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双方的火炮不停地呼啸袭来,女儿河两岸就如同下了一场大冰雹,一颗颗大小不等的炮子落下,都是一个大水柱冲天而起,接着便是一个个水花四溅开来。
一声声轰轰巨响中,不断有船只被击中霎时便四分五裂,哀嚎悲鸣之声不时传来,就连龙武水师的小型战船,都已有数艘被清军炮子击中。
好在此时清国还没有开花弹的技术,那些或是铁弹、或是石弹,还都是实心的,虽然能轻易将一些小船击穿、击裂,但轰击在龙武水师的战船上,却无大碍。
不过即使如此,清军猛烈的炮火轰击,也使得搭建浮桥的民夫心生恐惧,他们更慌乱的四下奔逃起来。
但吴三桂此刻已经是铁了心要攻到北岸去,又岂能容他们破坏了自己的计划,他早就派出家丁充当督战队,当场斩杀数人后才重新稳住了局面。
其实在战场之上,出现逃兵是不可避免的事,关键还是看如何处理逃兵!
战场之上,刀枪无眼,死伤亦在所难免,但每个人的心里素质承受能力却有不同,这其实与往日的训练无关。
一旦战斗过于惨烈,便会使人心生恐惧之意,而且,如果战事久拖不决,打得过于焦着,也会使得一些将士出现厌战的心理。
这种时候就会有人想要逃离战场,而一旦制止不及时,便会引发全营溃逃,甚至会全军因此而崩溃。
这样的例子可是太多太多了,就如历史上的那一场松锦大战,便是因大同总兵王朴率先奔逃,而引致全师溃败,十数万大明官军被满清鞑子一路追杀,死伤无数。
当然了,一营主将带头逃跑就无关逃兵之事,这已经是相当于逃将,而逃将也等同于叛国之罪,历史上大同总兵王朴也正是因此获罪,身死而名列。
所以,每临大战之时,必不可少的都要组建督战队,以防止个别人的溃逃,引发全师溃败的悲剧发生。
宁远军左营游击胡心水,此刻已然率众乘船渡过女儿河,在北岸占据了足有一里宽的滩头阵地,以掩护身后的明军继续搭桥铺板。
他们顶着清军的炮轰,以及鞑子射来的箭矢,举盾死死挡在前面,后边的将士们则抬上来一块块厚重的木板,迅速插入岸边的泥地之中。
不一刻,便搭建起来一座桥头的模样,原来他们是要两边一起搭建浮桥,齐头并进,在中间汇合成一处。
这种方法,或许除了宣府军将士之外,也就只有吴三桂的宁远军能够做到如此。
…………
女儿河上已然搭建起七八座浮桥,虽然还没有一处搭建完成,大军暂时仍不能通过浮桥渡河,但能够在清军炮火不断中做到如此,已属不易。
而在北岸的进展却是各不相同,白广恩与马科两镇兵马在前次大败之后,并未完全恢复过来。
尤其是白广恩所部,更是精锐不足,在清军阻击之下,进展缓慢,能保证蓟镇兵马在北岸的存在,已属难得。
而反观马科所部山海军,虽前次在乳峰山北侧也被多尔衮杀得大败,但得益于马科的反应快速,使得军中主力得以大部保存。
现在,他在女儿河北岸与清军有来有回,杀了个旗鼓相当,虽不能将清军逼退,但至少暂时也算是在北岸立住了脚跟。
不过,他们这两镇兵马所负责的浮桥,共有四处,其搭建的进度却是同样的缓慢,就算清军炮火猛烈,但与吴三桂所部进度相比,简直就没法看了。
随着不断有大小船只和木排抵达北岸,一门门小型火炮也不断从船上搬下来,使得宁远军左营实力大增,他们借助火炮之威,不断向前推进。
但在他们对面的汉军镶红旗、天佑军、天助军也不是孬种,尤其是天助军和天佑军,他们此前就能与鞑子虏骑杀得旗鼓相当,而今似乎比之前更为能战。
似乎只有朝鲜军差了一些,或许是因为他们仍然心向大明,没有尽全力,也或许是因为他们原本就是这幅样子。
就在胡心水眼看支持不住的时候,右营在夏龙山的带领下,也大部渡过女儿河登上北岸的土地,及时赶来增援,他们合兵一处,又将清国汉军的势头重新压了回去。
…………
小凌河自西向南拐弯处,大同镇总兵王朴满头大汗,他按在腰刀上的手都不自觉地颤抖起来,有气无力地问道:“督……督臣,如何说的?”
