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
陈余儿无语。
燕王说的一针见血,而且全然是为了她好,她实在没法反驳什么。
可这燕王怎么总是这么热衷于教训自己呢?
这辈子数落自己最多的人除了他,就是她爹了。
莫非娶不成她当王妃,就改弦易辙自居为长辈了?在别人那没发现燕王这么好为人师啊?
燕王见陈余儿在一旁皱着眉头胡思乱想,又伸出手指点了一点她的额头。
陈余儿不满:“王爷,你又没长我几岁,不要总将我当小孩逗弄。我是北境大名鼎鼎的白袍将军,是皇上亲封的本朝第一女将军,威严着呢,好不好?”
燕王看着她,眉间眼底都是笑意:“长你几岁即是长,你在我心中就是小孩子。”
陈余儿盯着眼前这如玉男子,见他脸上微微带了酒意,眼中水光潋滟的,好看得简直有如妖魅。
低下头看看酒,抬起头看看他,又低下头看看酒。
燕王见她欲言又止的,心中好笑:“你到底想说什么?”
陈余儿吞吞吐吐:“就是,王爷长得太好看啦。”
燕王仰头哈哈大笑,笑声在月夜中辗转低徊,好似这北境的夜都醉了。
第二日众人在安国公房内商议战事。
匈奴此来号称二十万大军,刨去虚张声势的部分,十五万军马还是有的。
据北境一方探得的消息,匈奴单于乌维率长子乌孙和次子乌顿准备分成三路军马,分兵合击,最终拿下北境重镇也就是陈宅所在的林渚城。
但从大军集结至今,这传说中的三路军马也没有正式分兵,而是合兵一处往林渚方向进发,眼看就要到金微山了。
为什么没有分兵呢?
当然不是因为北境获取的情报错了。
而是因为,他们也在观望。
北境匈奴对峙这么多年,三年前匈奴也是大军浩浩荡荡前来,依然功亏一篑。
本想夺走北境十六州的,但除了击杀了白袍将军陈余之,半个州都没夺到。
这安国公陈昂就算病得要死了,还是有三个儿子在的,这三个儿子人人皆是虎将、极难对付。
匈奴大军暂时还不敢分兵,也想探探虚实。
因为两方接壤的地方战线过长,兵力如何分配本身就是个难题,何况双方交界处还有一些山脉,这地势起伏跌宕的,怕的就是包围与被包围的问题。
无论哪一方如果误入了对方的包围圈,被人集中兵力一通猛揍,都将是死路一条。
匈奴也想看看北境欲如何迎战。
安国公与燕王分析了匈奴此来形势,都决定——先坚壁清野。
这样的话,有几个好处。
第一,匈奴本就粮草匮乏,否则也不会没事儿就到北境肆行掳掠。
这十五万大军集结起来容易,可保证每天吃饱,很难。
如果单靠匈奴自己解决口粮问题,粮草筹措和转运都将分掉他们很大精力。
第二,匈奴来势汹汹,正要挫其锐气。
打仗都是再鼓衰、三鼓竭的。
这匈奴之兵个个狼子野心,避其锋芒并非懦弱,而是韬光养晦、保存实力。
第三,就是让安国公箭疮发作、病重将亡的流言传得再真一些。
陈家守北境这么多年了,每次都是匈奴兵甫一冒头,北境兵就开始穷追猛打。
如果北境之兵突然改攻势为守势,匈奴必然疑心林渚有变,可能是陈昂病死,临阵易帅。
这就足够让他们轻敌的了。
既然已达成共识,安国公和燕王决定,派陈吉之和陈庆之率两万军马共同去守应州,派陈有之率两万军马去守肃州,安国公、燕王和陈余儿共同坐镇林渚,将北境剩下的四万军马和燕王带来的五万军马合兵一处,在林渚城外与匈奴决一死战。
匈奴单于乌维自然不知道北境军马调配内情,但看北境兵破天荒地城门紧锁、拒不迎战。果如安国公和燕王所料,猜测陈昂病死,林渚生变,立刻分兵。
乌维派乌顿带两万兵去肃州,派乌孙仅带一万兵去应州,把剩下的十二万兵全押在了林渚,誓要雪三年前兵败之耻。
乌维下了军令之后心情很好。
出征之前自己让萨满巫师占了卜,没想到得出的是“往亡”二字。
大儿子乌孙以此苦劝自己不要出兵,自己还犹豫了几天。
好在二儿子乌顿聪明伶俐,告诉众人——往亡、往亡,就是我匈奴大军一到,他们北境之兵就亡了。绝对可以一战。
这说的还是北境之兵,现在看来,自己匈奴大军还未到,他陈昂就已经亡了。
这大儿乌孙实在愚拙,哪比得上他弟弟,这乌顿跟他母亲一样,长得又俊、心又巧、嘴又甜,自己将来这单于之位还是要传给乌顿。
管他谁嚼舌根说自己废长立幼呢!
