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下了早朝,一干重臣进入紫宸殿,便被堆了满殿的走着吓了一跳。
等贺星回换了常服过来,便有人问,“殿下,这是怎么回事?”
最近朝中最紧要的大事,就是西北的战事。目前那边还没有新的消息传过来,所以满朝在忙的,就是调配那些大商人们捐的粮食。
有了粮食只是第一步,这些粮食是要送到前线去的,可是具体哪里送多少,就有讲究了。朝中各派势力为此争得跟乌眼鸡似的,近来早朝都在为此吵来吵去,但贺星回本人却迟迟没有表态。
站在这里的重臣们,其实就各自代表着身后的势力,一看贺星回行事有异,不免就提起了心。
贺星回坐下来,这才笑道,“诸位爱卿何不打开看看?”
这段时间的接触,众人也对贺星回的脾气有了基本的了解。她虽然不是个能够随意左右的上位者,但也没有让人猜自己心思的想法,往往都是有事说事,就事论事。
所以听贺星回这么说,他们便也不再踟蹰,上前拿起折子翻看。
这一看,就都明白了。
他们当然知道下面的人上了什么折子,甚至这些奏折可能就是在他们的授意下写的,但看到堆积了那么多,还是有些吃惊。
贺星回这才笑道,“诸公若是得空,该约束一下下头的人了。政务已经够忙,还来给我添乱。时间都用来看这种折子,哪里还有空办正事?”
“殿下。”众臣不得不端起正经的架势,“遣散先帝后宫,于情于理都不合适,他们也是在尽自己的本分。”
“本分?朝廷每年给他们发那么多俸禄,是为了让他们琢磨后宫这点小事吗?”贺星回似笑非笑,“若是他们做不好自己本职的工作,只喜欢上书建言,那就都去御史台做监察御史吧。”
监察御史位列从八品,主要的工作是巡按州县,当地无论大小事务都要奏上,其中特多官员的帷簿私事。贺星回这是在嘲讽他们像坊间长舌妇,喜欢打听别人家的私事呢。
这让他们有些脸红,又有些羞恼,只能加重语气重申,“殿下,天家无小事。”
“好个天家无小事!”贺星回气得掷下手中的笔,“那是不是在这等‘大事’面前,军国重事也要暂时搁置?”
“臣等惶恐。”见她生气,众人连忙俯身请罪。
“也罢,那就来理一理你们所说的大事。”贺星回深吸一口气,“这些奏折,我也看了几本,翻来覆去就是没有旧例、不合规矩,除此之外,却说不出什么道理来。想来是这些官员官微职小,说不清其中的道理。诸位都是国之栋梁、肱骨重臣,又都众口一词说这是大事,应该能说明白吧?”
她的视线像锐利的刀锋,看得众人都不自在起来。这番言辞虽然不气,却也没有什么锋锐,然而听到最后一句,众人还是忍不住心下一凛。
若是今天不能把这件事分说明白,说不准她连他们都想打发去做监察御史了。
虽然她从不任性,估计做不出这种事,但从此以后,只怕都会在她心里挂个“无能”的牌子。
这么一想,顿时都振奋起精神来。
中书令韩青道,“殿下见她们放还家中,是体恤下情之意。可是这些人都是先帝内宠,就这般流落民间,恐怕不妥。”
果然,贺星回想,男人和男人,终究还是最容易在绿帽上共情。纵然先帝已死,他们还是希望满宫的女人为他守身,就像他们希望家中的妻妾在自己百年之后也继续守着一样。
“放心。”贺星回故意道,“从先帝驾崩至今,已经过了半年,后宫中并无遗腹子。”
这是偷换概念,把他们对“贞洁”的担忧,说成是对皇嗣流落民间的担忧。
众人意识到,所谓的委婉,在她这里是行不通的。
以贺星回的聪慧,她不会不明白他们在说什么,但她就是要装傻。
偏偏因为她是女子,许多话就不好当着他的面说出来。尤其在场的这些重臣们,年纪都比她的父亲更大,跟她讨论这种内帷私事,心里充满了不适感。
谏议大夫钟彬是个急脾气,忍不住道,“若是她们回家之后再嫁……成何体统?”
“如何就不成体统了?”贺星回盯着他,“高祖和太宗皇帝屡次下令,鼓励民间寡妇再嫁,甚至还要求官府给予财物补贴,难道也不成体统?”