蓟辽总督的督标营千总张忠平,站在帅台下抱拳说道:“回王总兵,督臣有令,命王总兵立刻挥师渡河,进攻北岸清军,以解锦州之围。”
他最后还补充道:“末将麾下千人,将留在这里,由王总兵调派,一同渡河杀奴!”
王朴刚才就已听得清楚,他只是不敢相信而已,今得张忠平再次确认,心中立时慌乱起来,不过他毕竟是一镇总兵,在部下跟前还是要装上一装,故而神色变化不大。
不过,却已在心中骂了起来:“哼,说是前来助战,我看是他娘的督战来的。”
他定了定神,才对张忠平道:“既是督臣有命,本总兵自当奋力杀奴,以报皇恩浩荡。”
王朴接着又道:“如此,就请张千户屈尊,与我大同军马并肩杀奴啦。”
张忠平连称不敢,并明确表示自己愿为大军前驱,一切但凭王朴的吩咐行事。
他虽然话说得客气,但王朴又怎会让督标营的弟兄打头阵?
王朴请张忠平稍待,又安排自家亲将王徴留在这里代他陪着张忠平说话,要知道王徵可是参将,王朴留他在此陪着张忠平,可是给足了洪承畴的面子。
回到中军帐内,王朴急得连水都顾不得喝上一口,便急急吩咐亲兵:“快,快去请张将军、于将军前来共议军事。”
那亲兵闻言先是一愣,但他也是久在王朴身边伺候,不由出言提醒道:“大帅,其他各营将军不请来共商吗?”
王朴没好气的怒声说道:“叫你去,就去。哪来的那多废话?”
亲兵不敢再多言,轻轻应了一声,便即飞奔而去。
原来,王朴自知张诚经常出入总督行辕,与那边的官将都十分相熟,生怕张忠平识得张广达、于金二人,刚才便请他们悄悄藏了起来。
而今得知总督洪承畴竟要命自己所部兵马出战,他才急急寻张广达、于金前来商议具体战略。
王朴虽然练军打仗欠些本事,但却也有自知之明与识人之能,他晓得自己麾下将士都是个什么样子,且其他各营也无出众之人才。
若是打顺风仗,跟在大哥后面冲杀捡军功,他们自是当仁不让,可一旦要他们顶在前面,冲锋陷阵,恐怕便难于成事,甚至有可能一触即溃。
正是因为对自己麾下将士的了解,他才只寻张广达、于金来商议军事,而不是先找自家麾下将领商量。
片刻后,张广达和于金便即来到军帐中,听完王朴简单讲述了总督洪承畴的军令后,张广达似乎并未太当回事,他淡淡说道:“王总兵,但只大同兵将浮桥搭起,末将率部过了河,定能守住北岸不陷于奴贼之手。”
王朴闻言点了点头,但其实他所担忧的并非渡河、建起浮桥之后的事,而是先期渡河的问题,不由将眼神望定于金,等待他的意见。
“王总兵,末将的车营此前已做了准备,除在各小船和木排舢板上加装小炮外,更是通过我家将主爷,花银子截住几艘龙武水师的战船。
护送王总兵麾下的大同兵过河,当无问题,且我车营火炮都已架设在河岸之上,足可在大同兵马渡河之时,轰击对岸鞑子,压制他们的火铳火炮。”
王朴听了于金的话,虽表现得略显镇定下来,但其心中却仍是不安,他断断续续说道:“是,是……本帅也有准备,船只、木排也是打制许多,足……足够搭建浮桥之用。
只是……只是……这……”
看他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张广达直接开口说道:“王总兵,我等来时,镇帅有言,渡河搭桥诸事,自有大同军马来做,我等只是前来助战,当在关键之刻,助王总兵一臂之力,切不可万事皆应承下来,反倒失了大同镇兄弟们的风头不是。”
其实,张广达早就看出王朴之意,但他同于金临行之际,张诚特有吩咐,要他和于金不可处处争先,时刻牢记自己是助战,切不可凡事大包大揽。
张诚倒不是怕麾下损伤而不肯尽力,他只是不想大同镇因此成为一支废军,处处都要自己麾下出力。
若真是如此,这样的盟友要他何用!
