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半分山水半分缘 113 主动出击-第一权臣是病美人主角是原主吗
第二卷 半分山水半分缘 113 主动出击-第一权臣是病美人主角是原主吗-一代权臣-一本书
一代权臣
作者:笔讷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叶声瑜冷笑一声:“本官随时新来乍到,秋大人的民声却也有所耳闻。所谓‘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像秋大人的这样的人,下官实在不愿结交。还请便吧!”
(《论语·季氏》)
这是叶声瑜在用孔圣人“三损友”的话来辱骂秋仪之,当事的秋仪之尚且能保持克制,身旁的林叔寒却已是大怒。
只见他上前一步说道:“叶大人真是熟读圣人语录,那寒生就要请教大人一句‘仁者必有勇’是什么意思?‘见义不为,无勇也’又是什么意思?我看大人也没什么平叛的主张,不过是畏惧倭寇凶悍,又怕借住秋大人的力量平叛难免惹来非议,想在这里做缩头乌龟罢了。那圣人口中的仁、义、勇同大人又有什么关系?”
他骂得还不尽兴,又接着骂道:“大人守牧一方,辖内百姓饱受荼毒,是为不仁;同僚施援而却之不受,是为不义;端坐书斋不敢平叛,是为不勇。像你这样不仁、不义、不勇的官员,这么多圣贤书,不过是读到狗肚子里去罢了,岂能做一方百姓的父母?”
叶声瑜被他骂得脸上一阵青、一阵白,嗫喏了半天,才从牙缝中挤出几个字:“你……你居然敢辱骂朝廷命官……知……知罪吗?”
“哼!”林叔寒又凌霄一声,“像你这样的,也敢自称是朝廷命官?不过是头禄蠹罢了!你也不必苦心调查寒生身份,我便是林叔寒,在江南似乎也有些名气,大人想来抓我,便来抓好了。寒生还忙,不奉陪了!”
说罢,林叔寒转身就要往门外走去。
林叔寒方才这番话,正是秋仪之想说却碍于官声不能说出口的,他细听之下也觉得十分舒爽,近乎嘲笑似的朝叶声瑜作了个揖,道:“卑职少陪了,我们后会有期。”说着,便招呼尉迟霁明离开。
走到一半,秋仪之又扭过头来,对呆坐书桌之后的叶声瑜补了一句:“这个假倭寇,卑职也不要了,就留给大人好向上头报个功劳。”随即仰天大笑起来。
叶声瑜不知被秋仪之触动哪根神经,顿时暴怒起来,抄起桌上砚台,使劲往桌上一拍,喝道:“笑话!我这里你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来人呐,这几人有里通倭寇之嫌疑,给我把他们抓起来!”
秋仪之听了,扭过头,嘴角扬起轻蔑的笑容,压根都没理睬叶声瑜,径直就往门外走去。
叶声瑜见他全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心头更加恼怒,喝令道:“伍常锡,你傻了吗?还不快给本官,将这几个人给我抓了!”
伍常锡听了一愣,忙向上一步,向叶声瑜作了个揖:“叶大人,这位秋大人同末将也有一面之缘,我敢以身家性命担保,秋大人绝不可能暗通倭寇。”
伍常锡这几句话说得极合礼数,然而在叶声瑜听来,却十分刺耳,又高声骂道:“你一个武夫,懂什么?我叫你抓,你就去抓!少在这里给我聒噪!”
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伍常锡听了顶头上司叶声瑜这样明白无误的命令也是无法,连忙快步追上秋仪之,又招呼过身边十来个兵士,就将秋仪之三人围了起来。
尉迟霁明见状,立即挺身而出,护在秋仪之面前,抽出身边温灵娇送给她的那柄短刀,只待对面有些风吹草动,就要大动干戈。
秋仪之见了,赶紧将尉迟霁明拉过一旁,对伍常锡说道:“伍将军,你我也算是故人了,难道你也觉得在下有私通倭寇的嫌疑么?”