虽然匈奴兵力部署按照自己的计划来了。
安国公和燕王还是有一事不好解决。
那就是兵力问题。
现在应州、肃州有三位陈家小将军镇守,实力与匈奴相当,应州甚至更胜一筹,可以不用担心了。
但林渚城北境九万兵对匈奴十二万,兵力上不占优势。
那就只有在战术上解决了。
安国公和燕王在房内看着地图,齐齐出声。
安国公:“余儿,你什么意见?”
燕王:“陈小将军,又有何妙计啊?”
安国公见燕王与自己不约而同、异口同声地向自己宝贝女儿问计,不禁颇有意味地看了燕王两眼,燕王浑然不觉,盯着陈余儿。
陈余儿头疼,这不是刚被批评完自己爱用险吗,不是刚谆谆教导自己不要总依赖奇谋巧计,打仗要精心谋算吗?
燕王这么厉害,还问她做什么?莫不是又诱她说些东西再借机批评一番?
看爹爹也看着自己,只好道:“要是我,就去烧单于乌维的粮草。”
安国公微笑,燕王挑眉。
这陈小将军的兵书还真是没白看。
火攻一般都是冲粮草去的,但想成功烧掉粮草并不容易。
因为你得知道敌方的粮草到底放在哪里,有多少兵镇守,以及怎么烧。
这就都是信息战的范畴了。
也就是说,我方间谍至少要探得粮草位置、军队口令和驻防暗号这几样保密工作做到天上去的军机。
不过这些可难不倒老廖。
那日陪燕王喝酒喝到一半老廖干什么去了,就是与我方间谍接头去了。
老廖虽然长得丑,优点那可多了去了。
首先就是自来熟,在老廖眼里只有两类人,一类是与他喝过酒的,还有一类就是尚未寻到机会与他喝酒的。
而只要与老廖喝过酒,百分之八十都能与老廖结成过命的交情。
老廖交朋友不分高低贵贱,管你是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一味以诚相待。
我有一两银子,你是我朋友,至少可花上半两。
你家高堂母亲与我亲娘又有什么分别?我在哪得了好吃的东西,就算跑着也要给我朋友他娘趁热送去。
这谁能不感动?
陈余儿常对老廖说,我们陈家人是攻城守城,你老廖是攻心夺心啊!他手下那些眼线、暗桩、探子、间谍,都是这么招揽来的。
说是招揽老廖可不服,这些人可都是他拿命拿心拿至诚至信换来的。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就在这最需要情报的时候,老廖的朋友队伍、情报集团把北境所需全部奉上。
剩下的,就是远远地实地勘察一下地形。
孙子不是说过吗——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就是——行兵必是无人之境,交战必是有利地形。
想去劫粮道、烧粮草,以及与匈奴的骑兵军团恶战,这地形险要是必要去看一看的。
燕王提出这个要求,安国公力劝燕王不要以身犯险。
这林渚城外大军环伺的,他燕王贵为王爷,千金之子理应坐不垂堂,怎么能到这么危险的地方去。
可这燕王性似诸葛孔明,诸葛一生唯谨慎,燕王是不事必躬亲就不放心。
安国公见拦不住燕王,只好派陈余儿陪同前去。
人带多了又怕目标大,被匈奴兵发觉,陈余儿可不像燕王那么谨慎,燕王上马之后才发现,这个刚组成的地形勘察小队,只有他、李颀、陈余儿和老廖四人。
燕王皱眉问:“不需要向导吗?”
陈余儿成竹在胸:“我就是向导。”
燕王:“可这人带得太少了些。”
陈余儿:“王爷,我们是被大军围城,能偷偷地四匹马出去不被人发觉就不易了。
您还真想大张旗鼓地告诉匈奴兵,我们带人看地形去了?
王爷莫怕,一切有我。”
燕王看着意气洋洋的陈余儿,哭笑不得。
陈小将军还真没吹牛,这北境辖地内的关隘山水,几乎没有一处她不熟悉。
连哪座山有哪些树,哪个岭上有几窝野猪,以及这些野猪何时长大,又何时娶妻生子、繁衍生息、子孙满堂的,陈余儿都一清二楚。
本就是与父兄常年征战走熟了的。
四哥战死之后,她还痛下苦功,又对各处地形险易重新梳理过,现在北境这山山水水完全印在她脑子里,莫说四个人,就是一个人她也敢孤身前去。
陈余儿无语。
燕王说的一针见血,而且全然是为了她好,她实在没法反驳什么。
可这燕王怎么总是这么热衷于教训自己呢?