所以,于金的车营只负责在大同军渡河,以及搭建浮桥之时,提供炮火支援,而张广达的骑营,则更是要在浮桥建成之后,才会过河前往北岸迎战奴贼。
毕竟是骑兵,弃马步战也不是不行,但为了帮助大同镇取得滩头阵地,便以己之短去迎战奴贼之长,岂非得不偿失?
这时,王朴见张广达已然将此事挑明,再无回旋余地,他反倒心安起来,先是重重叹息一声,才道:“也罢。本总兵这就集结人马,渡河、搭桥,但有奋勇争先者,绝不会吝于封赏,可若是哪个敢畏怯不前,老子也绝不饶他。”
张广达同于金二人见王朴如此表态,忙抱拳齐声说道:“王总兵如此,末将等敢不用命!”
王朴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他又走上几步,来至张广达身前,轻声道:“张将军,还请报信给镇朔将军,我大同兵马即刻渡河迎击奴贼。
若是方便的话,还请张镇帅再派强军来援才是!”
于金倒是没啥表现,张广达闻言后却一脸的不悦,他抱拳道:“王总兵,大同军如能按期搭好浮桥,末将定可保浮桥安全。
不过,王总兵适才所言之事,末将也自当依从,将此间军事报于我家大帅知晓。”
他们在内心中虽然对王朴其人,多少有些鄙视,但人家必定是一镇总兵,品级摆在那里,更何况王朴如今又与张诚交好,他二人自然也不好慢待。
王朴却对张广达的态度,丝毫不以为意,他心中所想的乃是,宣府援军越多越好,他是永远不会嫌多。
毕竟,自己的大同镇军马,这几次跟在宣府军后屁股捡战功,那可是太舒服了,虽然也有些许伤亡,但只要最后的结局是己方大胜,他王朴还是能够承受这点伤亡的。
他最怕的是,自己的大同军付出了巨大伤亡,最终却还是大败亏输,岂非是得不偿失了?
作为商人世家出身的王朴,可是最会算计,他向来不做亏本的买卖,更何况若大败亏输,那逃得慢些怕是连性命都要赔进去,他又如何肯干?
随着军令层层传递,大同镇各营将领都齐齐来到王朴的中军大帐,自然免不了又是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
大同镇各将虽然也是不甚情愿,但各人皆深知此时已到大战关键时刻,若再不奋力,怕是等待他们的真就是军法处置了。
他们可都不是傻子,张忠平那一总督标营将士留在此地,到底是助战,还是督战,他们个个都是心知肚明。
经过一番短暂的交流,终于确定了各营所承担的军事,王朴率领大同镇诸将出了军帐,在帅旗前立誓,此战定必个个奋勇,畏怯不前,皆斩于阵前!
…………
放眼此时的女儿河两岸,到处都弥漫着股股硝烟,喊杀之声响成一片,哀嚎惨叫连连不断。
尤其是在女儿河的北岸,随着清国满蒙八旗勇士的加入,明军的压力陡增,原本还勉强维持势均力敌之势,霎时间就转为劣势。
蓟镇军与山海军不敌虏骑,最终不得不退守女儿河北岸的狭长地带,以借助己方火炮的威力,来抵住鞑贼虏骑的冲杀。
如此,才堪堪护住已经完全建好的两座浮桥,却是再也无力反击!