伍常锡面露难色道:“这个……末将对秋大人是信得过的,然而既然是我们州牧叶大人有令,末将却不敢不遵。叶大人虽然刻薄了些,却也不是不通情理之人,若大人能够服个输,说几句软话,末将再会同几个同袍好友一同作保,想必叶大人也不会为难秋大人的。”
秋仪之嘴巴一努,正待说话,却见一人从府衙之外快步跑步上来,他跑得甚是慌张,以至于在门槛上绊了一跤,顿时摔了个狗啃泥。
伍常锡见此人如此狼狈,暂且抛下秋仪之不管,一把将那人搀起来,没好气地说道:“张老三,你慌什么?也不怕摔破了脸!”
那张老三好不容易站稳身子,口中结结巴巴说道:“将、将、将、将军,大事不妙了,倭寇攻上来了!”
“什么!”伍常锡惊道,“我们这里是州府衙门,又人多势众的,难道倭寇竟有这样大的胆子,敢来进攻么?”
张老三忙回道:“将军,什么时候了,我还敢瞎说么?将军不信,就去外面看看,不知哪个说府衙里头金银财宝甚多,外面已经聚集了三百来个倭寇了!”
伍常锡见王老五一脸紧张的神情,已是信了他,连忙问道:“那中郎将李将军呢?他的大营就在旁边,怎么可能放任倭寇攻击府衙重地呢?”
张老三带着哭腔回答道:“李将军……李将军的脑袋都被挑在外头了……州府官军大营,怕也是被倭寇攻下来了!”
伍常锡听了愈发惊讶,这个姓李的中郎将,乃是明州最高军事长官,若真如张老三所言,连他都被倭寇杀害了,那倭寇乘胜攻击府衙也不是什么意料之外的事情。
想到这里,伍常锡反而冷静下来,拖过身边一个士卒,说道:“你这就跑到外面看看去,看看事情到底如何,立即回来复命。”
他又转身对秋仪之说道:“秋大人,还请稍安勿躁,在这里多留片刻,若真是倭寇大举来攻,想必用人之时,叶大人也不会为难大人的。”
正说着,方才那个被伍常锡派出去打探情况的士兵也已回来了,带着满脸的惊魂未定说道:“将军,倭寇真的攻过来了……那个,李将军脑袋都被砍下来,插在竹竿上示众呢!”
伍常锡听了,知道大事不妙,一声不吭急匆匆就往叶声瑜那边赶去。
过了移时,伍常锡才重又跑了回来。
秋仪之见他脸上除却紧张焦虑之外,还带了几分无奈神色,便开口问道:“伍将军,叶大人对在下有何发落?”
伍常锡叹口气说道:“叶大人根本就没提起秋大人,只是要末将等严守府衙,不能轻易出门平叛。”
秋仪之也是一愣,随即说道:“这样处置好没道理。我们堂堂大汉地方衙门,岂能被倭寇封锁?像这样缩头乌龟似的守得了一时,还能守得了一世么?就算是果真能守住,那倭寇攻击不成,恼羞成怒,必将迁怒于城中百姓,岂不是更加不可收拾?”
伍常锡又叹口气:“这样道理,末将也是懂的。可是叶大人毕竟是上官,末将岂能违抗他的指令?”
“迂腐!无能!”秋仪之喝道,“你一员战将,不想着怎么保家卫国、杀敌立功,成天在这种上传下达事情上动脑筋,能成得了什么大事?你在这里护住叶大人就好,在下却没这样好耐性,就要出门同倭寇交战,只求你不要阻拦就是了。”
说罢,秋仪之拂袖便领着林叔寒和温灵娇往门外而去。
伍常锡被秋仪之骂得满脸通红,憋了半晌,终于激发起胸中血性,对着秋仪之的背影说道:“秋大人且慢走,待末将同你一道行动!”