这倒是真的,在大越立国之前,这片土地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战乱,江山疮痍、百姓流离,人口与前朝鼎盛时相比,更是锐减到只有一半。而且因为壮丁都被拉到了战场上,民间几乎家家户户都挂着白幡,也就家家户户都有寡妇。
为了能让剩下的百姓组成家庭安顿下来,也是为了尽快增加人口,建国之后,朝廷一直在鼓励寡妇再嫁。先帝没有更改过前面的任何政策,所以至今为止,这也依旧是朝廷推行的国策之一。
如今贺星回将这一条搬出来,重臣们不由瞠目结舌,有心想说这不一样,但他们几乎可以想象贺星回的回答:民间寡妇嫁得,天家的寡妇嫁不得?
“我看,是诸位想太多了。”见他们不说话,贺星回又道,“毕竟是从宫里出去的人,纵然我不禁她们再嫁,又有几个敢娶?”
虽然贺星回不愿意承认,但这确实就是事实。
大越的皇室还在这里立着呢,娶了皇帝名义上的小嫂子,难保不会被皇帝记恨,但凡稍微清醒一些,还想要前程的人,都不会这么做。
所以这些先帝嫔妃们,纵然回家,想必也只能在家中终老,所以贺星回才规定,不愿再嫁的,宫中会奉养她们终老。如此也算终身有靠,在家中不至于被排挤。
众人一想,果然是这个道理。也是他们年纪大了,早已儿孙满堂,等闲不会把这种风月事联系到自己身上。其实代入自己想一想就知道,这世上色令智昏的究竟是少数,大多数人都能拎得清。
再回头看自己防贼一样的态度,难免汗颜。
他们只能对贺星回低头,“是臣等狭隘了。”
撇除出宫的女人可能会再嫁这一点,贺星回对她们的安排可以说是十分周到了,除了不把人留在宫中,其他方面都没有亏待。
至于不把人留下,大家都可以理解。只看当今后宫嫔妃的数量,就知道是个怜香惜玉的,万一不小心怜到小嫂子身上去……其实倒也没什么大不了,反正有的是法子遮掩,比他荒唐的皇帝有的是。
但那时帝王掌权的情况,如今当家的是皇后,她要断绝后患,也是理所当然。
“既然知道错了,那这些奏折,就劳烦诸位爱卿替我看完吧。”贺星回拍了拍垒成高高一摞的奏折,吩咐春来,“待会儿他们走的时候,记得让人一并送去。”
这就纯然是给他们找事了,见众人都苦了脸,贺星回才道,“希望诸卿看完之后,都能领悟一个道理。——工匠们造纸不易,还是节省些的好。”
所以,以后再有这种“大事”,最好不要再用这种手段。否则上多少奏折,她都会让他们自己看完。
只有事情落到自己头上,体会才会更加深刻。
众臣低头应道,“臣等明白。”
“是真明白才好。”贺星回说,“我观如今的奏折,洋洋洒洒,花团锦簇,没有几句是说正事的,看起来费时费力,事倍功半。这等风气,也该改一改了。”
听到这句话,众人才恍然大悟。贺星回跟他们兜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原来是在这里等着。
不过奏折的事,他们也是深有感触。——毕竟皇帝未必需要自己看完每一本奏折,想要偷懒的话,完全可以只看他们的条陈和票拟,可是作为三省六部的主官,皇帝看的条陈是他们写的,所以所有的奏折都必须过一遍。
当然,他们也有属官,可以按照轻重缓急将奏折分类,节省他们的时间和精力。但即便如此,每日要看的奏折依旧为数不少。
若是这些奏折都能只说重点,那就省事多了。
但这种话,他们是不能说的。
因为奏折里那些毫无意义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对皇帝的各种称赞与吹捧。如今皇后当政,吹捧了皇帝,自然也不能漏下皇后。重臣们对上作为臣子不敢置喙皇帝的事,对下作为主官也不能让自己的下属们不要写这些内容。虽然大家都知道帝后未必会看,你不写,别人也会写,万一被注意到,你在帝后眼里的形象就不好说了。
现在贺星回自己主动开口,他们都暗喜在心,口中却还要劝道,“殿下,此事还需谨慎。许多外放的官员,数年不得回京,只能在奏折上表示对陛下与殿下的敬仰之情,若是不让写,他们反而会惶恐。”
“那就一年让他们单独上两封问安的折子。”贺星回随口道,“汇报事务的奏折,还是精简些好。”
这……重臣们对视一眼,好像也不是不可以?
等到从紫宸殿里走出来,被风一吹,几位大人们有些晕乎乎的脑袋才终于恢复了清明,然后猛地意识到,他们今天过来,本来是要跟贺星回商议粮草物资分配的事。
来之前他们已经商量好,一定不许皇后再回避,势必要今日拿出一个方案来。
结果……
众人回头看看跟在自己身后,手中拎着一整箱奏折的小太监,一时心下唏嘘。
等贺星回换了常服过来,便有人问,“殿下,这是怎么回事?”
