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陈教授没回来,宋禾带着两个小孩儿去了一趟外滩。
这时候的外滩远不及后世那般灯红酒绿,可它地理位置不错,处于海市中部,在民国时期还有一个十里洋场的称呼,所以在当下也是海市最繁华的地段之一。
大娃和米宝两人对这个地方可谓是心驰神往,他们穿过人民广场,途经国际饭店,最后来到这一片外滩。
外滩旁边便是黄浦江,两个男孩瞧的是外滩周围那些高大的建筑,宋禾则盯着黄浦江对岸的陆家嘴。
对岸的陆家嘴和他们所在的外滩形成鲜明对比,只见对岸平房连片,是危房危棚与违规建筑的集中地。
可就是这么一个地方,宋禾的眼神中,却好似对它露出憧憬,神往,与势在必得。
姐弟三人站在黄浦江边上,热浪席卷,将人吹得满身是汗。
宋禾突然对着两个兴致勃勃的男孩出声:“你们说,我要是在那儿买个房子怎样?”
她抬起手,指着对岸陆家嘴。
两个男孩呆愣一瞬。
“啊?”大娃露出个不解,“不是,咱们为什么要在这里买房子?”
他们家以后难道还会定居在这海市吗?
米宝也困惑:“要买,不该是买浦西这块儿?昨天谢昭庆说他家就在浦东,若是想来这,得先坐一趟公交车,再坐一趟轮渡,才能到这里。”
出行也忒麻烦了,难怪浦东的人都想在浦西买房呢,为了一间房子头都快挤破了。
宋禾慢悠悠走到一个阴影处,心想如果她不知道未来的事情,恐怕也会选择在浦西买房。
但是未来浦东的房价,那可以称得上是天价。
到那时候,第一代人没有买,第二代人就得压上一切身家去买,第三代人呢?
动辄大几千万的房价,第三代人干三辈子都买不起!
宋禾无法不心动,她上辈子在海市上大学的时候,就认识了一位陆家嘴有房的学姐。
这学姐是真潇洒,家里好几套房产,资产可以说是上亿。
在别人还勤勤恳恳去实习时,她已经自个儿当老板创业去了。
别人问她不怕亏本吗?
她咋说来着?
学姐说:亏本?没关系,亏就亏呗,我爸妈会给我兜底。
宋禾当时听了羡慕极了,人家随便卖一套房,就可以填上好几次创业而搞出来的窟窿。
就算一辈子躺平,每天吃喝玩乐,也能靠着收租过上中产生活。
现在,在明知以后陆家嘴房价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宋禾不抓着这个机会买房,她都能扇死自己!
等以后旧房子一拆,新房子一分,她也算是在陆家嘴有房的人了。
宋禾叹声气,感慨道:“你们开动脑筋想想,城市总归是要发展的。浦西发展完了,自然轮到浦东。海市是个大城市,在浦东发展前没买下房子,等它发展后,你再买可就难了。”
大娃和米宝有些懵逼。
他们不晓得未来,自然无法理解宋禾此时的想法。
如今是出门还要用介绍信的年代,他们无法想象以后的海市是个什么样。
不过姐姐想买,那也没关系。大娃和米宝很明白家里绝大部分钱都是姐姐赚的,既然是姐姐挣的钱,她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只是,家里如今的积蓄,足够在浦东买一套房子吗?
问起这个,宋禾露出笑容:“够肯定是够的,只是我并不打算花钱买。”
说着,她转过头看着两人:“还记得吗,谢昭庆不是说他家就在浦东?”
两人瞬间懂了宋禾的意思,姐姐这是想用设计图换房子!
大娃眼睛一亮,直愣愣地看着对岸陆家嘴,也不知道心中在想些什么。
米宝倒是谨慎问:“可设计图真能换来一套房子吗?”
这多亏本啊,有谁愿意用几张图画换一套房子呢?
宋禾拍拍米宝肩膀:“五张不够就十张,十张不够就十五张,只要量够,他总是会同意的。”
关键是,谢昭庆这个人野心大。
他能够狠得下心,在这种年代就知道原创设计图的重要性。
宋禾听得出来他有布料进货渠道,又有成衣售卖渠道,背后还有靠山,这种人做的生意绝对不是小打小闹的小生意,而且正儿八经的大生意。
对于这种大生意,用两套浦东破房子换她手上十几张设计图,这不过分吧?
