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间里陷入死一般的岑寂。

    父子俩都没有说话,只能听到风刮过窗棂发出的响动,以及灯花爆开时的哔啵声。

    过了好一会儿,还是老谋深算的中书令先整理好了心情,问,“你如何知晓?”他倒不是不相信儿子的判断,实在是这件事太太太太荒谬了。

    他在那么多宗室之中挑中庆王,可不是脑袋一拍的事,不知做了无数的调查,才让他下定这个决心。

    庆州从前不过是大魏十三州中最普通的一个,位置偏远,又不是什么天险要冲,人口、面积、物产皆平平,要不然也不会被太宗分给不受宠爱的庆王做封地。

    这二十年来,庆王也始终很老实,没有弄出过太大的动静,以至于京中几乎少有人提起他的存在。

    就连韩青他们这帮大臣,也是拿着宗室姓名黄册一一对照的时候,才恍然记起,先帝还有这么个不起眼的兄弟。当时韩青往全国各地的藩地都派了人,庆王本来并不在他的备选之列。

    谁知到了那里一看,才知传言有误。短短二十年,庆州就变成了“家家有余粮,村村有义塾”的王化之地。便是最会理政的才子,想来也不过如此了。

    最妙的是,这一切都被牢牢地封锁在庆州一地,并没有对外传出太多的消息,想必是怕惹来朝廷的忌惮。可见庆王虑事周全,为人又低调谨慎,绝不会因为一朝登上高位就得意忘形,正是最佳的人选。

    唯一令人诟病的,也只是庆州商贸发达,似乎庆王很支持经商之道。

    但事实上,这一点才是韩青最终取中庆王的根本原因。

    朝廷如今所面临的困境,可不仅仅是先帝驾崩。实际上,在先帝驾崩之前,朝廷就已经快要支持不住了。一方面是内政糜烂、国库空虚,而在另一方面,北边的胡人部族虎视眈眈,随时都可能南下进犯。这样的局面,急需一位可以振兴朝纲、力挽狂澜的君主。

    也是因为这样,尽管这是个大好的揽权时机,但三省六部的重臣们却都没有伸手。虽然在新君的选择上有些分歧,但是总体的思路却是一样的,那就是:必须要选择一位成年的、英明的君主,才能收拾得了这个烂摊子。

    韩青最终力排众议推荐庆王,并且顺利说服其他人赞同自己的主张,就是因为庆王的生意头脑,说不定会有办法充实国库。

    有了钱,剩下的事情就都能慢慢腾挪开了。

    至于庆王本人,大家之前都看见了,种种表现也很符合韩青对他“虑事周全,小心谨慎”的判断。

    现在儿子突然跑来告诉他,这一切都是他们看错了,韩青自然要问个明白。

    韩瑾之上前几步,凑到韩青耳边,压低了声音,几乎是耳语道,“儿听见陛下问皇后,‘阿姊怎会忘了大赦天下?’”

    韩青几乎是倒吸了一口凉气。

    韩瑾之是个聪明人,所以仅这一句话,就猜到了皇帝之前说的那些话都是皇后教的。韩青是他爹,老谋深算,又怎会猜不到?

    想来是陛下刚刚回京,还不习惯周围都是耳目,这才让人听了去。但这样的私房话,大概也只有韩瑾之这个时刻跟随在皇帝身边,最懂得如何降低自己的存在感,虽然清贵却又不怎么起眼的起居郎,才能听见了。

    “你没有让人察觉吧?”想到这里,他立刻问道。

    韩瑾之微微颔首,“儿也不是第一日在宫中了。”

    这倒是,韩青放下心来,他的诸子之中,只有这个小儿子天资最好,虽然年轻,可是官场上的事、宫里的事,该经历的都经历了,想来都能安排妥当。

    倒是这么一打岔,韩青也渐渐冷静了下来。

    都已经在大行皇帝的灵前拜过新君,新君的各种旨意也都陆续发出去了,现在再说后悔的事,也已经晚了。

    而且就算暂且不提庆王,剩下的几个被推举出来的候选人,韩青也都不甚满意。

    不幸中的万幸是,庆州的富庶繁荣是真的,那些经商理民的手段也是真的,只不过做到这一切的,不是皇帝,而是皇后罢了。虽然出乎预料,但只要这位女诸葛继续站在新君背后出谋划策,也就是多了一道手续的事,对他们而言并无分别。

    这般想着,韩青对儿子道,“此事你只做不知。”

    韩瑾之微微一愕,但很快也反应过来了。他只是乍然得知这个消息,过于震惊,所以没有多想,第一反应就是回家告知父亲。但如今见韩青态度从容,冷静下来一向,便也猜到了他的想法。

    他们急需的是一个能够力挽狂澜的英雄,至于这个人是皇帝,还是站在皇帝背后的女人,不都一样吗?