伍常锡话虽这样讲,然而他毕竟只是个检校官,手下听命于他的兵士,不过四五百人,现在能够调动的也就两百多人。听说门外挑战的倭寇有近三百人,自己手下这些兵士是绝对不够的。
因此伍常锡又串联了几个守护在明州府衙之内的同袍——他们有的愿意出门应战,有的不愿意;还有的虽有心一战却迫于叶声瑜的禁令只肯派兵供伍常锡调遣,自己则不愿领军出战——总之废了好大功夫,伍常锡才拼拼凑凑了五百来人。
于是伍常锡叫人打开明州府衙正门,麾下将士依墙列队,正对着那些耀武扬威的倭寇。
秋仪之见伍常锡虽颇有将才,然而手下军士一个个无精打采,显然没有什么战斗力;又见对面倭寇气势汹汹,队列之中又有一人身着红盔红甲,手拿一把短扇,似乎是中军指挥。
秋仪之便对伍常锡说道:“伍将军,不怕你怪在下口无遮拦。在下之前同倭寇较量过几次,知道倭寇凶悍异常,又颇有武艺在身,恐怕将军麾下这些将士,未必能与之正面抗衡……”
伍常锡一边听一边点头,暗想:当初在山阴县城之中,这个秋仪之仅凭二十来个亲兵,便能对抗上万官军的围攻尚且不落下风;如今连他都对那些倭寇高看一眼,想必自己手底下这几个老弱残兵,也未必就能杀退倭寇。
只听秋仪之继续说道:“将军可曾看见对面倭寇阵中那个红盔红甲之人了么?若是在下所料不虚,此人定是倭寇头目。有道是‘擒贼先擒王、射人先射马’,只要将此人杀死,那倭寇势必阵脚大乱,处置起来就容易多了。”
伍常锡听了,也觉得秋仪之的办法深通兵法,忙不迭地点头:“秋大人所言极是。不知大人有何对策?”
秋仪之说道:“劳烦伍将军率领麾下将士,摆出正面强攻的态势,大张旗鼓向倭寇推进,只是不要同其短兵相接。在下麾下十来个亲兵,数量虽少,却都是能征惯战之士,又有骏马助战,只要从旁边街道迂回而出,或许就能杀倭寇一个措手不及,将其头目挑落阵中!”
伍常锡沉思了一下,欣然点头道:“妙计!那末将便依令行事了!”
秋仪之也点点头,又道:“还有一事。在下身边这两位姑娘,还有这位林先生,全都手无缚鸡之力。在下冲锋之时,还请伍将军能够保全一二。”
秋仪之见伍常锡颔首答应,便与他约定暗号,又点起手下亲兵并尉迟霁明,齐齐跨上战马,也不直接向倭寇冲击,而是向府衙后面方向绕了个大圈子。
(《论语·季氏》)
这是叶声瑜在用孔圣人“三损友”的话来辱骂秋仪之,当事的秋仪之尚且能保持克制,身旁的林叔寒却已是大怒。
只见他上前一步说道:“叶大人真是熟读圣人语录,那寒生就要请教大人一句‘仁者必有勇’是什么意思?‘见义不为,无勇也’又是什么意思?我看大人也没什么平叛的主张,不过是畏惧倭寇凶悍,又怕借住秋大人的力量平叛难免惹来非议,想在这里做缩头乌龟罢了。那圣人口中的仁、义、勇同大人又有什么关系?”
他骂得还不尽兴,又接着骂道:“大人守牧一方,辖内百姓饱受荼毒,是为不仁;同僚施援而却之不受,是为不义;端坐书斋不敢平叛,是为不勇。像你这样不仁、不义、不勇的官员,这么多圣贤书,不过是读到狗肚子里去罢了,岂能做一方百姓的父母?”
叶声瑜被他骂得脸上一阵青、一阵白,嗫喏了半天,才从牙缝中挤出几个字:“你……你居然敢辱骂朝廷命官……知……知罪吗?”
“哼!”林叔寒又凌霄一声,“像你这样的,也敢自称是朝廷命官?不过是头禄蠹罢了!你也不必苦心调查寒生身份,我便是林叔寒,在江南似乎也有些名气,大人想来抓我,便来抓好了。寒生还忙,不奉陪了!”
说罢,林叔寒转身就要往门外走去。
林叔寒方才这番话,正是秋仪之想说却碍于官声不能说出口的,他细听之下也觉得十分舒爽,近乎嘲笑似的朝叶声瑜作了个揖,道:“卑职少陪了,我们后会有期。”说着,便招呼尉迟霁明离开。
走到一半,秋仪之又扭过头来,对呆坐书桌之后的叶声瑜补了一句:“这个假倭寇,卑职也不要了,就留给大人好向上头报个功劳。”随即仰天大笑起来。
叶声瑜不知被秋仪之触动哪根神经,顿时暴怒起来,抄起桌上砚台,使劲往桌上一拍,喝道:“笑话!我这里你说来就来?说走就走?来人呐,这几人有里通倭寇之嫌疑,给我把他们抓起来!”