真不过分。
宋禾姐弟三人看了会儿外滩,又去看了汽车工业展览。
汽车工业展览馆面积颇大,里头摆放着好几辆小汽车。
这还是大娃和米宝头一次,近距离地观察汽车或者触碰汽车。
整个展览馆里只有汽车这一样东西,可他们也半点不无聊,看得那叫一个津津有味。
等到太阳西斜,时间已到下午四点时,宋禾才拉着两个恋恋不舍的男孩离开展览馆。
他们沿着外滩走了好一段路,见识苏州河口,看到苏州河上的帆船,以及在帆船上生活的人家。
走了半个多小时,来到一处公交车站。足足转了两趟公交车,他们才在六点半时回到旅社。
陈教授依旧没回来,不过她让人带了个话,说是今天晚上在朋友家休息。
今天他们也走了一天,估摸着得有好几万步,累得真是够呛。
所以宋禾三人匆匆吃个晚饭,洗漱完后躺床上,没一会儿就睡了过去。
不对,宋禾倒是写了两封信。一封是寄给远在兴隆县的小妹,另一封是寄给不知道在哪个旮旯角待着的陆清淮。
两封信上内容差不多,都是写她带着大娃米宝两人来了海市,意在参加一个研讨会。
只是在开会前的两天,他们姐弟几人又到处游玩,去了新世界,去了海市外滩,明儿还打算去另一个地方玩。
因为她现在困得很,所以两封信写的都不长。
为啥好好的会想起写信呢?主要是宋禾发现楼底下有个邮局,明儿出门时正好可以把信寄走。
宋禾除了寄信外,又给小妹装了整整一斤的大白兔奶糖。
要问全国什么地方的大白兔奶糖最多?
那肯定是海市。
她上午在新世界时足足买了三斤大白兔!
至于陆清淮……算了,宋禾犹豫片刻还是没打算给他寄。
他工作单位保密,平时信件也得检查,那么寄过去的东西肯定也是要经过层层检查。
宋禾怕到时候检查人员还得把一个个奶糖给打开,平白给人家增加了多少工作量啊。
嗯,不是她舍不得,真不是!
宋禾把信件和大白兔放好后,就倒头睡了过去。
夜晚的海市并不像平和县那么安静。
街道上有昏黄的路灯,还有在夜色中匆匆行走的过路人。
苏州河的水几乎孕育了海市,她安安静静地流淌着,然后流入黄浦江中。
海市的夜色,是静谧的,美好的。
——
同一时间,浦东的一片平房居民房区,有一人才回到家中。
谢昭庆踮着脚,小心翼翼地走过这条湿漉漉的小巷,然后拐个弯,在一处院子前停下。
他敲敲门,片刻后,门就从里头打开了。
只见有个小男孩探出头,然后露出个笑来:“哥你可回家了,吃饭没,快来吃饭。”
谢昭庆到了此刻才露出疲惫的神情,摸摸弟弟的头,把门关上后去到厨房中。
厨房的锅里有温热的面条,面条上还铺着一个煎鸡蛋。
今天一整个白天他就吃了一份卤肉面,肚子饿得一抽一抽疼。
昏黄的灯光下,谢昭庆呼呼吸着面条,没两口就把一大碗面条给吃完,露出个饱食餍足的模样。
明明这面条清汤寡水的,和今天中午的卤肉面完全不能比,但他好似还吃得更香甜一些。
谢昭庆放下饭碗,脸上颇有些感慨。
别看他是土生土长的海市人,但还真不如今天中午那三姐弟有钱。
今天中午他点了一份卤肉面,可心中疼的都快滴血。要不是为了面子,他根本不舍得这么吃。
可那三姐弟红烧肉说点就点,白白的大米饭更是上三碗。
他那时候没流口水,完全是他定力好!