这辈子数落自己最多的人除了他,就是她爹了。
莫非娶不成她当王妃,就改弦易辙自居为长辈了?在别人那没发现燕王这么好为人师啊?
燕王见陈余儿在一旁皱着眉头胡思乱想,又伸出手指点了一点她的额头。
陈余儿不满:“王爷,你又没长我几岁,不要总将我当小孩逗弄。我是北境大名鼎鼎的白袍将军,是皇上亲封的本朝第一女将军,威严着呢,好不好?”
燕王看着她,眉间眼底都是笑意:“长你几岁即是长,你在我心中就是小孩子。”
陈余儿盯着眼前这如玉男子,见他脸上微微带了酒意,眼中水光潋滟的,好看得简直有如妖魅。
低下头看看酒,抬起头看看他,又低下头看看酒。
燕王见她欲言又止的,心中好笑:“你到底想说什么?”
陈余儿吞吞吐吐:“就是,王爷长得太好看啦。”
燕王仰头哈哈大笑,笑声在月夜中辗转低徊,好似这北境的夜都醉了。
第二日众人在安国公房内商议战事。
匈奴此来号称二十万大军,刨去虚张声势的部分,十五万军马还是有的。
据北境一方探得的消息,匈奴单于乌维率长子乌孙和次子乌顿准备分成三路军马,分兵合击,最终拿下北境重镇也就是陈宅所在的林渚城。
但从大军集结至今,这传说中的三路军马也没有正式分兵,而是合兵一处往林渚方向进发,眼看就要到金微山了。
为什么没有分兵呢?
当然不是因为北境获取的情报错了。
而是因为,他们也在观望。
北境匈奴对峙这么多年,三年前匈奴也是大军浩浩荡荡前来,依然功亏一篑。
本想夺走北境十六州的,但除了击杀了白袍将军陈余之,半个州都没夺到。
这安国公陈昂就算病得要死了,还是有三个儿子在的,这三个儿子人人皆是虎将、极难对付。
匈奴大军暂时还不敢分兵,也想探探虚实。
因为两方接壤的地方战线过长,兵力如何分配本身就是个难题,何况双方交界处还有一些山脉,这地势起伏跌宕的,怕的就是包围与被包围的问题。
无论哪一方如果误入了对方的包围圈,被人集中兵力一通猛揍,都将是死路一条。
匈奴也想看看北境欲如何迎战。
安国公与燕王分析了匈奴此来形势,都决定——先坚壁清野。
这样的话,有几个好处。
第一,匈奴本就粮草匮乏,否则也不会没事儿就到北境肆行掳掠。
这十五万大军集结起来容易,可保证每天吃饱,很难。
如果单靠匈奴自己解决口粮问题,粮草筹措和转运都将分掉他们很大精力。
第二,匈奴来势汹汹,正要挫其锐气。
打仗都是再鼓衰、三鼓竭的。
这匈奴之兵个个狼子野心,避其锋芒并非懦弱,而是韬光养晦、保存实力。
第三,就是让安国公箭疮发作、病重将亡的流言传得再真一些。
陈家守北境这么多年了,每次都是匈奴兵甫一冒头,北境兵就开始穷追猛打。
如果北境之兵突然改攻势为守势,匈奴必然疑心林渚有变,可能是陈昂病死,临阵易帅。
这就足够让他们轻敌的了。
既然已达成共识,安国公和燕王决定,派陈吉之和陈庆之率两万军马共同去守应州,派陈有之率两万军马去守肃州,安国公、燕王和陈余儿共同坐镇林渚,将北境剩下的四万军马和燕王带来的五万军马合兵一处,在林渚城外与匈奴决一死战。
匈奴单于乌维自然不知道北境军马调配内情,但看北境兵破天荒地城门紧锁、拒不迎战。果如安国公和燕王所料,猜测陈昂病死,林渚生变,立刻分兵。
乌维派乌顿带两万兵去肃州,派乌孙仅带一万兵去应州,把剩下的十二万兵全押在了林渚,誓要雪三年前兵败之耻。
乌维下了军令之后心情很好。
出征之前自己让萨满巫师占了卜,没想到得出的是“往亡”二字。
大儿子乌孙以此苦劝自己不要出兵,自己还犹豫了几天。
好在二儿子乌顿聪明伶俐,告诉众人——往亡、往亡,就是我匈奴大军一到,他们北境之兵就亡了。绝对可以一战。
这说的还是北境之兵,现在看来,自己匈奴大军还未到,他陈昂就已经亡了。
这大儿乌孙实在愚拙,哪比得上他弟弟,这乌顿跟他母亲一样,长得又俊、心又巧、嘴又甜,自己将来这单于之位还是要传给乌顿。
管他谁嚼舌根说自己废长立幼呢!