秋仪之听了,扭过头,嘴角扬起轻蔑的笑容,压根都没理睬叶声瑜,径直就往门外走去。
叶声瑜见他全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心头更加恼怒,喝令道:“伍常锡,你傻了吗?还不快给本官,将这几个人给我抓了!”
伍常锡听了一愣,忙向上一步,向叶声瑜作了个揖:“叶大人,这位秋大人同末将也有一面之缘,我敢以身家性命担保,秋大人绝不可能暗通倭寇。”
伍常锡这几句话说得极合礼数,然而在叶声瑜听来,却十分刺耳,又高声骂道:“你一个武夫,懂什么?我叫你抓,你就去抓!少在这里给我聒噪!”
所谓官大一级压死人,伍常锡听了顶头上司叶声瑜这样明白无误的命令也是无法,连忙快步追上秋仪之,又招呼过身边十来个兵士,就将秋仪之三人围了起来。
尉迟霁明见状,立即挺身而出,护在秋仪之面前,抽出身边温灵娇送给她的那柄短刀,只待对面有些风吹草动,就要大动干戈。
秋仪之见了,赶紧将尉迟霁明拉过一旁,对伍常锡说道:“伍将军,你我也算是故人了,难道你也觉得在下有私通倭寇的嫌疑么?”
伍常锡面露难色道:“这个……末将对秋大人是信得过的,然而既然是我们州牧叶大人有令,末将却不敢不遵。叶大人虽然刻薄了些,却也不是不通情理之人,若大人能够服个输,说几句软话,末将再会同几个同袍好友一同作保,想必叶大人也不会为难秋大人的。”
秋仪之嘴巴一努,正待说话,却见一人从府衙之外快步跑步上来,他跑得甚是慌张,以至于在门槛上绊了一跤,顿时摔了个狗啃泥。
伍常锡见此人如此狼狈,暂且抛下秋仪之不管,一把将那人搀起来,没好气地说道:“张老三,你慌什么?也不怕摔破了脸!”
那张老三好不容易站稳身子,口中结结巴巴说道:“将、将、将、将军,大事不妙了,倭寇攻上来了!”
“什么!”伍常锡惊道,“我们这里是州府衙门,又人多势众的,难道倭寇竟有这样大的胆子,敢来进攻么?”
张老三忙回道:“将军,什么时候了,我还敢瞎说么?将军不信,就去外面看看,不知哪个说府衙里头金银财宝甚多,外面已经聚集了三百来个倭寇了!”
伍常锡见王老五一脸紧张的神情,已是信了他,连忙问道:“那中郎将李将军呢?他的大营就在旁边,怎么可能放任倭寇攻击府衙重地呢?”
张老三带着哭腔回答道:“李将军……李将军的脑袋都被挑在外头了……州府官军大营,怕也是被倭寇攻下来了!”
伍常锡听了愈发惊讶,这个姓李的中郎将,乃是明州最高军事长官,若真如张老三所言,连他都被倭寇杀害了,那倭寇乘胜攻击府衙也不是什么意料之外的事情。
想到这里,伍常锡反而冷静下来,拖过身边一个士卒,说道:“你这就跑到外面看看去,看看事情到底如何,立即回来复命。”
他又转身对秋仪之说道:“秋大人,还请稍安勿躁,在这里多留片刻,若真是倭寇大举来攻,想必用人之时,叶大人也不会为难大人的。”
正说着,方才那个被伍常锡派出去打探情况的士兵也已回来了,带着满脸的惊魂未定说道:“将军,倭寇真的攻过来了……那个,李将军脑袋都被砍下来,插在竹竿上示众呢!”