家家户户都有本难念的经,谢昭庆觉得自家的经格外难念。
他爹在浦东的化工厂上班,是一线工人。级别虽然高,工资虽然多,但是却也疾病缠身。而他妈是在厂里食堂上班的,因为只是个帮厨,所以工资没多少。
爹妈孩子生得多,谢昭庆头顶上有个大姐,几年前下乡去了。他是老二,底下还有四个弟妹。
老三身体不好,一个月里有半个月在生病。
老四才七岁的年纪,正在给他烧水,平常包了家里的家务活,能给他分担一些压力。
老五老六岁数小,一个三岁多,一个一岁多。
毫不夸张地讲,谢昭庆平生什么都不怕,就怕他妈肚子大。
如今呢,家里八口人,只有三个能赚钱,可是花钱的地方却一点儿都不算少。
大姐运气不好,被分配到西北农场中去。即使他没有去看过,可想也能想的出来,那里的环境是有多恶劣。
谢昭庆觉得不能把大姐一个人给扔到那儿就不管了,毕竟她也算是替他们几个兄弟姐妹下乡的。
因此,谢昭庆每个月要寄些物资给大姐,这就是一笔大花费了。
再加上三妹的医药费营养费,还有弟妹学费,家里生活费等等,都能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家里的状况直到谢昭庆能赚钱了,才改善许多。
不过如今,他又有一个新愿望,那就是在浦西买一套房子。
如今家里省吃俭用,也是为了攒钱在浦西买一套房子。
洗完澡后,谢昭庆十分小心地将身上换下来的这套衣服给洗了,又晾开抖平。
回到卧室,他四弟已经沉沉睡去。
谢昭庆还睡不着,他正在书桌前算账。
平日他们一伙人赚得多,可上缴的也多。要不他们这一群没背景的普通人,怎么拿到好布料,又怎么接触到好源,甚至怎么在那群红袖章的眼皮子底下做买卖。
所以吧,宋禾觉得他们做的是大生意,这也没什么问题。
可他们这个大生意,自己却着实赚不到多少钱。
然而今日,谢昭庆却在宋禾身上看到一条出路。
从未接触过服装设计的他,懵懵懂懂地摸索出这么一句话:设计,是一件衣服的灵魂。
一个好的设计能让产品由低端到高端,而卖高端产品的,往往比卖低端产品的更加挣钱。
在这么一个平凡的晚上,谢昭庆突然悟了。
第二日,宋禾醒来后神清气爽,匆忙吃了早饭,带着昨日写好的信,和大娃米宝一块儿下楼。
“姐姐,小陆哥在哪儿?”
大娃瞥见信封上“陆清淮”三个字,忍不住缠着宋禾低声问。
米宝也竖着耳朵。
宋禾无奈摊手:“这我还真不知道,你们小陆哥每次回信的地址都不一样,我也就只能按照那回信上的地址去寄。”
大娃哀叹一声:“我也想和他通信,我都不晓得他怎么样了!”
宋禾此刻正好在寄信,于是顺口道:“你们可以现在写,写完了一块儿寄去。”
邮局里不仅有让人写信的地方,还有可以帮忙代笔的工作人员。
大娃和米宝顿时高兴了,兴冲冲地找工作人员拿了纸笔,然后站在柜台前唰唰唰写起信来。
大娃主要是控诉陆清淮拐走自己姐姐的行为,控诉他为何一声不响地就成了他姐夫!
紧接着,又说起自己这几年发生的事情。
说他如今已经高中毕业了,再过一段时间就得找工作去了。
然后又暗搓搓地显摆自己的身高,特意说明自己如今是整个家里最高的人,没准比小陆哥还要高。
写着写着,大娃突然想起自己年幼时生的那场大病,想起小陆哥哥背着自己,在田埂上奔跑的那个夜晚。
学校中,老师总是让写父亲。
可大娃已经把亲爹忘得差不多了,每次写起“宽厚的肩膀”时,总是会想到小陆哥哥。
两兄弟在一块儿待久了,有时候后思维都是想同的。
大娃首先是控诉,米宝首先也是控诉。
不过他控诉的是姐姐,详细说明了姐姐有多么坑弟弟,把前两天在火车上发生的事儿都说了出来。
紧接着又控诉大娃,说他多么不讲理,说他脑袋瓜子至今还转不过弯,被姐姐一忽悠,就把火力对准了他。
不过最让米宝气愤的,还是大娃袜子真的太臭了!!!
他在信上说,自己洗他袜子时,恨不得自己能够嗅觉失灵!
最后,表达了一番对陆清淮的思念,期盼他能够回信。
因为赶着要去浦东,两人奋笔疾书写了整整一页后就停了下来。
宋禾帮忙把信装好:“想说的确定都说完了吧?”
