皇上下旨,启用赋闲在家日久的永靖侯沈庭秋,领正一品中书令一职,与左相易殊同为百官之首,分管朝政。
圣旨一下,满朝哗然。沈氏素来被皇帝所忌惮,虽在大周盛名加身,却从未有历任永靖侯出任如此机要高官。
诸人想见沈氏素日行事低调内敛,鲜少议政,皆是等着沈庭秋抱病搪塞过去,结果却见他昂首阔步上前,不卑不亢领了旨意。
眼见朝局风云变幻,被新帝打压沉寂已久的世家出身官员皆是摩拳擦掌,而站在左相身后的诸位官员,眼见着皇上明晃晃的分权之举,不由人心惶惶。
更有那本就风吹便倒的墙头草之流,已悄悄给永靖侯府递出了橄榄枝。
此皆后话,不过半日,前朝众人还未及从沈庭秋扶摇直上的震惊中缓过神来,后宫又出一道圣旨…
沈家诸人齐聚主厅,宋诚亲自前来宣纸,朗声道:“圣旨到!”
沈明娇扶着祖母,方要跪下,便听宋诚极为气敬重道:“皇上特地嘱咐,老夫人年事已高,不必跪…”
老夫人气度雍容,不卑不亢坐回主位。
余下沈家诸人,依长幼尊卑有序,行跪礼。
沈明娇心里有数,皇室并非全然信任沈家,只是如今左相势强,父亲才趁新帝行制衡之术时复起,在前朝已是一人之下。彼长此消,她在后宫的位分,定是不会太高。姑母初入宫时,也不过是正三品婕妤,她如今…怕是还不及姑母当年。
沈明娇越想越觉心中不安,藏在袖中的手不由得紧握了几分。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朕惟赞襄内政、端重温恭之选。咨尔沈氏诞育名门夙标令问。端柔淑慎,性秉温庄。兹仰承太皇太后慈谕、以册宝、封尔为正二品懿妃、择吉日八月初一迁居永和宫。尔其淑慎有加、长怀谦谨、顾典册以答新恩钦哉!”
沈明娇只听得正二品懿妃几个字,不由得怔住,一时忘了谢恩。
“懿妃娘娘,谢恩吧。”宋诚见人忘了动作,悄声提醒道。
沈明娇回神,叩首,谢恩,尘埃落定。
“有劳公公,用些茶水。”沈庭秋听见女儿得了个正二品的位分,心中堵了数日的大石微微见亮,语气亦是轻快了几分。
“恭喜侯爷。”宋诚环顾四周,眼见诸随从皆是忙着安放宫里带出来的赏赐。微微侧身,打着哈哈说笑间示意沈庭秋到门旁,趁无人注意悄声道:“慧妃不日将晋为贵妃…”
于案间笔耕不辍的年轻的帝王抬眼,看清来人后,素日眸中杀伐果决的凌厉被温和笑意取代。起身相迎,言笑关切道:“正是晚膳时分,祖母怎么来了?”
尉迟暄生母,先皇后袁氏早逝,他长于先皇荣贵妃宫中。而后,荣贵妃诞下二皇子,对尉迟暄的教养难免被亲儿子分了心思。太皇太后怜惜长孙,时常照拂,是以祖孙关系甚是亲厚。
“便是政务繁忙,也该照量着身体。”太皇太后两鬓斑白,举止雍容温慈,依稀可见年轻时的质韵不凡。打量着桌案之上堆得如同小山一般的奏折,眉心微蹙,拍了拍尉迟暄的手。“近日特教郑姑姑做了你喜欢的素裹儿,暄儿与祖母共进晚膳可好?”
“郑姑姑回宫了?”尉迟暄知道祖母遣郑姑姑带人到永靖侯府教规矩,心间一动,问道。
太皇太后见尉迟暄问起这事,嘴角带了几分隐秘笑意。
先皇爱美人儿胜过江山,甚至在痛失所爱后不过数月便追随而去,留下朝局动荡不安,内忧外患险些酿成大错。
她这个孙儿,眼见着诸多荒唐,便引以为戒,对风花雪月之事半点不放心上。只是如今看…似乎也不尽然。
“她回宫不过半个时辰。”太皇太后打量着尉迟暄,着意道:“不如暄儿与我同一起听听回奏。”
“奴婢将太皇太后让沈氏嫡女进宫的意思,透露与永靖侯府,只是…”郑姑姑面露难色,犹豫道:“似乎侯府并不愿意让姑娘入宫。”
“哦?”未等太皇太后开口,尉迟暄抢先问道:“永靖侯府打算抗旨不成?”俊眉微蹙,似不认同。
“如今尚未下旨,如何能说得抗旨了。”太皇太后云淡风轻说笑着。环顾四周,挥挥手,令闲杂人等退下。
“永靖侯府老夫人突发晕厥,不知是否因此事所起。”郑姑姑将在永靖侯府中的所见所闻悉数说出。
“荒唐!”尉迟暄重重落下筷子,愠怒道:“便是他永靖侯府再显赫,仍是朕之臣子,入宫为妃还委屈了他家女儿不成!”