    反正如今已经没有别的选择,等到朝臣们都看出这一点,自然会替帝后遮掩。

    所以他们最好的选择就是当做不知道,否则反而容易惹人忌惮。

    不过,这个消息也并非完全无用。既然提前知道了谜底,那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做一些布置了。而韩青也需要试一试背后那位的分量,才好决定往后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她。

    如果皇帝当真英明神武,韩青反而要收敛一些,避免引起皇帝的猜忌与不满,但若是皇后,反而可以不必这般拘束了。

    韩青原地踱步数下,便有了决定,当即叫来了自己的幕僚们,打算重新派人去一趟庆州,将那边的事重新捋一遍。另外,皇后贺氏的娘家,也需要查一查。

    “还有一件事,正要告知东主。”等韩青分派完了任务,他的谋主范一通这才道,“今日王驾入京,有不少庆州的商人跟了来,下午就在西市出了摊,专卖一种庆州布,十分廉价,五十个铜子便能买一匹,几乎人人争抢。”

    他说着从袖子里摸出几块布料,这是他派人去找买到布的百姓高价收购的,就为了给亲眼看一看这“庆州布”。一匹布重达几十斤,自然不能都搬到韩青面前,所以只让人裁了小块带来。范一通双手捧着布料,送至韩青面前,“东主请伸手一试。”

    韩青伸手一摸,忍不住“咦”一声。

    众所周知,市面上那些便宜的布料,不是葛布就是麻布,这种布料质地非常粗糙,穿在身上会磨破皮肤。只有花费大量人力舂捣,才能得到柔软舒适的“夏布”,因为费时费力,价格并不比丝绸便宜。

    可是这庆州布,摸起来却是柔软轻薄、十分舒适。

    细细看去,这原料既不像丝也不像麻,竟不知是什么东西制成,既然卖得这般廉价,想来材料也是便宜易得的,产量想必不低。这……中书令大人几乎是立刻就想到了这种布料种种好处。

    他们如今最头疼的就是国库空虚,别的事情尚且能拖,但西北的军费再拖下去,只怕士卒就要哗变了。而军费之中,支出的大头无非就是衣食武器,若能用这种便宜的布料给军队裁衣,想来能节省一大笔钱。

    那些小民百姓也是如此。他们平常几年都不会制一件新衣,皆因布料昂贵,若能买到这种布料,自然人人都有衣穿。

    难怪庆州百姓都能吃饱穿暖。

    只不知除了这庆州布,是否还有别的好东西?

    若不是还有种种顾虑,韩青只恨不得现在就进宫去求见皇后,问个清楚明白。

    但他心情澎湃半晌,还是收敛了下来,只是又吩咐了一遍要去庆州的人,务必要将那边的情形打探清楚,特别是这些于国于民有用的好东西!

    范一通闻言,连忙拱手道,“东主,此事事关重大,我不放心下头的人办事,不如我亲自走一趟。”

    韩青皱着眉头思量片刻,还是叹着气同意了。虽然他这里也离不开范一通,但庆州的事,交给别人确实不放心。倒不是下头的人不忠心办事,只是他们的眼界有限,未必能注意到一些细节,注意到了也未必能看懂。

    让范一通亲自走一趟,才能看到更多的东西。

    ……

    贺星回并不知道皇帝已经露了馅儿,她正在陪着苏太后说话。

    太宗皇帝出身微末,当年就很看不惯立国之后新出生的这一代勋贵,觉得他们骄奢淫逸,不知民间疾苦。因此对于几个儿子十分严厉,到他们该成家的时候,选的也是亲民小官家的女儿,就是为了让他们知道些世事。

    所以苏太后的出身跟贺星回差不多,也是个小官之女。

    二十年前,她们刚刚成亲时,一个嫁的是东宫太子,未来必将母仪天下,一个婚后却要陪着夫君跋山涉水前往封地,这截然不同的际遇,自然免不了被人拿出来比较。所以她们虽然没说过几句话,却也很难不去暗自留意对方。

    如今妯娌再见,情势却又倒了个个儿,真是叫人心里百味杂陈、难以言说。

    苏太后一边说话,一边忍不住细细打量对面的人。

    苏太后正在孝中,穿了一身庄重老气的黑,贺星回身上也是一身简朴的青衫,两人都没有戴什么首饰,乍一看装扮竟差不多。可是细看眉眼才会发现,苏太后是真的老了,眼角已经有了遮不住的岁月痕迹,可贺星回的面容却依旧年轻美丽,跟二十年前比,好像只是长开了一点。

    明明她们是同样年纪的人。

章节目录

这江山是本宫的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一本书只为原作者衣青箬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 第3章 第003章察觉-这江山是本宫的了免费阅读,这江山是本宫的了,一本书并收藏这江山是本宫的了最新章节 伏天记一本书最新章节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