大娃和米宝点点头。
宋禾不会去看他们信中的内容,甚至大娃和米宝都不会去看对方写了些什么。
寄完信后,三人又去找邮局的工作人员,问了一下去浦东的线路。
最后倒了两班车,乘坐一趟轮渡,他们终于在上午十点多时,到达浦东。
快至中午的阳光,十分热烈。散发出来的热量,似乎能把地上的水分都给烤干。
可他们站的地方是江边,渡口处人来人往的,江水很容易被人们带到土地上。
所以无论阳光多么热烈,都烤不干这片土地。
江边风大,但那风不是清凉的,给人感觉就跟空调外机吹出的风一模一样。
宋禾满头大汗,将手盖在眼睛上方,眯着眼望向远处。
浦西能让她看到一丝后世海市的影子,可浦东却完全不能。
此刻的浦东就是棚户区集结地,她无法把脚下的这片土地,与后世闻名内外的陆家嘴对上号。
宋禾略微有些懵逼。
她表情复杂,一旁的大娃和米宝更是复杂。
大娃望着泥泞的道路喃喃道:“这里……姐姐你确定要在这里买房吗?”
米宝扶着宋禾,小心翼翼走到干燥的地方。
宋禾稍微看一看后,没有犹豫地往前走,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娃她依旧要在这里买房。
其实离开江边后,路还是十分好走的。
从前的陆家嘴叫烂泥渡,听这名字就知道陆家嘴从前是个什么环境。
到了五六十年代,政府有修整过一次,从那儿之后,路就好走许多了。
宋禾三人又坐一趟公交车,来到那家十分著名的羊肉面馆,她昨儿和谢昭庆约定好了,他们在这里见面。
他们约定的是中午十一点钟,宋禾到时正巧十一点。
大老远的,宋禾就看到谢昭庆站在面馆门口。
他不断朝着宋禾他们招手,笑容很是灿烂,甚至直直跑了过来。
谢昭庆:“带了没?”
宋禾点点头:“带了。”
谢昭庆脸色轻松:“那你们跟我来,咱们找个地方细细说。”
宋禾点头,跟上前去。
这时候的外滩远不及后世那般灯红酒绿,可它地理位置不错,处于海市中部,在民国时期还有一个十里洋场的称呼,所以在当下也是海市最繁华的地段之一。
大娃和米宝两人对这个地方可谓是心驰神往,他们穿过人民广场,途经国际饭店,最后来到这一片外滩。
外滩旁边便是黄浦江,两个男孩瞧的是外滩周围那些高大的建筑,宋禾则盯着黄浦江对岸的陆家嘴。
对岸的陆家嘴和他们所在的外滩形成鲜明对比,只见对岸平房连片,是危房危棚与违规建筑的集中地。
可就是这么一个地方,宋禾的眼神中,却好似对它露出憧憬,神往,与势在必得。
姐弟三人站在黄浦江边上,热浪席卷,将人吹得满身是汗。
宋禾突然对着两个兴致勃勃的男孩出声:“你们说,我要是在那儿买个房子怎样?”
她抬起手,指着对岸陆家嘴。
两个男孩呆愣一瞬。
“啊?”大娃露出个不解,“不是,咱们为什么要在这里买房子?”
他们家以后难道还会定居在这海市吗?
米宝也困惑:“要买,不该是买浦西这块儿?昨天谢昭庆说他家就在浦东,若是想来这,得先坐一趟公交车,再坐一趟轮渡,才能到这里。”
出行也忒麻烦了,难怪浦东的人都想在浦西买房呢,为了一间房子头都快挤破了。
宋禾慢悠悠走到一个阴影处,心想如果她不知道未来的事情,恐怕也会选择在浦西买房。
但是未来浦东的房价,那可以称得上是天价。
到那时候,第一代人没有买,第二代人就得压上一切身家去买,第三代人呢?
动辄大几千万的房价,第三代人干三辈子都买不起!
宋禾无法不心动,她上辈子在海市上大学的时候,就认识了一位陆家嘴有房的学姐。
这学姐是真潇洒,家里好几套房产,资产可以说是上亿。
在别人还勤勤恳恳去实习时,她已经自个儿当老板创业去了。
别人问她不怕亏本吗?