伍常锡听了,知道大事不妙,一声不吭急匆匆就往叶声瑜那边赶去。
过了移时,伍常锡才重又跑了回来。
秋仪之见他脸上除却紧张焦虑之外,还带了几分无奈神色,便开口问道:“伍将军,叶大人对在下有何发落?”
伍常锡叹口气说道:“叶大人根本就没提起秋大人,只是要末将等严守府衙,不能轻易出门平叛。”
秋仪之也是一愣,随即说道:“这样处置好没道理。我们堂堂大汉地方衙门,岂能被倭寇封锁?像这样缩头乌龟似的守得了一时,还能守得了一世么?就算是果真能守住,那倭寇攻击不成,恼羞成怒,必将迁怒于城中百姓,岂不是更加不可收拾?”
伍常锡又叹口气:“这样道理,末将也是懂的。可是叶大人毕竟是上官,末将岂能违抗他的指令?”
“迂腐!无能!”秋仪之喝道,“你一员战将,不想着怎么保家卫国、杀敌立功,成天在这种上传下达事情上动脑筋,能成得了什么大事?你在这里护住叶大人就好,在下却没这样好耐性,就要出门同倭寇交战,只求你不要阻拦就是了。”
说罢,秋仪之拂袖便领着林叔寒和温灵娇往门外而去。
伍常锡被秋仪之骂得满脸通红,憋了半晌,终于激发起胸中血性,对着秋仪之的背影说道:“秋大人且慢走,待末将同你一道行动!”
伍常锡话虽这样讲,然而他毕竟只是个检校官,手下听命于他的兵士,不过四五百人,现在能够调动的也就两百多人。听说门外挑战的倭寇有近三百人,自己手下这些兵士是绝对不够的。
因此伍常锡又串联了几个守护在明州府衙之内的同袍——他们有的愿意出门应战,有的不愿意;还有的虽有心一战却迫于叶声瑜的禁令只肯派兵供伍常锡调遣,自己则不愿领军出战——总之废了好大功夫,伍常锡才拼拼凑凑了五百来人。
于是伍常锡叫人打开明州府衙正门,麾下将士依墙列队,正对着那些耀武扬威的倭寇。
秋仪之见伍常锡虽颇有将才,然而手下军士一个个无精打采,显然没有什么战斗力;又见对面倭寇气势汹汹,队列之中又有一人身着红盔红甲,手拿一把短扇,似乎是中军指挥。
秋仪之便对伍常锡说道:“伍将军,不怕你怪在下口无遮拦。在下之前同倭寇较量过几次,知道倭寇凶悍异常,又颇有武艺在身,恐怕将军麾下这些将士,未必能与之正面抗衡……”
伍常锡一边听一边点头,暗想:当初在山阴县城之中,这个秋仪之仅凭二十来个亲兵,便能对抗上万官军的围攻尚且不落下风;如今连他都对那些倭寇高看一眼,想必自己手底下这几个老弱残兵,也未必就能杀退倭寇。
只听秋仪之继续说道:“将军可曾看见对面倭寇阵中那个红盔红甲之人了么?若是在下所料不虚,此人定是倭寇头目。有道是‘擒贼先擒王、射人先射马’,只要将此人杀死,那倭寇势必阵脚大乱,处置起来就容易多了。”
伍常锡听了,也觉得秋仪之的办法深通兵法,忙不迭地点头:“秋大人所言极是。不知大人有何对策?”
秋仪之说道:“劳烦伍将军率领麾下将士,摆出正面强攻的态势,大张旗鼓向倭寇推进,只是不要同其短兵相接。在下麾下十来个亲兵,数量虽少,却都是能征惯战之士,又有骏马助战,只要从旁边街道迂回而出,或许就能杀倭寇一个措手不及,将其头目挑落阵中!”
伍常锡沉思了一下,欣然点头道:“妙计!那末将便依令行事了!”
秋仪之也点点头,又道:“还有一事。在下身边这两位姑娘,还有这位林先生,全都手无缚鸡之力。在下冲锋之时,还请伍将军能够保全一二。”
秋仪之见伍常锡颔首答应,便与他约定暗号,又点起手下亲兵并尉迟霁明,齐齐跨上战马,也不直接向倭寇冲击,而是向府衙后面方向绕了个大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