父皇执政最后两年,全副心神皆放在了永和宫,以致朝纲不稳,政务怠乱。他登基这一年,试图推行新政,却遭到诸多老臣的掣肘,尤以左相为首。他数次召沈庭霖议政,企图利用以永靖侯府为首的世家与左相一派制衡,奈何此人滑得如同泥鳅一般,皆以精力不济为由躲了去。
是以这次祖母提出召沈氏入宫时,他自然是同意的。
太皇太后见尉迟暄神色不愉,方要出言开解,便见宋诚进来。
“皇上,皇后娘娘来了。”宋诚如今已是皇帝身边的第一号人物,前朝的总管太监。步步高升,却仍是一副谦谨忠厚的模样。
“宣。”尉迟暄坐下,收敛了外露的怒气。
“臣妾见过皇上,见过老祖宗。”来者并非绝色佳人,却自带一股子质若白兰的风流婉转。在庄重华贵的皇后服制之下,倒像是…提线木偶般,不甚相宜。
“永靖侯府的老夫人,递了牌子要进宫。臣妾拿不定主意,特来问问老祖宗。”皇后赵氏出身清远伯府,十五岁嫁入东宫,与皇上少年结发,相敬如宾,素有贤名。
尉迟暄神色晦暗不明,低头把玩着指尖的扳指,恍若未闻。
皇后似是未觉气氛尴尬,起身走到桌边,执起玉箸为太皇太后添了两样素喜小菜。和颜悦色缓缓道:“臣妾想着老祖宗与永靖侯府老夫人许久未见,定是想念得紧。便擅自做主,吩咐御膳房备上江南风味的菜肴。”
镇远将军府秦氏,太皇太后母家的萧国公府,祖籍皆是江南富庶之地。
“你这孩子,最知哀家的心思。”太皇太后若有所思,微微侧身拍了拍皇后的手。“明日,召永靖侯府的女眷入宫吧。”
“是。”皇后唇边仍是带着淡淡的笑意,并不为太皇太后的赞赏所动。手上不停,继续小心伺候着为其添菜,却被按住。
“息兰,哀家累了,回仁寿宫。”
尉迟暄起身相送,扶上太皇太后的手臂。“祖母,孙儿送您回去。”
太皇太后摆了摆手,兀自带着宫人走了出去。
“皇上的这对白雁别致,似乎不是宫中匠官的手艺。”皇后笑意盈盈,状似不经意般,扫过摆在书案后木架上的一对玉雁。带了几分试探的意思,言笑道:“古语有白雁为聘,以求好和。臣妾大婚时亦是得了荣贵太妃所赠金雁一对,却不似眼前这玉雁灵动。”
皇后口中所指荣贵太妃,正是尉迟暄的养母,先皇荣贵妃。
尉迟暄闻言神情淡漠,似乎这玉雁只是寻常摆件,全然将其放在心上。寻常语气道:“荣贵太妃的东西自是好的。皇后辛苦,无事便退下吧。”
皇后又眼风极快地扫了一眼那玉雁,面上的笑容不动如山,顺从道:“臣妾告退。”
走出御书房,瞧着外面竟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皇后身边的姑姑沧伈退到檐下道:“娘娘略等等,奴婢去取伞来。”
“外面风凉雨急,娘娘当心。”御书房的副总管太监贾廉上前行了礼,双手呈上一纸油伞,递进了半步到沧伈手里,不动声色低言道:“那玉雁是前年秋节…”
“奴才给皇后娘娘请安。”
贾廉的话只说了半句,便被不知何时自何处走来的宋诚打断,手脚麻利地拉开了同沧伈的距离,规规矩矩地垂着头在一旁听吩咐。
“皇上瞧见外面落雨,特吩咐了奴才备轿撵送娘娘回正阳宫。”宋诚恭恭敬敬传话,不带半丝谄媚讨好。
照例,妃嫔轿撵只许行至景运门,再步行至前朝。
宋诚直起身,瞧着拥拥簇簇数人伴着皇后娘娘的轿撵乘雨离开。回身抬手拦住正要入内奉茶的小太监,手指轻触盏壁,声音冷冷道:“茶凉了,换一杯来。”话落,余光扫了一眼在旁的贾廉。
雨虽不大,却十分密集,借着风势往人身上招呼。
“娘娘何苦在意那对玉雁,白白惹了皇上不快。”到了正阳宫,沧伈亲力亲为,服侍着皇后娘娘换下沾了潮气的衣裳。
“初二那日,我到御书房请安,便见皇上把玩着那双白雁,神情之间…颇有意趣。”皇后的声音平静,不见半丝拈酸吃醋,从容道:“皇上冷情,怎会将此等与男女姻缘相联之物摆在眼前?”