她咋说来着?
学姐说:亏本?没关系,亏就亏呗,我爸妈会给我兜底。
宋禾当时听了羡慕极了,人家随便卖一套房,就可以填上好几次创业而搞出来的窟窿。
就算一辈子躺平,每天吃喝玩乐,也能靠着收租过上中产生活。
现在,在明知以后陆家嘴房价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宋禾不抓着这个机会买房,她都能扇死自己!
等以后旧房子一拆,新房子一分,她也算是在陆家嘴有房的人了。
宋禾叹声气,感慨道:“你们开动脑筋想想,城市总归是要发展的。浦西发展完了,自然轮到浦东。海市是个大城市,在浦东发展前没买下房子,等它发展后,你再买可就难了。”
大娃和米宝有些懵逼。
他们不晓得未来,自然无法理解宋禾此时的想法。
如今是出门还要用介绍信的年代,他们无法想象以后的海市是个什么样。
不过姐姐想买,那也没关系。大娃和米宝很明白家里绝大部分钱都是姐姐赚的,既然是姐姐挣的钱,她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只是,家里如今的积蓄,足够在浦东买一套房子吗?
问起这个,宋禾露出笑容:“够肯定是够的,只是我并不打算花钱买。”
说着,她转过头看着两人:“还记得吗,谢昭庆不是说他家就在浦东?”
两人瞬间懂了宋禾的意思,姐姐这是想用设计图换房子!
大娃眼睛一亮,直愣愣地看着对岸陆家嘴,也不知道心中在想些什么。
米宝倒是谨慎问:“可设计图真能换来一套房子吗?”
这多亏本啊,有谁愿意用几张图画换一套房子呢?
宋禾拍拍米宝肩膀:“五张不够就十张,十张不够就十五张,只要量够,他总是会同意的。”
关键是,谢昭庆这个人野心大。
他能够狠得下心,在这种年代就知道原创设计图的重要性。
宋禾听得出来他有布料进货渠道,又有成衣售卖渠道,背后还有靠山,这种人做的生意绝对不是小打小闹的小生意,而且正儿八经的大生意。
对于这种大生意,用两套浦东破房子换她手上十几张设计图,这不过分吧?
真不过分。
宋禾姐弟三人看了会儿外滩,又去看了汽车工业展览。
汽车工业展览馆面积颇大,里头摆放着好几辆小汽车。
这还是大娃和米宝头一次,近距离地观察汽车或者触碰汽车。
整个展览馆里只有汽车这一样东西,可他们也半点不无聊,看得那叫一个津津有味。
等到太阳西斜,时间已到下午四点时,宋禾才拉着两个恋恋不舍的男孩离开展览馆。
他们沿着外滩走了好一段路,见识苏州河口,看到苏州河上的帆船,以及在帆船上生活的人家。
走了半个多小时,来到一处公交车站。足足转了两趟公交车,他们才在六点半时回到旅社。
陈教授依旧没回来,不过她让人带了个话,说是今天晚上在朋友家休息。
今天他们也走了一天,估摸着得有好几万步,累得真是够呛。
所以宋禾三人匆匆吃个晚饭,洗漱完后躺床上,没一会儿就睡了过去。
不对,宋禾倒是写了两封信。一封是寄给远在兴隆县的小妹,另一封是寄给不知道在哪个旮旯角待着的陆清淮。
两封信上内容差不多,都是写她带着大娃米宝两人来了海市,意在参加一个研讨会。
只是在开会前的两天,他们姐弟几人又到处游玩,去了新世界,去了海市外滩,明儿还打算去另一个地方玩。
因为她现在困得很,所以两封信写的都不长。
为啥好好的会想起写信呢?主要是宋禾发现楼底下有个邮局,明儿出门时正好可以把信寄走。
宋禾除了寄信外,又给小妹装了整整一斤的大白兔奶糖。
要问全国什么地方的大白兔奶糖最多?
那肯定是海市。
她上午在新世界时足足买了三斤大白兔!
至于陆清淮……算了,宋禾犹豫片刻还是没打算给他寄。
他工作单位保密,平时信件也得检查,那么寄过去的东西肯定也是要经过层层检查。
宋禾怕到时候检查人员还得把一个个奶糖给打开,平白给人家增加了多少工作量啊。
嗯,不是她舍不得,真不是!