一声声轰轰巨响中,不断有船只被击中霎时便四分五裂,哀嚎悲鸣之声不时传来,就连龙武水师的小型战船,都已有数艘被清军炮子击中。
好在此时清国还没有开花弹的技术,那些或是铁弹、或是石弹,还都是实心的,虽然能轻易将一些小船击穿、击裂,但轰击在龙武水师的战船上,却无大碍。
不过即使如此,清军猛烈的炮火轰击,也使得搭建浮桥的民夫心生恐惧,他们更慌乱的四下奔逃起来。
但吴三桂此刻已经是铁了心要攻到北岸去,又岂能容他们破坏了自己的计划,他早就派出家丁充当督战队,当场斩杀数人后才重新稳住了局面。
其实在战场之上,出现逃兵是不可避免的事,关键还是看如何处理逃兵!
战场之上,刀枪无眼,死伤亦在所难免,但每个人的心里素质承受能力却有不同,这其实与往日的训练无关。
一旦战斗过于惨烈,便会使人心生恐惧之意,而且,如果战事久拖不决,打得过于焦着,也会使得一些将士出现厌战的心理。
这种时候就会有人想要逃离战场,而一旦制止不及时,便会引发全营溃逃,甚至会全军因此而崩溃。
这样的例子可是太多太多了,就如历史上的那一场松锦大战,便是因大同总兵王朴率先奔逃,而引致全师溃败,十数万大明官军被满清鞑子一路追杀,死伤无数。
当然了,一营主将带头逃跑就无关逃兵之事,这已经是相当于逃将,而逃将也等同于叛国之罪,历史上大同总兵王朴也正是因此获罪,身死而名列。
所以,每临大战之时,必不可少的都要组建督战队,以防止个别人的溃逃,引发全师溃败的悲剧发生。
宁远军左营游击胡心水,此刻已然率众乘船渡过女儿河,在北岸占据了足有一里宽的滩头阵地,以掩护身后的明军继续搭桥铺板。
他们顶着清军的炮轰,以及鞑子射来的箭矢,举盾死死挡在前面,后边的将士们则抬上来一块块厚重的木板,迅速插入岸边的泥地之中。
不一刻,便搭建起来一座桥头的模样,原来他们是要两边一起搭建浮桥,齐头并进,在中间汇合成一处。
这种方法,或许除了宣府军将士之外,也就只有吴三桂的宁远军能够做到如此。
…………
女儿河上已然搭建起七八座浮桥,虽然还没有一处搭建完成,大军暂时仍不能通过浮桥渡河,但能够在清军炮火不断中做到如此,已属不易。
而在北岸的进展却是各不相同,白广恩与马科两镇兵马在前次大败之后,并未完全恢复过来。
尤其是白广恩所部,更是精锐不足,在清军阻击之下,进展缓慢,能保证蓟镇兵马在北岸的存在,已属难得。
而反观马科所部山海军,虽前次在乳峰山北侧也被多尔衮杀得大败,但得益于马科的反应快速,使得军中主力得以大部保存。
现在,他在女儿河北岸与清军有来有回,杀了个旗鼓相当,虽不能将清军逼退,但至少暂时也算是在北岸立住了脚跟。
不过,他们这两镇兵马所负责的浮桥,共有四处,其搭建的进度却是同样的缓慢,就算清军炮火猛烈,但与吴三桂所部进度相比,简直就没法看了。
随着不断有大小船只和木排抵达北岸,一门门小型火炮也不断从船上搬下来,使得宁远军左营实力大增,他们借助火炮之威,不断向前推进。
但在他们对面的汉军镶红旗、天佑军、天助军也不是孬种,尤其是天助军和天佑军,他们此前就能与鞑子虏骑杀得旗鼓相当,而今似乎比之前更为能战。
似乎只有朝鲜军差了一些,或许是因为他们仍然心向大明,没有尽全力,也或许是因为他们原本就是这幅样子。
就在胡心水眼看支持不住的时候,右营在夏龙山的带领下,也大部渡过女儿河登上北岸的土地,及时赶来增援,他们合兵一处,又将清国汉军的势头重新压了回去。
…………
小凌河自西向南拐弯处,大同镇总兵王朴满头大汗,他按在腰刀上的手都不自觉地颤抖起来,有气无力地问道:“督……督臣,如何说的?”