“方才听贾廉的意思,似乎这玉雁是皇上两年前秋节得的…”沧伈稍加思索,揣度道:“娘娘可记得,端和二十六年八月十五正是淳贤皇贵妃的忌日。”
皇后闻言微怔,静默良久。“如何不记得,淳贤皇贵妃那般盛宠,足以令阖宫侧目。那年秋节…先皇还下令阖宫不得庆贺,以为贵妃祈福。当日,只有沈家的姑娘,入宫探望…”话音方落,手中的玉簪不小心摔落地上,碎成两截。
“娘娘!”玉碎乃凶兆,沧伈急忙将地上的玉簪拾起。
“你是说…不会的!”皇后并不在意玉簪落碎,满目皆是不可置信,道:“皇上素来痛恨先皇因情怠政,如何还会与沈氏女再有什么瓜葛?”
“娘娘方才说,六月初二见皇上把玩着那双玉雁…”沧伈亦是为这番推论深感震动,不自觉放低了声音。“正是永靖侯夫人带着姑娘,进宫谢恩那日。”
“若是如此,那接下来…”皇后只觉心乱如麻,攥着桌上的断口锋利半截玉簪,受疼方才撒手。警醒对沧伈道:“吩咐贾廉,近日在御前万要谨慎,暂且不可再传话与正阳宫。”
翌日午时,永靖侯府的老夫人入宫,并未按规矩先到正阳宫见礼皇后,而是径直到了仁寿宫。与太皇太后不知谈了什么,并未有半点风声传出,至宫门落钥方才回府。
次日早朝,皇上下旨,启用赋闲在家日久的永靖侯沈庭秋,领正一品中书令一职,与左相易殊同为百官之首,分管朝政。
圣旨一下,满朝哗然。沈氏素来被皇帝所忌惮,虽在大周盛名加身,却从未有历任永靖侯出任如此机要高官。
诸人想见沈氏素日行事低调内敛,鲜少议政,皆是等着沈庭秋抱病搪塞过去,结果却见他昂首阔步上前,不卑不亢领了旨意。
眼见朝局风云变幻,被新帝打压沉寂已久的世家出身官员皆是摩拳擦掌,而站在左相身后的诸位官员,眼见着皇上明晃晃的分权之举,不由人心惶惶。
更有那本就风吹便倒的墙头草之流,已悄悄给永靖侯府递出了橄榄枝。
此皆后话,不过半日,前朝众人还未及从沈庭秋扶摇直上的震惊中缓过神来,后宫又出一道圣旨…
沈家诸人齐聚主厅,宋诚亲自前来宣纸,朗声道:“圣旨到!”
沈明娇扶着祖母,方要跪下,便听宋诚极为气敬重道:“皇上特地嘱咐,老夫人年事已高,不必跪…”
老夫人气度雍容,不卑不亢坐回主位。
余下沈家诸人,依长幼尊卑有序,行跪礼。
沈明娇心里有数,皇室并非全然信任沈家,只是如今左相势强,父亲才趁新帝行制衡之术时复起,在前朝已是一人之下。彼长此消,她在后宫的位分,定是不会太高。姑母初入宫时,也不过是正三品婕妤,她如今…怕是还不及姑母当年。
沈明娇越想越觉心中不安,藏在袖中的手不由得紧握了几分。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朕惟赞襄内政、端重温恭之选。咨尔沈氏诞育名门夙标令问。端柔淑慎,性秉温庄。兹仰承太皇太后慈谕、以册宝、封尔为正二品懿妃、择吉日八月初一迁居永和宫。尔其淑慎有加、长怀谦谨、顾典册以答新恩钦哉!”
沈明娇只听得正二品懿妃几个字,不由得怔住,一时忘了谢恩。
“懿妃娘娘,谢恩吧。”宋诚见人忘了动作,悄声提醒道。
沈明娇回神,叩首,谢恩,尘埃落定。
“有劳公公,用些茶水。”沈庭秋听见女儿得了个正二品的位分,心中堵了数日的大石微微见亮,语气亦是轻快了几分。
“恭喜侯爷。”宋诚环顾四周,眼见诸随从皆是忙着安放宫里带出来的赏赐。微微侧身,打着哈哈说笑间示意沈庭秋到门旁,趁无人注意悄声道:“慧妃不日将晋为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