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法仪》日∶“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正以县,平以水。故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度。”

    去岁,大夏版图扩张之后,西北一带作为益州、西州(原西戎)、并州(突厥并入大夏的部分土地),以及西域诸国与中原的交界点,其位置便尤为的重要。

    圣上和皇后议定,大夏将全力发展西北。

    随后,原兵部侍郎陈循,调任西北雍州任刺史。

    但不论哪位手腕不俗的官员被派往西北主持大局,都得扶额只道"头疼"。

    西北河流不多,且时有干旱,土地略为贫瘠,若想成为能够养育一方的沃土,很是艰难。

    因此,从前平西军就算是在西北屯兵,也未能大量屯田,粮草多是由江南运送。

    而若要改变西北土地本身的弊病,所需耗费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皆太过庞大。就连当初手中握有大夏第一钱庄余庆丰的秦烟都没考虑过在西北有大动作,而是选择了在边境土地更为肥沃的神溪谷种粮。

    前些年,大夏国库空虚,又得留足军费以防随时可能发生的同突厥和西戎的边境冲突,因而并未在各处大兴水利。

    如前年的江南水患,漕运受阻,也是因河道年久失修而累积的结果。

    但西北如此要地,粮食不能自给自足,只能依赖从他处运送,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如今大战结束,大夏国力逐渐恢复,秦烟和封湛便决定将解决西北困局一事提上议程。

    而想要在西北屯田种粮,第一要务是解决水源匮乏的问题。

    西北已有的渠道因泥沙淤积,一旦遇大雨致河槽不稳,渠岸常有被冲毁的情况,几度兴废。虽历代兴修,但终归是治标不治本。

    因而,西北水事,除维修旧渠以外,恐还得兴修新渠

    工部侍郎林良,  接上令,  督办西北水务,  并带领部分工部和户部官员,  先行前去西北勘察。

    圣上命工部和户部,必在明年开春之前,拿出可行的方案以及估算出所费银钱。

    由于西北水事工程巨大,牵涉极广,因而按例,应派御史台官员进行监察。

    端王府世子作为皇室贵胄,将来的端王,身家丰厚,想必也不会受贿贪腐。

    且这位世子同工部和户部的众位官员,也并无私交,应当不会徇私。

    等等……并无私交

    言官们是否算漏了工部尚书秦府的某位千金……

    而平西军作为西北驻军,将由将军沈辞统领,全力配合工部在西北的修渠。

    沈辞本打算待开春后离京,但因临时接到护送北梁荣安县主的指令,因而便提前启程赴西北就任。

    另,在谢长渊向圣上请旨去往西北的第二日,宫中传出谕令,圣上允了。

    这个结果正如谢长渊预料中的那般。

    谢长渊不得不承认,圣上封湛的确是个明君,不会公私不分。

    谕旨上有言,谢长渊将被派往西北,同将军沈辞一道带领平西军协助工部处理水务。

    --

    封肃北到达西北雍州首府仓城时,是在腊月的一个傍晚。

    入城后,端王府的车架径直驶往城东的一座不大不小的宅子。

    封肃北下车时,脚步在车前一顿,他转头看向与面前宅子仅一墙之隔的另一所宅院,微沉的目光在紧闭的大门上停留了一瞬,而后收回视线,抬步进宅。

    早在封肃北回大夏之前,林述派来西北的人就将秦琳的消息传去了北梁。

    秦琳是同工部和户部一行人一同抵达的西北雍州,京中的众官员下榻之地是属于余庆丰名下的一所大宅。而秦琳一女子与那些官员同住不太方便,因而带着丫鬟和护卫租住了位于城东的一所小宅院。

    不需要封肃北点明,林述就派人花重金购入了与秦府琳小姐住所相邻的宅子,就连秦琳住的那所,也被林述的人几经周折写入了自家世子的名下。

    林述做事一向一点就透,在这方面,封肃北还算满意。

    工部和户部此次西北的任务颇重,就算是入冬后不方便外出勘探,他们也例行每日前去刺史衙署一同商讨公务。

    这批官员皆不准备回京过年,以免白白耽误一来一回的时间。

    待开春后,他们会再次立即组织探查地形和水源的情况,尽快将可行的方案拟定报回上京城定夺。

    最近,水务之事正是讨论到关键时期,一众官员每日都会在刺史衙署忙到快要天黑才会离开。

    而每每秦琳离开时,袁牧都表示不放心秦琳一个女子晚上出行,说要送她。

    秦琳的丫鬟……袁大人您是看不见小姐有护卫

    秦琳婉拒,但这位袁大人似乎很是执着,他的车依然会不远不近地跟着秦琳,直至秦琳下车进入宅院大门。

    而这日也是一样。

    袁牧看着秦琳进了宅子,但未吩咐车夫立即离开,而是在原处默了片刻。

    之前袁牧被端王府那位世子使了阴招后,他并没有争取同秦琳的婚约。

    如今琳小姐也来了西北,这是天意。

    在这段时间里,袁牧看到了琳小姐另外的一面。

    琳小姐聪慧过人,在讨论公务时,常有些独到的见解,鞭辟入里。外出翻山越岭探查地形,琳小姐也会与众人同去,不会多吭一声。

    这些无不让工部一众以及袁牧暗自称许。

    袁牧心中渐渐有些后悔,他后悔之前因对权势畏惧而退让。

    而此次,是否是个机会……

    -----

    伺候自家小姐梳洗时,丫鬟嘀咕道

    “小姐,隔壁好像住人了。”

