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启程回荼州,感情骤升温-大反派的童养媳(穿书)
第200章 启程回荼州,感情骤升温-大反派的童养媳(穿书)-宰辅大人是朵黑莲花-一本书
宰辅大人是朵黑莲花
作者:何必猜想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天蒙蒙亮,宽阔的街上少见行人,偶有几个脚夫赶路,经过都统府时,皆好奇前望。
只见一队持刀的兵齐整整列在府前,门口站着二十余人,簇拥着一个身姿挺拔的男子。那男子着玄色长衫,领口、衣摆处皆绣着金线,面容冷峻不苟言笑。反倒是身旁瘦瘦小小的白袍书生,脸上总挂着浅浅笑容。
“咦,排场大得很!”脚夫朝驴抽了一鞭,满眼羡慕,“瞧那马车,真是好看!”
旁边的脚夫戴起毡帽,昂头望了望,没有搭话。
忽然,守在府前的兵从中间断开,在两侧站立。一黑一棕的两头硕马并排而行,那白袍书生骑着棕马,脸比施粉的女子都要白上几分,一双眼炯炯有神。
旁边那男子英气十足,着红里掺白的劲装,背后系着青色披风。正一手拽着缰绳,侧仰着身子朝后面挥手,眉眼间透着几分玩世不恭。
两辆恢弘的马车后,跟着一个少年。
若与前面两位公子相比,这少年可称得上“落魄”二字。骑着棕色瘦马,粗布衣衫不知洗了多少次,灰得发白。一张脸焦黄粗糙,毫不显眼,唯独那澄澄虎目,令人见之难忘。
太阳升起,照亮身后的高墙硕瓦,扫过清冷长街,将金色的光投在巍峨的西城门上。
“怎么不跟殿下坐车?”
“殿下身份尊贵,我怎配同乘?”顾七回头瞥了一眼,阴阳怪气道,“若是冷了,便同秋桑一起坐到后面那辆去。”
赵德勋笑着拍了拍马颈:“你们还真是奇怪,好的时候腻在一处,不好了便冷着,话都不多说一句。”
“胡说什么。”她瞪了一眼。
出了城,速度稍稍加快,纵是晴空万里,也抵不住冷风习习。
她抬手拢了拢棉袍,迎着风开口问道:“这次去荼州,怎么还安排了苏铠?”
“这是殿下的意思,打算让那小子挣点功劳,回来的时候好往上提一提。”赵德勋解下披风,递了过去,“若一会儿还是冷,便去坐车吧!”
“谢谢。”顾七将披风系在胸前,挡住灌入的冷风,顿时暖和许多。
“还是裴兄弟慧眼,苏铠那小子,有点本事!”他竖起拇指,满眼欣赏,“为补江北大营的空缺,前后从赵家军选出三批来。我爹开始留意军中年轻的将士,像苏铠这样的,真不多。”
顾七面上闪过一丝惊讶。
副指挥使汪显入狱后,赵煜并未举荐其他的兵将填补空缺。难不成,是想将苏铠推上去?
这比自己想象的,要更快些。
她勾唇一笑,转接换了话题:“今儿送别的时候,看柳大人好像有心事啊?”
“你猜的不错,”赵德勋撇了撇嘴,探着头神秘道:“柳大人去泽州治水的差事,卸了。”
“那怎么了?”
“怪就怪在,”他拧着眉,百思不得其解,“殿下有意荐他去江北大营,可陛下的意思,是将他留在国都。”
她微微蹙眉,追问一句:“所以呢?”
“你这么聪明,怎会猜不透其中含义?”赵德勋抬眼望着顾七,无奈地叹了口气,将声音压得更低,“我爹说,这更像软禁,将柳大人圈在国都,哪里都去不得。”
她冷哼一声。
哪里是像?
若不是没有正当的罪名,这守备大人,早就身首异处了。
只是,元哲为什么要柳纪纲去江北大营?
是知道了小皇帝的意图,还是……发现守备府被盗,恐那信和奏折会给柳纪纲带来杀身之祸?
呵,后者居多吧。
幽暗的眸,衬得一张脸越发阴沉。她暗暗攥拳,却难消怒火半分……
“你怎么了?”