最近朝中最紧要的大事,就是西北的战事。目前那边还没有新的消息传过来,所以满朝在忙的,就是调配那些大商人们捐的粮食。
有了粮食只是第一步,这些粮食是要送到前线去的,可是具体哪里送多少,就有讲究了。朝中各派势力为此争得跟乌眼鸡似的,近来早朝都在为此吵来吵去,但贺星回本人却迟迟没有表态。
站在这里的重臣们,其实就各自代表着身后的势力,一看贺星回行事有异,不免就提起了心。
贺星回坐下来,这才笑道,“诸位爱卿何不打开看看?”
这段时间的接触,众人也对贺星回的脾气有了基本的了解。她虽然不是个能够随意左右的上位者,但也没有让人猜自己心思的想法,往往都是有事说事,就事论事。
所以听贺星回这么说,他们便也不再踟蹰,上前拿起折子翻看。
这一看,就都明白了。
他们当然知道下面的人上了什么折子,甚至这些奏折可能就是在他们的授意下写的,但看到堆积了那么多,还是有些吃惊。
贺星回这才笑道,“诸公若是得空,该约束一下下头的人了。政务已经够忙,还来给我添乱。时间都用来看这种折子,哪里还有空办正事?”
“殿下。”众臣不得不端起正经的架势,“遣散先帝后宫,于情于理都不合适,他们也是在尽自己的本分。”
“本分?朝廷每年给他们发那么多俸禄,是为了让他们琢磨后宫这点小事吗?”贺星回似笑非笑,“若是他们做不好自己本职的工作,只喜欢上书建言,那就都去御史台做监察御史吧。”
监察御史位列从八品,主要的工作是巡按州县,当地无论大小事务都要奏上,其中特多官员的帷簿私事。贺星回这是在嘲讽他们像坊间长舌妇,喜欢打听别人家的私事呢。
这让他们有些脸红,又有些羞恼,只能加重语气重申,“殿下,天家无小事。”
“好个天家无小事!”贺星回气得掷下手中的笔,“那是不是在这等‘大事’面前,军国重事也要暂时搁置?”
“臣等惶恐。”见她生气,众人连忙俯身请罪。
“也罢,那就来理一理你们所说的大事。”贺星回深吸一口气,“这些奏折,我也看了几本,翻来覆去就是没有旧例、不合规矩,除此之外,却说不出什么道理来。想来是这些官员官微职小,说不清其中的道理。诸位都是国之栋梁、肱骨重臣,又都众口一词说这是大事,应该能说明白吧?”
她的视线像锐利的刀锋,看得众人都不自在起来。这番言辞虽然不气,却也没有什么锋锐,然而听到最后一句,众人还是忍不住心下一凛。
若是今天不能把这件事分说明白,说不准她连他们都想打发去做监察御史了。
虽然她从不任性,估计做不出这种事,但从此以后,只怕都会在她心里挂个“无能”的牌子。
这么一想,顿时都振奋起精神来。
中书令韩青道,“殿下见她们放还家中,是体恤下情之意。可是这些人都是先帝内宠,就这般流落民间,恐怕不妥。”
果然,贺星回想,男人和男人,终究还是最容易在绿帽上共情。纵然先帝已死,他们还是希望满宫的女人为他守身,就像他们希望家中的妻妾在自己百年之后也继续守着一样。
“放心。”贺星回故意道,“从先帝驾崩至今,已经过了半年,后宫中并无遗腹子。”
这是偷换概念,把他们对“贞洁”的担忧,说成是对皇嗣流落民间的担忧。
众人意识到,所谓的委婉,在她这里是行不通的。
以贺星回的聪慧,她不会不明白他们在说什么,但她就是要装傻。
偏偏因为她是女子,许多话就不好当着他的面说出来。尤其在场的这些重臣们,年纪都比她的父亲更大,跟她讨论这种内帷私事,心里充满了不适感。
谏议大夫钟彬是个急脾气,忍不住道,“若是她们回家之后再嫁……成何体统?”
“如何就不成体统了?”贺星回盯着他,“高祖和太宗皇帝屡次下令,鼓励民间寡妇再嫁,甚至还要求官府给予财物补贴,难道也不成体统?”