蓟辽总督的督标营千总张忠平,站在帅台下抱拳说道:“回王总兵,督臣有令,命王总兵立刻挥师渡河,进攻北岸清军,以解锦州之围。”
他最后还补充道:“末将麾下千人,将留在这里,由王总兵调派,一同渡河杀奴!”
王朴刚才就已听得清楚,他只是不敢相信而已,今得张忠平再次确认,心中立时慌乱起来,不过他毕竟是一镇总兵,在部下跟前还是要装上一装,故而神色变化不大。
不过,却已在心中骂了起来:“哼,说是前来助战,我看是他娘的督战来的。”
他定了定神,才对张忠平道:“既是督臣有命,本总兵自当奋力杀奴,以报皇恩浩荡。”
王朴接着又道:“如此,就请张千户屈尊,与我大同军马并肩杀奴啦。”
张忠平连称不敢,并明确表示自己愿为大军前驱,一切但凭王朴的吩咐行事。
他虽然话说得客气,但王朴又怎会让督标营的弟兄打头阵?
王朴请张忠平稍待,又安排自家亲将王徴留在这里代他陪着张忠平说话,要知道王徵可是参将,王朴留他在此陪着张忠平,可是给足了洪承畴的面子。
回到中军帐内,王朴急得连水都顾不得喝上一口,便急急吩咐亲兵:“快,快去请张将军、于将军前来共议军事。”
那亲兵闻言先是一愣,但他也是久在王朴身边伺候,不由出言提醒道:“大帅,其他各营将军不请来共商吗?”
王朴没好气的怒声说道:“叫你去,就去。哪来的那多废话?”
亲兵不敢再多言,轻轻应了一声,便即飞奔而去。
原来,王朴自知张诚经常出入总督行辕,与那边的官将都十分相熟,生怕张忠平识得张广达、于金二人,刚才便请他们悄悄藏了起来。
而今得知总督洪承畴竟要命自己所部兵马出战,他才急急寻张广达、于金前来商议具体战略。
王朴虽然练军打仗欠些本事,但却也有自知之明与识人之能,他晓得自己麾下将士都是个什么样子,且其他各营也无出众之人才。
若是打顺风仗,跟在大哥后面冲杀捡军功,他们自是当仁不让,可一旦要他们顶在前面,冲锋陷阵,恐怕便难于成事,甚至有可能一触即溃。
正是因为对自己麾下将士的了解,他才只寻张广达、于金来商议军事,而不是先找自家麾下将领商量。
片刻后,张广达和于金便即来到军帐中,听完王朴简单讲述了总督洪承畴的军令后,张广达似乎并未太当回事,他淡淡说道:“王总兵,但只大同兵将浮桥搭起,末将率部过了河,定能守住北岸不陷于奴贼之手。”
王朴闻言点了点头,但其实他所担忧的并非渡河、建起浮桥之后的事,而是先期渡河的问题,不由将眼神望定于金,等待他的意见。
“王总兵,末将的车营此前已做了准备,除在各小船和木排舢板上加装小炮外,更是通过我家将主爷,花银子截住几艘龙武水师的战船。
护送王总兵麾下的大同兵过河,当无问题,且我车营火炮都已架设在河岸之上,足可在大同兵马渡河之时,轰击对岸鞑子,压制他们的火铳火炮。”
王朴听了于金的话,虽表现得略显镇定下来,但其心中却仍是不安,他断断续续说道:“是,是……本帅也有准备,船只、木排也是打制许多,足……足够搭建浮桥之用。
只是……只是……这……”
看他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张广达直接开口说道:“王总兵,我等来时,镇帅有言,渡河搭桥诸事,自有大同军马来做,我等只是前来助战,当在关键之刻,助王总兵一臂之力,切不可万事皆应承下来,反倒失了大同镇兄弟们的风头不是。”
其实,张广达早就看出王朴之意,但他同于金临行之际,张诚特有吩咐,要他和于金不可处处争先,时刻牢记自己是助战,切不可凡事大包大揽。
张诚倒不是怕麾下损伤而不肯尽力,他只是不想大同镇因此成为一支废军,处处都要自己麾下出力。
若真是如此,这样的盟友要他何用!