顾七眨眨眼,阴郁的脸映出浅浅笑容:“没事,有点冷而已。”
纵有披风遮挡,也耐不住林外野风。骑马小跑半天,最终因头痛败下阵来,下午便流起清涕。
“这么大的风,你还逞强骑马,”元哲皱着眉,手背轻贴在她的额头上,满眼责备,“眼下发了烧,连个药都没有。”
“算不得什么,”她擦了擦鼻涕,盯着眼前咕噜欲开的水,笑道,“待灌下两碗滚开的水,再闷着头大睡一觉,便无碍了。”
说话间,苏铠已递过水来,澄澄眼底映着灼灼关切。他抿了抿干裂的唇,一路沉默终是开口说了话:“不然,我去前面林子里寻些野姜来?捣成汁混在水里喝下去,会多少舒服些。”
“算了。”顾七皱着眉摆了摆手,连喝两碗热水,在秋桑搀扶下到车中小憩。
迷迷糊糊中,车子好似动了起来,耳边响起吱呀呀的声音,虽不悦耳,却极为催眠。
猛地一颠!将她吓醒!
“轧到石头了。”
“呼……”她舒了口气,将身上披风往上拽了拽,昏昏欲睡之际,突然睁大了眼!
方才,分明是枕着包袱睡的。
她眨着眼,伸出一只手,朝枕着的双腿摸了摸。
忽然腰间一紧!
“再摸下去,本王就要收银子了。”
低沉声音藏着隐隐笑意,只是侧耳听,便足以想象那张笑脸,定是薄唇勾起,上扬的眼尾夹着得意。
若换了旁人,这样的笑难免渲染几分幸灾乐祸,定是要挨顿揍的。
她咬牙暗骂两声,收回手来快速起身,却引得头脑发昏……
元哲一惊,将她拦腰抱起,尔后不忘调侃:“算你祖上有德,若不是本王在这,你就摔下去了。”
顾七晕得厉害,哪里还有拌嘴的心思,两只手无助地拽住衣襟,缓缓靠了过去。
他将人往怀里揽了揽,下巴抵在额上,拧着眉喃了一声:“烧得更厉害了。”
按照这个速度,最快也要后天中午才能到洐州。
如今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也只能盼着苏铠的法子能管用些。
元哲当即叫停,趁日落前还有些光亮,让苏铠到林中寻些可用的野姜和草药,又命赵德勋架火搭帐。
慌慌张张,待浓烟远扬,闻到一股药草香时,已是夜幕降临。
秋桑在车中不停替换着额上冷帕,又协同元哲灌下汤药,忙活到后半夜,总算退了烧。
不知睡了多久,只觉口干舌燥,嗓子干疼。
顾七用力咽了咽口水,缓缓睁眼时,见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殿下……”
“没良心的小东西,”元哲揉了揉泛红的眼眶,一只手托住背,将她慢慢扶起,又端着碗小心喂了几口温水,抱怨道,“本王的胳膊都被你枕麻了。”
“抱歉,”她捧过碗,烧得眼睛里蓄出盈盈清泪,干裂的嘴轻轻启合:“谢殿下。”
“即便跟本王闹别扭,也不能拿自己的身子出气,”元哲抬手箍住她的脖颈,下巴触着温热的额头,又顺势将她揽进怀里,“看来以后,本王得学学岐黄之术。”
“殿下身边有徐太医,学它做什么?”
他无奈地笑了笑:“给一个没良心的下毒。”
“那殿下可要用心些,”顾七被逗笑,有气无力道,“臣百毒不侵,没那么容易被毒死的。”
“实在不行便打断腿,让你哪也去不了。”
“看来,臣得去学学岐黄之术了……”
你来我往的玩笑话,打破尴尬的冷战氛围,若不是太过疲累,只怕要拌嘴到天亮。
迷迷糊糊睡着之前,好像听他说了什么,却又没完全听清。自己张张口,想让他再说一遍,也不知他听到没有……
翌日清晨,在车上就着热水吃了几口干粮后,便急急出发奔去洐州。
抵达洐州时,烧已退,只是风寒引起阵阵咳嗽,不得好眠。
洐州停留不过一晚,便又匆匆往荼州赶,终于在两日后的晌午,到了城门口。
抵达荼州的当天,顾七便将各郡守叫了过去,托着发沉的脑袋,听大家汇报治水进度和荼州近况。
这些元哲全数知晓,便将心思放在风寒治理上,到刺史府后便钻进徐硕的厢房。
“眼下这进度,比计划快许多,可能不到一年,这连山和镜湖两个郡便处理清了。”祁水郡郡守周护坐在圈椅上,托着盏沉思,眉眼不见喜悦,“我现在反而担心……”
顾七捂嘴咳了几声,干哑的声音格外难听:“担心后面的凿山?”