宋禾把信件和大白兔放好后,就倒头睡了过去。
夜晚的海市并不像平和县那么安静。
街道上有昏黄的路灯,还有在夜色中匆匆行走的过路人。
苏州河的水几乎孕育了海市,她安安静静地流淌着,然后流入黄浦江中。
海市的夜色,是静谧的,美好的。
——
同一时间,浦东的一片平房居民房区,有一人才回到家中。
谢昭庆踮着脚,小心翼翼地走过这条湿漉漉的小巷,然后拐个弯,在一处院子前停下。
他敲敲门,片刻后,门就从里头打开了。
只见有个小男孩探出头,然后露出个笑来:“哥你可回家了,吃饭没,快来吃饭。”
谢昭庆到了此刻才露出疲惫的神情,摸摸弟弟的头,把门关上后去到厨房中。
厨房的锅里有温热的面条,面条上还铺着一个煎鸡蛋。
今天一整个白天他就吃了一份卤肉面,肚子饿得一抽一抽疼。
昏黄的灯光下,谢昭庆呼呼吸着面条,没两口就把一大碗面条给吃完,露出个饱食餍足的模样。
明明这面条清汤寡水的,和今天中午的卤肉面完全不能比,但他好似还吃得更香甜一些。
谢昭庆放下饭碗,脸上颇有些感慨。
别看他是土生土长的海市人,但还真不如今天中午那三姐弟有钱。
今天中午他点了一份卤肉面,可心中疼的都快滴血。要不是为了面子,他根本不舍得这么吃。
可那三姐弟红烧肉说点就点,白白的大米饭更是上三碗。
他那时候没流口水,完全是他定力好!
家家户户都有本难念的经,谢昭庆觉得自家的经格外难念。
他爹在浦东的化工厂上班,是一线工人。级别虽然高,工资虽然多,但是却也疾病缠身。而他妈是在厂里食堂上班的,因为只是个帮厨,所以工资没多少。
爹妈孩子生得多,谢昭庆头顶上有个大姐,几年前下乡去了。他是老二,底下还有四个弟妹。
老三身体不好,一个月里有半个月在生病。
老四才七岁的年纪,正在给他烧水,平常包了家里的家务活,能给他分担一些压力。
老五老六岁数小,一个三岁多,一个一岁多。
毫不夸张地讲,谢昭庆平生什么都不怕,就怕他妈肚子大。
如今呢,家里八口人,只有三个能赚钱,可是花钱的地方却一点儿都不算少。
大姐运气不好,被分配到西北农场中去。即使他没有去看过,可想也能想的出来,那里的环境是有多恶劣。
谢昭庆觉得不能把大姐一个人给扔到那儿就不管了,毕竟她也算是替他们几个兄弟姐妹下乡的。
因此,谢昭庆每个月要寄些物资给大姐,这就是一笔大花费了。
再加上三妹的医药费营养费,还有弟妹学费,家里生活费等等,都能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家里的状况直到谢昭庆能赚钱了,才改善许多。
不过如今,他又有一个新愿望,那就是在浦西买一套房子。
如今家里省吃俭用,也是为了攒钱在浦西买一套房子。
洗完澡后,谢昭庆十分小心地将身上换下来的这套衣服给洗了,又晾开抖平。
回到卧室,他四弟已经沉沉睡去。
谢昭庆还睡不着,他正在书桌前算账。
平日他们一伙人赚得多,可上缴的也多。要不他们这一群没背景的普通人,怎么拿到好布料,又怎么接触到好源,甚至怎么在那群红袖章的眼皮子底下做买卖。
所以吧,宋禾觉得他们做的是大生意,这也没什么问题。
可他们这个大生意,自己却着实赚不到多少钱。
然而今日,谢昭庆却在宋禾身上看到一条出路。
从未接触过服装设计的他,懵懵懂懂地摸索出这么一句话:设计,是一件衣服的灵魂。
一个好的设计能让产品由低端到高端,而卖高端产品的,往往比卖低端产品的更加挣钱。
在这么一个平凡的晚上,谢昭庆突然悟了。
第二日,宋禾醒来后神清气爽,匆忙吃了早饭,带着昨日写好的信,和大娃米宝一块儿下楼。
“姐姐,小陆哥在哪儿?”
