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通往袁府的路上,多了这么几个人。一个少年艳阳高照却头戴蓑笠,后面跟着一蒙面的女子,搀着一位老婆婆。
走到袁府门前,看见门前种的两棵柳树。以前是放石狮子的,袁依小时候看见那石狮子就哭,后来就换成了两棵柳树。两棵树开始也有下人修剪,后来太奶奶说让这树自然生长,不修剪了。知道的人晓得这是袁府,不知道的看门口这两棵不规则的柳树,以为也不过就是平常富贵人家罢了。
太奶奶没想到的是,自己的无心之举,却被宦官于伟巧妙的利用。赵忠聊起袁府叛变,于宦也漫不经心地说,就看袁府前面的柳树,也全无长安之风,看上去倒是极像边塞的胡杨树的。可能袁帅要的就是边塞,和边塞的风格吧。
今年本是袁府极其兴旺的一年。袁统领率军西征,捷报频传。往年的将领班师回朝,朝廷奖赏白银,由赵大人和宦官于伟商议分派。平时是八万两,最高时开国统领赏过十万两。袁府回朝后,朝廷只给一万两。
这么一来后面向南出兵的吴将报恙在身,不愿出征,闲聊间说道:“别人不知道,咱们自己能不知道?自打有赏以来最高十万两,现如今却只有一万两,不去不去了。”于宦听说赶紧到吴府上澄清,赏银一万两只是针对袁统领来的,甚至与吴将明言,你与我向来交好,只要我美言一番,银子粮食自然不会少了你的。
袁统领曾问过负责此事的于宦一句,为何会有差距。于宦不回答,只是不停反问,谁告诉你的。这句话问的袁统领莫名奇妙,没有谁告诉我啊,朝中将领都知道啊。于伟不再做声。
派发一万两白银当日,于伟又气极败坏跑到赵夫人那里告状。于宦一见赵夫人便说今日袁统领刚找过他,神情极为恶劣的责问为什么只有自己是一万两,这事没这么简单,肯定是李将出来挑事。还说自己是多么的委屈,有人栽赃自己,袁统领还对自己大发脾气,自己真是太冤了。
自己明明对吴将军亲口说的,世间哪有不透风的墙,自己说的话倒又成了放屁了。
赵夫人一听,召人去问袁统领,袁统领莫名奇妙,我都两个月不见于伟,怎来今日与他争吵一说?
话传回赵夫人那里,赵夫人也蒙了,便由陈海波处理这些糟烂事。陈海波一听此事,对这宦官挑事的本事佩服的五体投地。后来他也只问于宦一句,说:“与银两相关本来是个人私事,你怎么肯定是李将告的密?你有证据吗?”
这一下把于宦问蒙了,心虚地答道:“也可能是我之前聊天说起,传到袁统领那里去的。”
本来就是自己造的谣,结果挖坑把自己埋了。
陈海波后来在袁府喝酒的时候对袁统领说,别和那种人一般见识。虽说不是个男人,这么点小破事能让他搅浑水搅到这种程度,太让人看不起了。
袁统领说,我没有看不起他。然后顿了一下,我根本看不见这个人。
最后一万两也不了了之,没了下文。因为赵夫人说边塞现在平了,没必要了。后来又说此次西征花费,需袁军退回四万两白银。
此消息一出,全军无声。这是在任何一段历史上听都没听说过的事情。袁统领想起此事也是伤心的,这与银钱无关。说到银两,也许无对错,但是自己一片心意一片付出被如此对待,任谁,都是不好受的。再后来有人栽赃袁统领叛国,赵夫人便对袁统领说,现情况特殊,四万两你就退一半就可以了。袁统领没有回话,径直回了府。
现今还是这棵树,似乎还能看到父亲落寞回府的背影,却已经物是人非了。
(。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