周护压下关切问候,锁着眉应道:“不是这个,而是荼州的百姓。”
她抄起茶盏润了润喉,烦躁地掐着额头:“说清楚些!”
周护欲言又止,为难地望向对面。
那对面,坐着的是郢江郡郡守李景浩。本是个没什么城府又心直口快的人,可此时竟也学起周护来,张张口又将话咽了回去。
“还是下官说吧,”镜湖郡郡守袁修正捻着下巴的山羊胡,见二人不说话,干脆站起身来,“先前为了固土清淤,裴大人让沿江种植芦苇。如今百姓见芦苇值钱,开始争相种植,如今连山和镜湖两个郡的百姓,也早早备了种子挖了塘。”
顾七皱着眉,朝周护和李景浩扫了一眼。
难怪他们不敢说。
当初这主意,是自己提的,他二人如此拥护,如今若反过来提出异议,便是对裴启桓的不信任,甚至是背叛。
百姓种植芦苇,是福是祸,谁也不知道。
她想了片刻,问道:“芦苇的价钱,可有变动?”
“有,”周护面色凝重,“许多商人到荼州来购买芦苇,价格比最开始,翻了一番。”
“想必是芦苇紧俏,听说年前云国下了几场大雪,那边的牲畜没了牧草,很多商队也是从云国来的。”
李景浩惊讶地望向身侧郢山郡郡守陈润生:“边关交战,竟还有贸易来往?”
只见陈润生淡淡一笑,解释道:“交战是不可避免的,但云国主畜牧,每每进入冬季,便不再骚扰边关,甚至会向咱们澜国进贡求和,贸易往来更是从不间断。”
“若是如此,倒也不必担心了,”李景浩思忖一会儿,咧嘴笑了起来,“既有人高价收,咱们便高价卖,等什么时候价格跌下来,百姓自然就不种了。”
周护叹了口气,幽幽道了一声:“但愿如此吧。”
顾七的心思,此刻已不在芦苇上,一双眼直盯着下座安静吃茶的陈润生。
一向不显山不露水的陈润生,竟然知道这么多。到底是陈士杰老先生的长孙,家风严谨又有老先生教导,眼界学识定是不差的。
将来,定会是个不错的帮手……
只见一队持刀的兵齐整整列在府前,门口站着二十余人,簇拥着一个身姿挺拔的男子。那男子着玄色长衫,领口、衣摆处皆绣着金线,面容冷峻不苟言笑。反倒是身旁瘦瘦小小的白袍书生,脸上总挂着浅浅笑容。
“咦,排场大得很!”脚夫朝驴抽了一鞭,满眼羡慕,“瞧那马车,真是好看!”
旁边的脚夫戴起毡帽,昂头望了望,没有搭话。
忽然,守在府前的兵从中间断开,在两侧站立。一黑一棕的两头硕马并排而行,那白袍书生骑着棕马,脸比施粉的女子都要白上几分,一双眼炯炯有神。
旁边那男子英气十足,着红里掺白的劲装,背后系着青色披风。正一手拽着缰绳,侧仰着身子朝后面挥手,眉眼间透着几分玩世不恭。
两辆恢弘的马车后,跟着一个少年。
若与前面两位公子相比,这少年可称得上“落魄”二字。骑着棕色瘦马,粗布衣衫不知洗了多少次,灰得发白。一张脸焦黄粗糙,毫不显眼,唯独那澄澄虎目,令人见之难忘。
太阳升起,照亮身后的高墙硕瓦,扫过清冷长街,将金色的光投在巍峨的西城门上。
“怎么不跟殿下坐车?”
“殿下身份尊贵,我怎配同乘?”顾七回头瞥了一眼,阴阳怪气道,“若是冷了,便同秋桑一起坐到后面那辆去。”
赵德勋笑着拍了拍马颈:“你们还真是奇怪,好的时候腻在一处,不好了便冷着,话都不多说一句。”
“胡说什么。”她瞪了一眼。
出了城,速度稍稍加快,纵是晴空万里,也抵不住冷风习习。
她抬手拢了拢棉袍,迎着风开口问道:“这次去荼州,怎么还安排了苏铠?”