    秦琳有些疲惫,她也不关心隔壁的邻居,只想赶紧休息,因而并未多想。

    秦琳宅子隔壁,林述进入书房时,封肃北正坐在书案后翻阅手上那册《天工开物》。

    林述行礼后道∶

    “世子,琳小姐回来了。”

    “嗯。”封肃北没有抬头,但是停在书册上某几个字的目光却迟迟未再移开。

    见自家世子没有别的吩咐,林述退了出去。

    林述并没有提是琳小姐那位前未婚夫送琳小姐回来的,不然他担心世子会忍不住冲过去。

    书房中,封肃北继续翻阅手上的书册。

    虽说他是为了别的目的请旨来的西北,但在其位,谋其政,他也不能辜负了圣上的信任。

    -----

    翌日一早,现任雍州刺史陈循着官服前来拜见端王府世子。

    端王府世子封肃北将坐镇雍州,督查西北水务的谕令,已先封肃北一步到达仓城。

    昨日傍晚,封肃北的车架一入仓城的城门,陈循就得到了消息,也知晓这位世子已自行安排了下榻宅院。

    而当时天色稍晚,陈循未免失礼,并未当即前来迎接,而是待第二日天明再来。

    陈循对端王府这位世子此时到来西北有些疑惑,毕竟西北水务还在探查期,具体实施的计划得待明年开春才会定下以及动工。

    这天寒地冻的,陈循可不觉得这位皇室贵胄会无缘无故地跑这地儿来闲晃。

    而世子这住所……

    陈循可是知道,这隔壁就是秦府那位琳小姐住的宅子。

    难道是为了这为小姐

    不过,如果是这两位的私事,那也同陈循无关。

    正厅中,陈循向坐于上首的封肃北汇报西北水务开展的情况∶

    "世子,工部和户部准备就在这几日将初步的方案递回上京,这几日在加紧商讨。"

    封肃北默了片刻,而后开口∶

    “他们进展得可还顺利”

    陈循回道∶

    "确实有些受阻,不过……"

    陈循语气微顿了下,神色未明地看了一眼首座的世子,而后继续道∶

    "皇后指派了工部尚书秦府的琳小姐到西北,这位琳小姐如今挂了工部六品主事的头衔,虽说官职不高,但这小姐还有些本事。”

    “时常在他们讨论遇上阻碍的时候,这秦小姐都能点破关窍,可谓得秦尚书真传了。”

    封肃北又默了片刻,而后开口∶

    “带我去看看。”

    -----

    刺史衙署。

    工部和户部众官员在见到端王府世子同雍州刺史陈大人一道进来的时候,都没有多惊讶,毕竟他们也提前得到了端王府这位世子即将督查西北水务的消息。

    一番见礼后,封肃北被刺史陈循请至上首就座,而后封肃北抬手示意,让众人继续。

    此时厅中摆放着一张很大的长条形桌案,上头堆着展开的书籍和图纸。

    方才封肃北进来时,同秦琳有着看似不经意的对视,两人皆很快将视线移开。

    而之后秦琳时有感到从上首那边传来的灼人视线,但似乎又只像是错觉。

    众官员起初因端王府世子在场,略有些放不开,但不多时,他们也就进入了处理公务的状态。

    "若仍是只沿用之前的旧渠道加以修缮,我担心这用不着一年又会因泥沙淤堵,渠岸会再次出现垮塌。”

    "我也有这个担心,至少应在原来水渠坡比较陡的位置增加新渠道以分流,减缓水流对渠岸的冲刷,延长水渠的使用年头。”

    “我同意,只看应在哪些位置增加新渠,既能既减少所费银钱,又能最大限度地起到改善渠道的作用。”

    ……

    工部众人就这个思路,以及前面探查的信息开始了讨论。

    此时,厅中坐在那张长书案中部的一名身材高瘦,气质清逸的年轻男子看了一眼在桌案末端没出声的秦琳,而后开口∶

    “诸位。”

    这名男子一出声,大家都停止了谈论。

    毕竟这位袁大人是秦尚书的爱徒,在工部的话语权也不轻。

    坐在封肃北下首的刺史陈循向封肃北介绍道∶

    "世子,这位是工部左丞袁牧,袁大人。"

    封肃北眸眼骤然眯起,周身泛起冷气。

    袁牧?

    是那位?

    

    (。手机版阅读网址:

章节目录

太子追妻风烟起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十一酒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161章 相邻,太子追妻风烟起,一本书并收藏太子追妻风烟起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