大娃瞥见信封上“陆清淮”三个字,忍不住缠着宋禾低声问。
米宝也竖着耳朵。
宋禾无奈摊手:“这我还真不知道,你们小陆哥每次回信的地址都不一样,我也就只能按照那回信上的地址去寄。”
大娃哀叹一声:“我也想和他通信,我都不晓得他怎么样了!”
宋禾此刻正好在寄信,于是顺口道:“你们可以现在写,写完了一块儿寄去。”
邮局里不仅有让人写信的地方,还有可以帮忙代笔的工作人员。
大娃和米宝顿时高兴了,兴冲冲地找工作人员拿了纸笔,然后站在柜台前唰唰唰写起信来。
大娃主要是控诉陆清淮拐走自己姐姐的行为,控诉他为何一声不响地就成了他姐夫!
紧接着,又说起自己这几年发生的事情。
说他如今已经高中毕业了,再过一段时间就得找工作去了。
然后又暗搓搓地显摆自己的身高,特意说明自己如今是整个家里最高的人,没准比小陆哥还要高。
写着写着,大娃突然想起自己年幼时生的那场大病,想起小陆哥哥背着自己,在田埂上奔跑的那个夜晚。
学校中,老师总是让写父亲。
可大娃已经把亲爹忘得差不多了,每次写起“宽厚的肩膀”时,总是会想到小陆哥哥。
两兄弟在一块儿待久了,有时候后思维都是想同的。
大娃首先是控诉,米宝首先也是控诉。
不过他控诉的是姐姐,详细说明了姐姐有多么坑弟弟,把前两天在火车上发生的事儿都说了出来。
紧接着又控诉大娃,说他多么不讲理,说他脑袋瓜子至今还转不过弯,被姐姐一忽悠,就把火力对准了他。
不过最让米宝气愤的,还是大娃袜子真的太臭了!!!
他在信上说,自己洗他袜子时,恨不得自己能够嗅觉失灵!
最后,表达了一番对陆清淮的思念,期盼他能够回信。
因为赶着要去浦东,两人奋笔疾书写了整整一页后就停了下来。
宋禾帮忙把信装好:“想说的确定都说完了吧?”
大娃和米宝点点头。
宋禾不会去看他们信中的内容,甚至大娃和米宝都不会去看对方写了些什么。
寄完信后,三人又去找邮局的工作人员,问了一下去浦东的线路。
最后倒了两班车,乘坐一趟轮渡,他们终于在上午十点多时,到达浦东。
快至中午的阳光,十分热烈。散发出来的热量,似乎能把地上的水分都给烤干。
可他们站的地方是江边,渡口处人来人往的,江水很容易被人们带到土地上。
所以无论阳光多么热烈,都烤不干这片土地。
江边风大,但那风不是清凉的,给人感觉就跟空调外机吹出的风一模一样。
宋禾满头大汗,将手盖在眼睛上方,眯着眼望向远处。
浦西能让她看到一丝后世海市的影子,可浦东却完全不能。
此刻的浦东就是棚户区集结地,她无法把脚下的这片土地,与后世闻名内外的陆家嘴对上号。
宋禾略微有些懵逼。
她表情复杂,一旁的大娃和米宝更是复杂。
大娃望着泥泞的道路喃喃道:“这里……姐姐你确定要在这里买房吗?”
米宝扶着宋禾,小心翼翼走到干燥的地方。
宋禾稍微看一看后,没有犹豫地往前走,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娃她依旧要在这里买房。
其实离开江边后,路还是十分好走的。
从前的陆家嘴叫烂泥渡,听这名字就知道陆家嘴从前是个什么环境。
到了五六十年代,政府有修整过一次,从那儿之后,路就好走许多了。
宋禾三人又坐一趟公交车,来到那家十分著名的羊肉面馆,她昨儿和谢昭庆约定好了,他们在这里见面。
他们约定的是中午十一点钟,宋禾到时正巧十一点。
大老远的,宋禾就看到谢昭庆站在面馆门口。
他不断朝着宋禾他们招手,笑容很是灿烂,甚至直直跑了过来。
谢昭庆:“带了没?”
宋禾点点头:“带了。”
谢昭庆脸色轻松:“那你们跟我来,咱们找个地方细细说。”
宋禾点头,跟上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