“这是殿下的意思,打算让那小子挣点功劳,回来的时候好往上提一提。”赵德勋解下披风,递了过去,“若一会儿还是冷,便去坐车吧!”
“谢谢。”顾七将披风系在胸前,挡住灌入的冷风,顿时暖和许多。
“还是裴兄弟慧眼,苏铠那小子,有点本事!”他竖起拇指,满眼欣赏,“为补江北大营的空缺,前后从赵家军选出三批来。我爹开始留意军中年轻的将士,像苏铠这样的,真不多。”
顾七面上闪过一丝惊讶。
副指挥使汪显入狱后,赵煜并未举荐其他的兵将填补空缺。难不成,是想将苏铠推上去?
这比自己想象的,要更快些。
她勾唇一笑,转接换了话题:“今儿送别的时候,看柳大人好像有心事啊?”
“你猜的不错,”赵德勋撇了撇嘴,探着头神秘道:“柳大人去泽州治水的差事,卸了。”
“那怎么了?”
“怪就怪在,”他拧着眉,百思不得其解,“殿下有意荐他去江北大营,可陛下的意思,是将他留在国都。”
她微微蹙眉,追问一句:“所以呢?”
“你这么聪明,怎会猜不透其中含义?”赵德勋抬眼望着顾七,无奈地叹了口气,将声音压得更低,“我爹说,这更像软禁,将柳大人圈在国都,哪里都去不得。”
她冷哼一声。
哪里是像?
若不是没有正当的罪名,这守备大人,早就身首异处了。
只是,元哲为什么要柳纪纲去江北大营?
是知道了小皇帝的意图,还是……发现守备府被盗,恐那信和奏折会给柳纪纲带来杀身之祸?
呵,后者居多吧。
幽暗的眸,衬得一张脸越发阴沉。她暗暗攥拳,却难消怒火半分……
“你怎么了?”
顾七眨眨眼,阴郁的脸映出浅浅笑容:“没事,有点冷而已。”
纵有披风遮挡,也耐不住林外野风。骑马小跑半天,最终因头痛败下阵来,下午便流起清涕。
“这么大的风,你还逞强骑马,”元哲皱着眉,手背轻贴在她的额头上,满眼责备,“眼下发了烧,连个药都没有。”
“算不得什么,”她擦了擦鼻涕,盯着眼前咕噜欲开的水,笑道,“待灌下两碗滚开的水,再闷着头大睡一觉,便无碍了。”
说话间,苏铠已递过水来,澄澄眼底映着灼灼关切。他抿了抿干裂的唇,一路沉默终是开口说了话:“不然,我去前面林子里寻些野姜来?捣成汁混在水里喝下去,会多少舒服些。”
“算了。”顾七皱着眉摆了摆手,连喝两碗热水,在秋桑搀扶下到车中小憩。
迷迷糊糊中,车子好似动了起来,耳边响起吱呀呀的声音,虽不悦耳,却极为催眠。
猛地一颠!将她吓醒!
“轧到石头了。”
“呼……”她舒了口气,将身上披风往上拽了拽,昏昏欲睡之际,突然睁大了眼!
方才,分明是枕着包袱睡的。
她眨着眼,伸出一只手,朝枕着的双腿摸了摸。
忽然腰间一紧!
“再摸下去,本王就要收银子了。”
低沉声音藏着隐隐笑意,只是侧耳听,便足以想象那张笑脸,定是薄唇勾起,上扬的眼尾夹着得意。
若换了旁人,这样的笑难免渲染几分幸灾乐祸,定是要挨顿揍的。
她咬牙暗骂两声,收回手来快速起身,却引得头脑发昏……
元哲一惊,将她拦腰抱起,尔后不忘调侃:“算你祖上有德,若不是本王在这,你就摔下去了。”
顾七晕得厉害,哪里还有拌嘴的心思,两只手无助地拽住衣襟,缓缓靠了过去。
他将人往怀里揽了揽,下巴抵在额上,拧着眉喃了一声:“烧得更厉害了。”
按照这个速度,最快也要后天中午才能到洐州。
如今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也只能盼着苏铠的法子能管用些。
元哲当即叫停,趁日落前还有些光亮,让苏铠到林中寻些可用的野姜和草药,又命赵德勋架火搭帐。
慌慌张张,待浓烟远扬,闻到一股药草香时,已是夜幕降临。
秋桑在车中不停替换着额上冷帕,又协同元哲灌下汤药,忙活到后半夜,总算退了烧。
不知睡了多久,只觉口干舌燥,嗓子干疼。
顾七用力咽了咽口水,缓缓睁眼时,见到一个熟悉的身影:“殿下……”
“没良心的小东西,”元哲揉了揉泛红的眼眶,一只手托住背,将她慢慢扶起,又端着碗小心喂了几口温水,抱怨道,“本王的胳膊都被你枕麻了。”
“抱歉,”她捧过碗,烧得眼睛里蓄出盈盈清泪,干裂的嘴轻轻启合:“谢殿下。”
“即便跟本王闹别扭,也不能拿自己的身子出气,”元哲抬手箍住她的脖颈,下巴触着温热的额头,又顺势将她揽进怀里,“看来以后,本王得学学岐黄之术。”
“殿下身边有徐太医,学它做什么?”