这倒是真的,在大越立国之前,这片土地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战乱,江山疮痍、百姓流离,人口与前朝鼎盛时相比,更是锐减到只有一半。而且因为壮丁都被拉到了战场上,民间几乎家家户户都挂着白幡,也就家家户户都有寡妇。
为了能让剩下的百姓组成家庭安顿下来,也是为了尽快增加人口,建国之后,朝廷一直在鼓励寡妇再嫁。先帝没有更改过前面的任何政策,所以至今为止,这也依旧是朝廷推行的国策之一。
如今贺星回将这一条搬出来,重臣们不由瞠目结舌,有心想说这不一样,但他们几乎可以想象贺星回的回答:民间寡妇嫁得,天家的寡妇嫁不得?
“我看,是诸位想太多了。”见他们不说话,贺星回又道,“毕竟是从宫里出去的人,纵然我不禁她们再嫁,又有几个敢娶?”
虽然贺星回不愿意承认,但这确实就是事实。
大越的皇室还在这里立着呢,娶了皇帝名义上的小嫂子,难保不会被皇帝记恨,但凡稍微清醒一些,还想要前程的人,都不会这么做。
所以这些先帝嫔妃们,纵然回家,想必也只能在家中终老,所以贺星回才规定,不愿再嫁的,宫中会奉养她们终老。如此也算终身有靠,在家中不至于被排挤。
众人一想,果然是这个道理。也是他们年纪大了,早已儿孙满堂,等闲不会把这种风月事联系到自己身上。其实代入自己想一想就知道,这世上色令智昏的究竟是少数,大多数人都能拎得清。
再回头看自己防贼一样的态度,难免汗颜。
他们只能对贺星回低头,“是臣等狭隘了。”
撇除出宫的女人可能会再嫁这一点,贺星回对她们的安排可以说是十分周到了,除了不把人留在宫中,其他方面都没有亏待。
至于不把人留下,大家都可以理解。只看当今后宫嫔妃的数量,就知道是个怜香惜玉的,万一不小心怜到小嫂子身上去……其实倒也没什么大不了,反正有的是法子遮掩,比他荒唐的皇帝有的是。
但那时帝王掌权的情况,如今当家的是皇后,她要断绝后患,也是理所当然。
“既然知道错了,那这些奏折,就劳烦诸位爱卿替我看完吧。”贺星回拍了拍垒成高高一摞的奏折,吩咐春来,“待会儿他们走的时候,记得让人一并送去。”
这就纯然是给他们找事了,见众人都苦了脸,贺星回才道,“希望诸卿看完之后,都能领悟一个道理。——工匠们造纸不易,还是节省些的好。”
所以,以后再有这种“大事”,最好不要再用这种手段。否则上多少奏折,她都会让他们自己看完。
只有事情落到自己头上,体会才会更加深刻。
众臣低头应道,“臣等明白。”
“是真明白才好。”贺星回说,“我观如今的奏折,洋洋洒洒,花团锦簇,没有几句是说正事的,看起来费时费力,事倍功半。这等风气,也该改一改了。”
听到这句话,众人才恍然大悟。贺星回跟他们兜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原来是在这里等着。
不过奏折的事,他们也是深有感触。——毕竟皇帝未必需要自己看完每一本奏折,想要偷懒的话,完全可以只看他们的条陈和票拟,可是作为三省六部的主官,皇帝看的条陈是他们写的,所以所有的奏折都必须过一遍。
当然,他们也有属官,可以按照轻重缓急将奏折分类,节省他们的时间和精力。但即便如此,每日要看的奏折依旧为数不少。
若是这些奏折都能只说重点,那就省事多了。
但这种话,他们是不能说的。
因为奏折里那些毫无意义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对皇帝的各种称赞与吹捧。如今皇后当政,吹捧了皇帝,自然也不能漏下皇后。重臣们对上作为臣子不敢置喙皇帝的事,对下作为主官也不能让自己的下属们不要写这些内容。虽然大家都知道帝后未必会看,你不写,别人也会写,万一被注意到,你在帝后眼里的形象就不好说了。
现在贺星回自己主动开口,他们都暗喜在心,口中却还要劝道,“殿下,此事还需谨慎。许多外放的官员,数年不得回京,只能在奏折上表示对陛下与殿下的敬仰之情,若是不让写,他们反而会惶恐。”
“那就一年让他们单独上两封问安的折子。”贺星回随口道,“汇报事务的奏折,还是精简些好。”
这……重臣们对视一眼,好像也不是不可以?
等到从紫宸殿里走出来,被风一吹,几位大人们有些晕乎乎的脑袋才终于恢复了清明,然后猛地意识到,他们今天过来,本来是要跟贺星回商议粮草物资分配的事。
来之前他们已经商量好,一定不许皇后再回避,势必要今日拿出一个方案来。
结果……
众人回头看看跟在自己身后,手中拎着一整箱奏折的小太监,一时心下唏嘘。