虽然匈奴兵力部署按照自己的计划来了。
安国公和燕王还是有一事不好解决。
那就是兵力问题。
现在应州、肃州有三位陈家小将军镇守,实力与匈奴相当,应州甚至更胜一筹,可以不用担心了。
但林渚城北境九万兵对匈奴十二万,兵力上不占优势。
那就只有在战术上解决了。
安国公和燕王在房内看着地图,齐齐出声。
安国公:“余儿,你什么意见?”
燕王:“陈小将军,又有何妙计啊?”
安国公见燕王与自己不约而同、异口同声地向自己宝贝女儿问计,不禁颇有意味地看了燕王两眼,燕王浑然不觉,盯着陈余儿。
陈余儿头疼,这不是刚被批评完自己爱用险吗,不是刚谆谆教导自己不要总依赖奇谋巧计,打仗要精心谋算吗?
燕王这么厉害,还问她做什么?莫不是又诱她说些东西再借机批评一番?
看爹爹也看着自己,只好道:“要是我,就去烧单于乌维的粮草。”
安国公微笑,燕王挑眉。
这陈小将军的兵书还真是没白看。
火攻一般都是冲粮草去的,但想成功烧掉粮草并不容易。
因为你得知道敌方的粮草到底放在哪里,有多少兵镇守,以及怎么烧。
这就都是信息战的范畴了。
也就是说,我方间谍至少要探得粮草位置、军队口令和驻防暗号这几样保密工作做到天上去的军机。
不过这些可难不倒老廖。
那日陪燕王喝酒喝到一半老廖干什么去了,就是与我方间谍接头去了。
老廖虽然长得丑,优点那可多了去了。
首先就是自来熟,在老廖眼里只有两类人,一类是与他喝过酒的,还有一类就是尚未寻到机会与他喝酒的。
而只要与老廖喝过酒,百分之八十都能与老廖结成过命的交情。
老廖交朋友不分高低贵贱,管你是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一味以诚相待。
我有一两银子,你是我朋友,至少可花上半两。
你家高堂母亲与我亲娘又有什么分别?我在哪得了好吃的东西,就算跑着也要给我朋友他娘趁热送去。
这谁能不感动?
陈余儿常对老廖说,我们陈家人是攻城守城,你老廖是攻心夺心啊!他手下那些眼线、暗桩、探子、间谍,都是这么招揽来的。
说是招揽老廖可不服,这些人可都是他拿命拿心拿至诚至信换来的。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就在这最需要情报的时候,老廖的朋友队伍、情报集团把北境所需全部奉上。
剩下的,就是远远地实地勘察一下地形。
孙子不是说过吗——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就是——行兵必是无人之境,交战必是有利地形。
想去劫粮道、烧粮草,以及与匈奴的骑兵军团恶战,这地形险要是必要去看一看的。
燕王提出这个要求,安国公力劝燕王不要以身犯险。
这林渚城外大军环伺的,他燕王贵为王爷,千金之子理应坐不垂堂,怎么能到这么危险的地方去。
可这燕王性似诸葛孔明,诸葛一生唯谨慎,燕王是不事必躬亲就不放心。
安国公见拦不住燕王,只好派陈余儿陪同前去。
人带多了又怕目标大,被匈奴兵发觉,陈余儿可不像燕王那么谨慎,燕王上马之后才发现,这个刚组成的地形勘察小队,只有他、李颀、陈余儿和老廖四人。
燕王皱眉问:“不需要向导吗?”
陈余儿成竹在胸:“我就是向导。”
燕王:“可这人带得太少了些。”
陈余儿:“王爷,我们是被大军围城,能偷偷地四匹马出去不被人发觉就不易了。
您还真想大张旗鼓地告诉匈奴兵,我们带人看地形去了?
王爷莫怕,一切有我。”
燕王看着意气洋洋的陈余儿,哭笑不得。
陈小将军还真没吹牛,这北境辖地内的关隘山水,几乎没有一处她不熟悉。
连哪座山有哪些树,哪个岭上有几窝野猪,以及这些野猪何时长大,又何时娶妻生子、繁衍生息、子孙满堂的,陈余儿都一清二楚。
本就是与父兄常年征战走熟了的。
四哥战死之后,她还痛下苦功,又对各处地形险易重新梳理过,现在北境这山山水水完全印在她脑子里,莫说四个人,就是一个人她也敢孤身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