他无奈地笑了笑:“给一个没良心的下毒。”
“那殿下可要用心些,”顾七被逗笑,有气无力道,“臣百毒不侵,没那么容易被毒死的。”
“实在不行便打断腿,让你哪也去不了。”
“看来,臣得去学学岐黄之术了……”
你来我往的玩笑话,打破尴尬的冷战氛围,若不是太过疲累,只怕要拌嘴到天亮。
迷迷糊糊睡着之前,好像听他说了什么,却又没完全听清。自己张张口,想让他再说一遍,也不知他听到没有……
翌日清晨,在车上就着热水吃了几口干粮后,便急急出发奔去洐州。
抵达洐州时,烧已退,只是风寒引起阵阵咳嗽,不得好眠。
洐州停留不过一晚,便又匆匆往荼州赶,终于在两日后的晌午,到了城门口。
抵达荼州的当天,顾七便将各郡守叫了过去,托着发沉的脑袋,听大家汇报治水进度和荼州近况。
这些元哲全数知晓,便将心思放在风寒治理上,到刺史府后便钻进徐硕的厢房。
“眼下这进度,比计划快许多,可能不到一年,这连山和镜湖两个郡便处理清了。”祁水郡郡守周护坐在圈椅上,托着盏沉思,眉眼不见喜悦,“我现在反而担心……”
顾七捂嘴咳了几声,干哑的声音格外难听:“担心后面的凿山?”
周护压下关切问候,锁着眉应道:“不是这个,而是荼州的百姓。”
她抄起茶盏润了润喉,烦躁地掐着额头:“说清楚些!”
周护欲言又止,为难地望向对面。
那对面,坐着的是郢江郡郡守李景浩。本是个没什么城府又心直口快的人,可此时竟也学起周护来,张张口又将话咽了回去。
“还是下官说吧,”镜湖郡郡守袁修正捻着下巴的山羊胡,见二人不说话,干脆站起身来,“先前为了固土清淤,裴大人让沿江种植芦苇。如今百姓见芦苇值钱,开始争相种植,如今连山和镜湖两个郡的百姓,也早早备了种子挖了塘。”
顾七皱着眉,朝周护和李景浩扫了一眼。
难怪他们不敢说。
当初这主意,是自己提的,他二人如此拥护,如今若反过来提出异议,便是对裴启桓的不信任,甚至是背叛。
百姓种植芦苇,是福是祸,谁也不知道。
她想了片刻,问道:“芦苇的价钱,可有变动?”
“有,”周护面色凝重,“许多商人到荼州来购买芦苇,价格比最开始,翻了一番。”
“想必是芦苇紧俏,听说年前云国下了几场大雪,那边的牲畜没了牧草,很多商队也是从云国来的。”
李景浩惊讶地望向身侧郢山郡郡守陈润生:“边关交战,竟还有贸易来往?”
只见陈润生淡淡一笑,解释道:“交战是不可避免的,但云国主畜牧,每每进入冬季,便不再骚扰边关,甚至会向咱们澜国进贡求和,贸易往来更是从不间断。”
“若是如此,倒也不必担心了,”李景浩思忖一会儿,咧嘴笑了起来,“既有人高价收,咱们便高价卖,等什么时候价格跌下来,百姓自然就不种了。”
周护叹了口气,幽幽道了一声:“但愿如此吧。”
顾七的心思,此刻已不在芦苇上,一双眼直盯着下座安静吃茶的陈润生。
一向不显山不露水的陈润生,竟然知道这么多。到底是陈士杰老先生的长孙,家风严谨又有老先生教导,眼界学识定是不差的。
将来,定会是个不错的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