所以,于金的车营只负责在大同军渡河,以及搭建浮桥之时,提供炮火支援,而张广达的骑营,则更是要在浮桥建成之后,才会过河前往北岸迎战奴贼。
毕竟是骑兵,弃马步战也不是不行,但为了帮助大同镇取得滩头阵地,便以己之短去迎战奴贼之长,岂非得不偿失?
这时,王朴见张广达已然将此事挑明,再无回旋余地,他反倒心安起来,先是重重叹息一声,才道:“也罢。本总兵这就集结人马,渡河、搭桥,但有奋勇争先者,绝不会吝于封赏,可若是哪个敢畏怯不前,老子也绝不饶他。”
张广达同于金二人见王朴如此表态,忙抱拳齐声说道:“王总兵如此,末将等敢不用命!”
王朴见状满意地点了点头,他又走上几步,来至张广达身前,轻声道:“张将军,还请报信给镇朔将军,我大同兵马即刻渡河迎击奴贼。
若是方便的话,还请张镇帅再派强军来援才是!”
于金倒是没啥表现,张广达闻言后却一脸的不悦,他抱拳道:“王总兵,大同军如能按期搭好浮桥,末将定可保浮桥安全。
不过,王总兵适才所言之事,末将也自当依从,将此间军事报于我家大帅知晓。”
他们在内心中虽然对王朴其人,多少有些鄙视,但人家必定是一镇总兵,品级摆在那里,更何况王朴如今又与张诚交好,他二人自然也不好慢待。
王朴却对张广达的态度,丝毫不以为意,他心中所想的乃是,宣府援军越多越好,他是永远不会嫌多。
毕竟,自己的大同镇军马,这几次跟在宣府军后屁股捡战功,那可是太舒服了,虽然也有些许伤亡,但只要最后的结局是己方大胜,他王朴还是能够承受这点伤亡的。
他最怕的是,自己的大同军付出了巨大伤亡,最终却还是大败亏输,岂非是得不偿失了?
作为商人世家出身的王朴,可是最会算计,他向来不做亏本的买卖,更何况若大败亏输,那逃得慢些怕是连性命都要赔进去,他又如何肯干?
随着军令层层传递,大同镇各营将领都齐齐来到王朴的中军大帐,自然免不了又是一番慷慨激昂的演讲。
大同镇各将虽然也是不甚情愿,但各人皆深知此时已到大战关键时刻,若再不奋力,怕是等待他们的真就是军法处置了。
他们可都不是傻子,张忠平那一总督标营将士留在此地,到底是助战,还是督战,他们个个都是心知肚明。
经过一番短暂的交流,终于确定了各营所承担的军事,王朴率领大同镇诸将出了军帐,在帅旗前立誓,此战定必个个奋勇,畏怯不前,皆斩于阵前!
…………
放眼此时的女儿河两岸,到处都弥漫着股股硝烟,喊杀之声响成一片,哀嚎惨叫连连不断。
尤其是在女儿河的北岸,随着清国满蒙八旗勇士的加入,明军的压力陡增,原本还勉强维持势均力敌之势,霎时间就转为劣势。
蓟镇军与山海军不敌虏骑,最终不得不退守女儿河北岸的狭长地带,以借助己方火炮的威力,来抵住鞑贼虏骑的冲杀。
如此,才堪堪护住已经完全建好的两座浮桥,却是再也无力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